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財經聚焦丨坐秋望夏說飯碗:來自“大國糧倉”的報告

發布時間: 2024-05-17 08:49:00 來源: 新華網

  作為(wei) 全年糧食“大頭”,秋糧收購以近年來新高順利結束;以口糧為(wei) 主的夏糧有望再度豐(feng) 收,主產(chan) 省份倉(cang) 容、資金準備充分……最新數據表明,2024年“中國飯碗”仍將端得牢牢,科技創新賦能讓倉(cang) 儲(chu) 設備日趨智能綠色,“大國糧倉(cang) ”正為(wei) 萬(wan) 家餐桌提供安全健康保障。

  秋糧入庫超2億(yi) 噸,糧食“大頭”穩如山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15日宣布,2023年度秋糧旺季收購順利收官,收購總量創近年新高。

  秋糧主要包括中晚秈稻、粳稻、大豆和玉米,旺季收購期一般分別於(yu) 1月底、2月底、3月底、4月底結束。秋糧收購占全年糧食收購量四分之三,品種多、範圍廣、數量大,是全年糧食收購工作重中之重。

  “2023年度全國主產(chan) 區各類糧食企業(ye) 累計收購秋糧超2億(yi) 噸,創2016年玉米收儲(chu) 製度改革以來新高。其中,玉米收購量達1.35億(yi) 噸,同比增加520萬(wan) 噸。”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副局長秦玉雲(yun) 說。

  作為(wei) 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nei) 容,我國從(cong) 2016年起推動玉米收儲(chu) 製度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切實保護種糧農(nong) 民利益,改進和完善宏觀調控方式。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頭等大事,作為(wei) 全年糧食收購“大頭”,秋糧“入庫為(wei) 安”具有重大意義(yi) 。

  夏糧預計入庫7000萬(wan) 噸左右,有倉(cang) 有錢保“口糧”

  立夏已過,芒種在望。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chan) 第一季,夏糧的“大頭”是作為(wei) 口糧的小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最新農(nong) 情調度顯示,當前北方冬小麥正在灌漿,距大麵積收獲隻有約半個(ge) 月。

  今年以來,按照穩麵積、增單產(chan) 的要求,各地有力有序推進春耕生產(chan)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情調度顯示,冬小麥和冬油菜種植麵積穩中有增,苗情長勢好於(yu) 去年和常年,如後期不發生大的自然災害,將再獲豐(feng) 收。

  5月15日,山東(dong) 省臨(lin) 沂市郯城縣郯城街道陵坡村村民查看小麥長勢。新華社發(張春雷攝)

  “預計夏糧旺季收購量7000萬(wan) 噸左右,較去年略有增加,其中小麥6300萬(wan) 噸左右。”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糧食儲(chu) 備司副司長唐成說,預計各地小麥開秤價(jia) 格大體(ti) 在每斤1.25元至1.35元,早秈稻在每斤1.3元至1.35元,高於(yu) 小麥每斤1.18元、早秈稻每斤1.27元的最低收購價(jia) 格水平,大範圍啟動托市收購的可能性不大。

  據調度,河北、江蘇、安徽、山東(dong) 、河南、湖北等6個(ge) 小麥主產(chan) 省共準備小麥倉(cang) 容近8000萬(wan) 噸;中國農(nong) 業(ye) 發展銀行初步安排夏糧收購資金1100億(yi) 元……

  “各地收購倉(cang) 容充足,收購資金到位,物流運輸通暢,市場秩序良好,為(wei) 保障夏糧收購順利開展打下良好基礎。”唐成說。

  “大國糧倉(cang) ”:智能、綠色通往萬(wan) 家餐桌

  “天下糧倉(cang) ”要殷實,更要保鮮、節糧、減損、降碳,做好倉(cang) 儲(chu) 科技文章,才能更好地打贏糧食收購戰,端好“中國飯碗”。

  通過加大投入力度,推進倉(cang) 儲(chu) 設施建設,目前我國基本形成與(yu) 糧食生產(chan) 、儲(chu) 備和流通相適應的糧食收儲(chu) 保障體(ti) 係。目前全國糧食標準倉(cang) 房完好倉(cang) 容超7億(yi) 噸,較2014年增長36%。

  “十四五”以來,國家新建和改造升級倉(cang) 容超6500萬(wan) 噸,糧倉(cang) 綠色儲(chu) 糧功效和性能不斷升級。蓆茓囤、露天垛等落後儲(chu) 糧形態已基本淘汰。

  目前,全球糧食倉(cang) 儲(chu) 的平均溫差在2℃-3℃。中糧研發的智能化成品糧低溫立體(ti) 倉(cang) 儲(chu) 技術,將這一指標壓縮至1℃以內(nei) ,目前已在江蘇無錫國家糧食儲(chu) 備庫投入應用。

  “這項技術可以根據不同的糧食品種調節庫內(nei) 溫度,在節能減排的同時,保證成品糧的食味品質與(yu) 營養(yang) 價(jia) 值。”中糧科工倉(cang) 儲(chu) 物流部常務副總經理張福釗對記者說,以大米為(wei) 例,在保障食味品質的同時,可將儲(chu) 備周期延長1倍,並可增加50%以上的儲(chu) 存量,就像“平房變樓房”,還可以節約三分之二以上人工。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安全倉(cang) 儲(chu) 與(yu) 科技司司長周冠華說,截至2023年末,全國共有低溫準低溫儲(chu) 糧倉(cang) 容2億(yi) 噸、氣調儲(chu) 糧倉(cang) 容5500萬(wan) 噸;國有糧庫儲(chu) 糧周期內(nei) 綜合損失率控製在1%的合理範圍內(nei) 。在確保糧食數量安全同時,保質保鮮水平進一步提升。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經評論:夯實糧食基礎做大食物盤子

    從中長期看,我國糧食供需緊平衡格局並未改變,大豆油料自給率不高,飼料糧供給偏緊,糧食安全麵臨結構性短缺矛盾。樹立和踐行大食物觀,要牢牢守住糧食這個基本盤,始終把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詳細]
  • 耕海牧漁,向海洋要食物(現場評論)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解決吃飯問題,不能光盯著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開,樹立大食物觀。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誌在《擺脫貧困》一書中就提出:“現在講的糧食即食物,大糧食觀念替代了以糧為綱的舊觀念。” [詳細]
  • 2023年度秋糧收購量創近年新高

    從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15日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2023年度秋糧旺季收購已結束,截至4月30日,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秋糧超2億噸,收購總量創近年新高。其中,玉米收購量達1.35億噸,同比增加520萬噸。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