察隅縣鬆塔村:村美民富產業興
圖為(wei) 美麗(li) 的鬆塔村一角。記者 胡文 攝
四月,春光明媚。暖陽下怒江河畔的鬆塔村,路麵整潔,屋舍整齊,嶄新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村委會(hui) 辦公室裏不時傳(chuan) 來村民們(men) 的歡聲笑語。
走進去一看,一群年輕人正圍在鄭國老人身邊,聽她講日子一步步變好的經過。“過去吃不飽穿不暖,去一趟鄉(xiang) 裏來回走十幾天是小時候記憶裏最深刻的事情了。在黨(dang) 的好政策下,我們(men) 不光有了田地,村子裏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也越來越好了……”
鬆塔村,地處林芝市察隅縣察瓦龍鄉(xiang) 怒江畔,素有丙察察線“入藏第一村”之稱,是一個(ge) 多民族聚居的行政村,旅遊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近年來,鬆塔村以鄉(xiang) 村旅遊為(wei) 支撐,打響“219國道丙察察雲(yun) 南進藏第一村”品牌,立足良好生態、民族風情、鄉(xiang) 村民俗豐(feng) 富鄉(xiang) 村旅遊項目,大力發展民宿產(chan) 業(ye) ,村裏現有民宿8家。
走進一家民宿,整潔的房間裏,各種設施一應俱全,老板索朗曲宗正忙著給客人做察隅特色手抓飯。“我們(men) 不僅(jin) 提供住宿,如果遊客想吃我們(men) 當地的特色美食,我也可以給他們(men) 做。現在家裏的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幾倍。”索朗曲宗笑著說道。
在發展民宿的同時,鬆塔村還建起了溫泉客棧。在客棧,遊客不僅(jin) 能體(ti) 驗到泡溫泉的愜意,還可以看到壯觀的怒江。
鬆塔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鄭那介紹:“2018年,在各級政府的關(guan) 心支持下,村裏打造了鬆塔村溫泉客棧項目,占地380平方米。目前,客棧有客房8間、餐廳1間、溫泉池6個(ge) 。現在由村民珠格承包,客棧每年給村集體(ti) 分紅1.5萬(wan) 元。”
為(wei) 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資源,鬆塔村因地製宜,大力發展石榴種植產(chan) 業(ye) 。2017年種植軟籽石榴126畝(mu) ,現在已經掛果,2022年又擴種了140畝(mu) 。“2023年,依靠這些石榴,我們(men) 鬆塔村實現戶均增收3300元。”鬆塔村村委會(hui) 主任貢珠說。
鬆塔村不僅(jin) 有石榴產(chan) 業(ye) ,還注重發展林下資源種植。東(dong) 奇隆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裏,回鄉(xiang) 創業(ye) 的“90後”怒族青年紮西頓珠忙著給外地客戶打包郵寄鬆茸幹片、野生蜂蜜、石耳等。“現在交通越來越便利,我們(men) 不僅(jin) 能在網上售賣曬幹的林下資源,像軟籽石榴、新鮮鬆茸等都能及時銷往林芝、拉薩等地的超市和水果市場。”紮西頓珠介紹。
近年來,鬆塔村各種林下資源產(chan) 量日益增加,紮西頓珠逐步認識到“三品一標”對於(yu) 農(nong) 副產(chan) 品的重要性。村民不能一直依靠出售原始農(nong) 副產(chan) 品增收,一定要延伸產(chan) 業(ye) 鏈,增加農(nong) 副產(chan) 品附加值。紮西頓珠的想法得到鬆塔村駐村工作隊的支持,並幫助合作社申請了相關(guan) 產(chan) 品商標及綠色食品標識。紮西頓珠說:“感謝駐村工作隊對我們(men) 的幫助。下一步,我們(men) 合作社主要工作要放在鬆塔村軟籽石榴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及包裝銷售上,相信在黨(dang) 的好政策下,我們(men) 的日子會(hui) 越來越好。”
漫步在鬆塔村,目光所及之處,孩子嬉笑玩鬧、年輕人奔走工作、老人悠閑聊天,日子恬靜而美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聶榮縣著力做好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村容村貌美 鄉村文化興
今年以來,在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聶榮縣將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項目化、人居環境整治項目績效化、人居環境整治績效清單化,有效提升人居環境整治質效。[詳細] -
優良的生態環境成為西藏各族群眾重要的“幸福增長點”
3月27日,西藏召開“幸福西藏 滄桑巨變”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