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散發著墨香的新修訂統編教材,將在開學季擺上學生們(men) 的課桌。
2022年3月,教育部啟動了義(yi) 務教育道德與(yu) 法治、語文、曆史統編教材修訂工作。這套教材將於(yu) 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在全國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使用。
曆時兩(liang) 年修訂的教材有何變化?“新華視點”記者采訪了有關(guan) 負責同誌。
看點一:進一步體(ti) 現育人為(wei) 本、素養(yang) 導向
2017年秋季學期,教育部組織編寫(xie) 的義(yi) 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實現全覆蓋。從(cong) 實踐反饋來看,教材得到了師生的廣泛好評和社會(hui) 的良好反響。
為(wei) 何要對這版教材進行修訂?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介紹了修訂背景——
首先,黨(dang) 中央對教材工作作出新部署,要在教材建設中進一步強化國家事權,充分體(ti) 現黨(dang) 和國家意誌,切實讓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打好中國底色、厚植愛國情懷,始終不渝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
第二,按照2022年新修訂的義(yi) 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每個(ge) 學科要著力培養(yang) 學生的核心素養(yang) ,突出學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強化實踐,推進跨學科主題學習(xi) 。教材的編寫(xie) 理念、素材選擇、編排方式等,都要落實這些要求,進一步體(ti) 現育人為(wei) 本、素養(yang) 導向。
第三,2017年三科統編教材投入使用後,社會(hui) 各界提出很多好的意見建議,學界對教材也有很多新的研究成果,這些都需要在教材修訂中加以改進和落實。
為(wei) 做好修訂工作,教育部精心組建了修訂團隊。三科統編教材編委會(hui) 和修訂組成員共200餘(yu) 人,包括來自高校、研究機構、教研部門、中小學校的思政專(zhuan) 家、學科專(zhuan) 家、課程專(zhuan) 家、教研員和教師等。
為(wei) 充分聽取一線意見,教育部組織18個(ge) 省(區、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的550多所學校、2000多名教師、10萬(wan) 多名學生對教材進行試教試用,通過課堂教學檢驗教材的適宜性;組織10個(ge) 省(區、市)的500名中小學骨幹教師和教研員進行全麵精細審讀。
國家教材委員會(hui) 相關(guan) 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對修訂後的教材進行了嚴(yan) 格的初審、複審和多輪複核,通過後報國家教材委員會(hui) 審核。
經過兩(liang) 年多努力,教材編審工作全部完成。“全麵把好政治關(guan) 、科學關(guan) 和適宜關(guan) 。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回顧整個(ge) 工作曆程時說。
看點二:進一步豐(feng) 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學習(xi) 內(nei) 容
“首要任務是全麵推進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將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係統有機融入,使之成為(wei) 凝聚整套教材的‘魂’。”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說。
比如,語文教材從(cong) 《習(xi) 近平著作選讀》(第二卷)選取《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wei) 課文,並在教材相關(guan) 欄目中引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有關(guan) 重要論述,讓學生讀原著、學原文,深刻領會(hui) 殷殷囑托。
同時,在保持總體(ti) 容量基本不變的前提下,教材內(nei) 容進行了調整優(you) 化,突出中華文化立場,發揚革命傳(chuan) 統,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
從(cong) 《詩經》、諸子散文、漢魏古詩,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語文教材有序安排古代漢語知識和文化常識的學習(xi) ,全套教材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選文共353篇。
語文統編教材編委會(hui) 主任王立軍(jun) 說,語文教材還在原有基礎上新選入《雷鋒日記二則》《井岡(gang) 翠竹》等多篇課文,對學生進行革命傳(chuan) 統教育。
良渚古城、陶寺古城和牛河梁遺址等代表性考古成果,被寫(xie) 入了曆史課本。
曆史統編教材編委會(hui) 主任徐藍表示,曆史教材注重反映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充實我國古代思想文化成就和科技成果內(nei) 容,彰顯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翻開新修訂教材,時代氣息撲麵而來。
語文教材中,《青春之光》是組織作家實地采風創作的反映黃文秀事跡的課文,《“蛟龍”探海》《天上有顆“南仁東(dong) 星”》等突出介紹了大國重器、國家英模;道德與(yu) 法治教材加強黨(dang) 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的學習(xi) ;曆史教材呈現新時代的曆史性成就、曆史性變革……
教材內(nei) 容充分反映經濟社會(hui) 發展新成就和學術研究新成果,民族性和時代性進一步增強。
看點三:注重聽取一線反饋意見
此次修訂工作注重聽取一線反饋意見,破解重點難點問題。
加強幼小銜接方麵,語文統編教材修訂後降低了教材難度:一年級上冊(ce) 的課文從(cong) 14篇減少到10篇,識字課從(cong) 10課縮減至8課,識字量從(cong) 300字調整至280字。拚音教學時間比原來增加1至2周,減緩了起始階段的學習(xi) 坡度。科學安排識字寫(xie) 字序列,優(you) 先學習(xi) 字形簡單、構詞率高、生活中常用的漢字。
反映劉胡蘭(lan) 、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yun) 等革命英雄及狼牙山五壯士等英雄群像的選文,依然是語文教材的重要內(nei) 容。魯迅先生的相關(guan) 課文也沒有變化,共有13篇。
新修訂教材采取係統融入、重點強化等方式,進一步納入國家安全教育、法治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等相關(guan) 重大主題教育內(nei) 容。
“本次修訂加強全套教材的一體(ti) 化設計,注重語言轉化。同時,對法治教育進行了統籌設計,以憲法為(wei) 主線,共涉及90餘(yu) 部常用法律;融合道德和法律,促進德法兼修。”道德與(yu) 法治統編教材編委會(hui) 主任路建平說。
此外,修訂教材的封麵、版式設計和插圖繪製按照反映學科特點、體(ti) 現藝術水準、彰顯中華美學品味、符合大眾(zhong) 審美習(xi) 慣和生活常識的標準進行了優(you) 化設計。
新修訂統編教材如何投入使用?根據計劃,義(yi) 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將於(yu) 三年內(nei) 覆蓋所有年級。其中,2024年秋季學期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2025年,小學一、二、三年級和初中一、二年級使用;2026年,義(yi) 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全部完成替換。
教育部近期已開展骨幹教研員國家級示範培訓,各地將於(yu) 8月底前完成授課教師全員培訓。同時,將持續開展教材使用監測,及時了解教材使用情況,充分聽取社會(hui) 意見,不斷提高教材質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