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雲南騰衝:蹚出邊境鄉村普法新路徑

發布時間: 2024-08-27 17:50: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當普法遇到鄉(xiang) 村治理,如何疏通一係列難點、堵點、痛點,做到因地製宜?當不同區域內(nei) 群眾(zhong) 的語言差異較大,如何更好地引導群眾(zhong) 知法、學法、懂法、用法,讓法治思想深入人心?雲(yun) 南騰衝(chong) 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日前,中新網記者跟隨“全國網絡普法行·雲(yun) 南站”采訪團,走進位於(yu) 雲(yun) 南省保山市騰衝(chong) 市的多個(ge) 村鎮。在這裏,我們(men) 看到了一番普法撬動鄉(xiang) 村治理提升,普法與(yu) 經濟發展、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和諧共生的景象。

   “小”火塘撬動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大”提升

  位於(yu) 騰衝(chong) 市猴橋鎮猴橋村的國門新村,山巒疊翠,綠道綿延,流水淙淙。25日上午,這裏下起了一場小雨。在一戶村民的院子裏,幾人圍坐、一堆篝火、一壺熱茶,一場關(guan) 於(yu) 林地糾紛調解的“火塘會(hui) ”就這樣開始了。


在國門新村,一場火塘會(hui) 正在進行。邵萌 攝

  “火塘會(hui) ”,是猴橋鎮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本土化的探索與(yu) 創新。猴橋鎮地處祖國西南極邊,屬高中山區,降水量多、氣候寒冷、多雨多霧,群眾(zhong) 有烤火塘的習(xi) 慣。如今,火塘文化已然被賦予了新的內(nei) 涵,曾經的傳(chuan) 統變成了議事宣傳(chuan) 的主陣地、矛盾糾紛的解決(jue) 地、基層治理的新延伸。

  “平時我們(men) 法律政策的宣講、鄉(xiang) 村治理、產(chan) 業(ye) 發展、糾紛調解都是用這個(ge) 模式,在火塘邊交流,零距離交談。”猴橋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村民委員會(hui) 主任蔡文輝說。猴橋村是位於(yu) 中緬邊境的傈僳族聚居村,村組幹部們(men) 用傈漢“雙語”進行形勢政策、法律法規等方麵的宣傳(chuan) ,做到無縫對接,讓村民們(men) 有更好的理解。

  在猴橋村工作了38年的蔡文輝,切身體(ti) 會(hui) 到了“火塘會(hui) ”給鄉(xiang) 村治理帶來的變化。“火塘會(hui) ”一改村民在嚴(yan) 肅的司法場所有話不願說、不敢說,不是沒問題的尷尬場麵,有效解決(jue) 了農(nong) 村家庭糾紛中當事人不想說、不好說的問題,還保護了當事人的隱私,群眾(zhong) 願意和村組幹部講真話。在一問一答之間,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問題也得到了有效解決(jue) 和處理。


火塘會(hui) 上,村民學習(xi) 普法知識。邵萌 攝

  據介紹,目前,“火塘會(hui) ”議事製度已經在猴橋鎮全麵推廣,並覆蓋到騰衝(chong) 市19個(ge) 鄉(xiang) 鎮(街道)、220個(ge) 村(社區)。

   傳(chuan) 統村落“蝶變”的法治“密碼”

  “司莫拉”,佤語意為(wei) “幸福的地方”。司莫拉佤族村位於(yu) 騰衝(chong) 市清水鎮三家村村,是一個(ge) 有著500多年曆史的佤族聚居村寨。

  “看寨不是寨,茅草壘成堆;夏恐屋漏雨,冬怕寒風吹”曾是司莫拉的生活寫(xie) 照。如今,行走在村中,平坦幹淨的石板路連接著錯落有致的農(nong) 家小院,房前屋後綠植環繞,沿途可見小商店、飯館、圖書(shu) 館等建築。


如今的司莫拉佤族村。邵萌 攝

  從(cong) 昔日經濟落後的小鄉(xiang) 村到如今的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三家村“蝶變”的背後有何妙招?在清水鎮黨(dang) 委委員、副鎮長,三家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趙家清看來,這離不開產(chan) 業(ye) 的發展和鄉(xiang) 風民風的改變。

  據他介紹,清水鎮建立了以網格化管理為(wei) 抓手,精細“1+6+64+380”網格單元,形成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的普法宣傳(chuan) 體(ti) 係。做到人民調解、“一村一法律顧問”和“一村一輔警”全覆蓋。

  針對司莫拉佤族村,組建普法誌願服務隊,並結合民族語言特點采用佤族語言開展走村入戶宣傳(chuan) 教育活動。長期宣傳(chuan) 教育活動的開展,使群眾(zhong) 法律普及率進一步提升。

  此外,依托傳(chuan) 統古村及法治文化陣地,組織開展普法大講堂、法治文藝演出、現場提供法律服務等接地氣的普法宣傳(chuan) 活動。讓法治文化真正融入廣大村民的日常生活,用法治力量守護傳(chuan) 統村落,做到普法與(yu) 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和諧共生。

  以火塘為(wei) “媒”普及法律知識,深入村寨開展法治宣傳(chuan) ,將法治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網絡普法工作“深入尋常百姓家”,法治宣傳(chuan) 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基層治理正在彩雲(yun) 之南碰撞出新的活力。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法潤彩雲南|雲南騰衝:法治繪就幸福底色

    騰衝位於雲南省西南部,是雲南25個邊境縣中唯一一個以漢文化為主且始終處於主導地位的地區,徐霞客口中的“極邊第一城”。古鎮中央設立法治驛站,采取“警調訪訴援”五位一體化建設,不斷築牢人民調解的前沿陣地,實現了矛盾糾紛“零升級”和矛盾吸附“零外溢”。 [詳細]
  • 法潤彩雲南 | 騰衝:“火塘會”點亮鄉村法治之光

    8月25日,“全國網絡普法行·雲南站”活動媒體團最後一站來到雲南省騰衝市。“火塘會”作為一種基層民主議事的創新形式,完善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係,促進了村民之間的團結與和諧,正為構建和諧鄉村貢獻著力量。 [詳細]
  • 雲南騰衝:小小“火塘會”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裏”

    火塘,幾乎是雲南騰衝猴橋鎮猴橋村每個家庭的標配。議事聚會的小小“火塘會”,助力鄰裏和諧、改善鄉風文明,猴橋村先後獲評保山市文明村、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等榮譽。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