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歐盟成員國以5票反對、12票棄權、10票讚成的投票結果通過歐盟委員會(hui) 提交的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案終裁草案,擬對原產(chan) 於(yu) 中國的電動汽車征收最終反補貼稅。投票結果反映出歐盟內(nei) 部在加稅問題上的巨大分歧,歐洲政商學界對歐盟無視成員國分歧推進貿易保護主義(yi) 措施表示強烈不滿。中方表態,堅決(jue) 反對歐方在此案中不公平、不合規、不合理的保護主義(yi) 做法。
這是10月4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拍攝的歐盟委員會(hui) 大樓。 新華社記者趙丁喆攝
中國電動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堅持市場主導、立足充分競爭(zheng) ,通過不斷自主創新,增加了世界綠色公共產(chan) 品的優(you) 質供給,為(wei) 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重要貢獻,歐方對華加征關(guan) 稅的保護主義(yi) 做法不公平,是對公平競爭(zheng) 原則的嚴(yan) 重背離。中國擁有完備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體(ti) 係和超大規模市場,在開放市場環境下,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抓住綠色發展機遇,加快向新能源汽車轉型。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充分的市場競爭(zheng) 有效促進了創新,促使中國汽車在電動化、智能化方麵走在前列,競爭(zheng) 力日益增強。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的發展,是尊重市場規律、充分競爭(zheng) 的結果,不是補貼的結果。美國智庫落基山研究所分析師指出,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要求世界各國加快行動,推進所有領域的能源轉型。“中國可以為(wei) 世界提供更清潔、高質量、價(jia) 格合理的電動汽車。”
9月11日,人們(men) 在德國法蘭(lan) 克福國際汽車零配件及售後服務展覽會(hui) 上參觀比亞(ya) 迪展台。 新華社記者張帆攝
歐方的保護主義(yi) 做法嚴(yan) 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幹擾了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歐方對華加征關(guan) 稅的保護主義(yi) 做法不合規。此次反補貼調查是在歐盟產(chan) 業(ye) 未申訴的情況下由歐盟委員會(hui) 主動發起的,缺乏業(ye) 界普遍支持,成員國之間也存在巨大分歧,歐盟又設定了極高的推翻門檻。歐方預設結論,在調查各環節的做法均違背其承諾的“客觀、公正、非歧視、透明”原則,不符合世貿組織規則。調查終裁披露中也承認沒有發現中國出口電動汽車對歐盟汽車製造商造成實質性損害。歐盟僅(jin) 僅(jin) 基於(yu) 所謂“損害威脅”而濫用貿易保護主義(yi) 的做法嚴(yan) 重損害以世貿組織規則為(wei) 基礎的多邊貿易體(ti) 製。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說,匈牙利反對歐盟加征關(guan) 稅的舉(ju) 措,這將損害歐盟自身競爭(zheng) 力。德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表示,德國政府投下反對票,站在了歐洲和德國汽車工業(ye) 及其員工的利益一邊。投票結果表明,“德國在這一立場上並不孤單”。
歐方的保護主義(yi) 做法阻礙歐中貿易投資合作,延緩歐盟自身綠色轉型進程,還將影響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共同努力,歐方對華加征關(guan) 稅的保護主義(yi) 做法不合理。自歐盟開展反補貼調查以來,諸多中國企業(ye) 表達了對調查結果的關(guan) 切、對歐盟營商環境和赴歐投資風險的極大擔憂。歐盟此舉(ju) 將削弱中國企業(ye) 對歐投資信心。歐盟中國商會(hui) 發表聲明說,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guan) 稅“不會(hui) 增強歐洲及其他市場本土產(chan) 業(ye) 的韌性,反將失去相關(guan) 中方對歐投資,最終削弱歐洲市場自身的競爭(zheng) 力和全球電動汽車產(chan) 業(ye) 鏈的活力”。一旦加稅,在華生產(chan) 電動汽車的歐洲車企均不能幸免,將導致歐洲消費者難以平價(jia) 購買(mai) 到優(you) 質的電動汽車,影響歐洲電動汽車市場發展,令歐盟綠色轉型之路更加坎坷。斯洛文尼亞(ya) 經濟、旅遊和體(ti) 育部長馬特亞(ya) 日·汗表示,綠色轉型需要有麵對全球市場的創新和勇氣,否則很難在日益複雜的全球經濟中保持競爭(zheng) 力。
這是9月19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歐盟總部拍攝的中歐雙方工作團隊就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案的磋商現場。 新華社記者孟鼎博攝
在處理中歐這一經貿摩擦問題上,中方始終從(cong) 維護中歐全麵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大局出發,一直秉持通過對話磋商妥善處理分歧的最大誠意。歐洲業(ye) 界也不願意承受貿易摩擦升級帶來的苦果。投票結果公布後,梅賽德斯-奔馳集團發言人呼籲歐盟與(yu) 中國通過談判解決(jue) 問題。大眾(zhong) 汽車表示,“共同目標必須是防止任何保護性關(guan) 稅,從(cong) 而避免貿易衝(chong) 突”。
值得注意的是,歐方也表達了要繼續通過談判解決(jue) 問題的政治意願。中歐技術團隊將在10月7日繼續進行談判。麵對內(nei) 外部理性呼聲,歐方是時候真正展現出落實政治意願的實際行動,回到通過磋商解決(jue) 貿易摩擦的正確軌道上來,與(yu) 中方相向而行,推動達成雙方均可接受的解決(jue) 方案。正如德國總理朔爾茨所說,與(yu) 更多國家的更多合作夥(huo) 伴進行更多貿易,是在不確定的世界中明智的風險管理,與(yu) 中國的談判必須繼續進行下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