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之時,萬(wan) 物並秀,處處充滿生機。在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金砂鎮赤竹村,遠處青山層巒疊嶂,綠意盎然,與(yu) 近處一片片碧綠禾苗相映成趣。田邊,溪水潺潺,歡快流淌,為(wei) 這寧靜田園增添了幾分生機。
航拍永定區金砂鎮赤竹村農(nong) 業(ye) 種植基地。永定區融媒體(ti) 中心供圖
種植大戶陳安娣和幾位農(nong) 戶在稻田裏來回穿梭,忙著補種折損的秧苗。綠肥界的“種子選手”紫雲(yun) 英,正悄然滋養(yang) 著這片土地,孕育出豐(feng) 收的希望。
“我在這裏承包了180多畝(mu) 的稻田,去年冬天種了140多畝(mu) 的‘紫雲(yun) 英’和‘五色油菜花’,今年全部回田當綠肥。”陳安娣說,這幾年,他種植的大米,基本上都是用有機肥,所以大米的品質和口感都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大家說吃了比較健康;金砂土質硒含量高,所以種出的大米取名富硒大米。
永定種植大戶陳安娣雇用插秧機插秧現場。永定區融媒體(ti) 中心供圖
隨著大食物觀的不斷普及,人們(men) 的健康飲食觀念也在改變。玉米和地瓜作為(wei) 營養(yang) 豐(feng) 富的食材,含有豐(feng) 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正符合大食物觀提倡的多元化、營養(yang) 化的食物消費趨勢。目前,永定境內(nei) 越來多人注重早餐的營養(yang) 搭配,玉米和地瓜因其獨特的營養(yang) 價(jia) 值而受到青睞。
“紫雲(yun) 英、五色油菜花含有豐(feng) 富的氮、磷、鉀以及有機質,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一劑良方,每到春耕時,農(nong) 戶就會(hui) 把紫雲(yun) 英、五色油菜花就地漚成肥料,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有機質,不僅(jin) 節約肥料成本,也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一環,這也是大食物觀的具體(ti) 體(ti) 現。”永定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李太華說。
種植大戶陳安娣雇用無人機進行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永定區融媒體(ti) 中心供圖
“我們(men) 今年首次采取了‘玉米甘藍’套種模式,成效是比較明顯的,如果單純種玉米,大概畝(mu) 產(chan) 值4000元,今年套種甘藍後,我的畝(mu) 產(chan) 值達到了7000元,足足多了3000多元。”永定坎市鎮益畝(mu) 家庭農(nong) 場負責人盧培發說,接下來,農(nong) 場會(hui) 繼續采取“玉米紅椒”“玉米包菜”的套種模式,讓土地多元化種植成為(wei) 大食物觀的有益補充。
2024年,永定全區穩定糧食播種麵積24萬(wan) 畝(mu) ,總產(chan) 量10.1萬(wan) 噸。李太華表示,將向農(nong) 民和公眾(zhong) 普及大食物觀的理念,強調食物的多樣性和營養(yang) 的均衡性,製定相關(guan) 政策和規劃,鼓勵農(nong) 民種植多種農(nong) 作物,特別是營養(yang) 價(jia) 值高、市場需求大的作物,引導農(nong) 民轉變傳(chuan) 統的種植觀念,注重農(nong) 業(ye) 生態和環境保護,推動綠色、有機、可持續農(nong) 業(ye) 的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