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日前發布,今年我國糧食產(chan) 量預計將首次突破1.4萬(wan) 億(yi) 斤。沉甸甸的1.4萬(wan) 億(yi) 斤,是糧食生產(chan) 新高度,也是中國飯碗的成色。
1.4萬(wan) 億(yi) 斤是高位再增產(chan) ,令人鼓舞。此前,我國糧食產(chan) 量已連續9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把“糧食產(chan) 量1.3萬(wan) 億(yi) 斤以上”列入發展主要預期目標。高位再增產(chan) ,不僅(jin) 意味著此前確定的糧食產(chan) 量預期目標超額完成,更是對全年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的鞏固拓展。1.4萬(wan) 億(yi) 斤的糧食產(chan) 量,為(wei) 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提供了有力支撐,為(wei) 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1.4萬(wan) 億(yi) 斤是逆勢奪豐(feng) 收,讓人振奮。今年局部氣象災害給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帶來一定影響,中央財政加大支持力度,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現全覆蓋,提高小麥、早秈稻最低收購價(jia) 。各地調整種植結構、發展間作套種,秋糧麵積穩中有增。有關(guan) 部門啟動主要作物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行動,推動大麵積均衡增產(chan) 。產(chan) 量站上了新的千億(yi) 斤台階,意味著我國糧食生產(chan) 的韌性強、潛力大、後勁足。隻要不斷耕耘,做好麵積和單產(chan) 文章,新台階就會(hui) 越站越穩。
支撐糧食連續豐(feng) 收的最大因素在於(yu) 政策有力。一個(ge) 國家對糧食的態度,代表了對基本民生的態度。一個(ge) 執政黨(dang) 對糧食安全的重視程度,體(ti) 現了對本國全局和世界大勢的洞悉程度。黨(dang) 中央清醒認識到,糧食生產(chan) 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出路在科技。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提出糧食安全新戰略,壓實耕地保護責任,推出一係列政策措施。糧食產(chan) 量再攀高峰,意味著這一係列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越走越寬廣。
一米一麵,看似平常,卻代表著穩穩的幸福。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chan) 能力不斷增強,糧食流通水平明顯提升,糧食供給結構不斷優(you) 化,糧食產(chan) 業(ye) 經濟穩步發展。如今,從(cong) 城鎮超市到鄉(xiang) 村集市,“米袋子”充實,“菜籃子”豐(feng) 富;從(cong) 關(guan) 注數量到均衡營養(yang) ,“舌尖上的中國”獲得公認。在饑餓陰影依然籠罩著全球數億(yi) 人口的背景下,中國依靠自身力量做到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不僅(jin) 把14億(yi) 多中國人養(yang) 活得很好,而且為(wei) 穩定全球糧食市場作出積極貢獻。
當然,糧食安全絕非高枕無憂。在追求糧食安全的道路上,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糧價(jia) 是百價(jia) 之基。糧食產(chan) 業(ye) 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chan) 業(ye)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我國作為(wei) 人口大國,對糧食問題更應看得深一點、想得遠一點。這就要求廣大農(nong) 業(ye) 工作者不懈怠、各地重農(nong) 抓糧不鬆勁,以耕地為(wei) 基、以科技為(wei) 犁,為(wei) 糧食生產(chan) 插上科技的翅膀,不斷創新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爭(zheng) 取一個(ge) 又一個(ge) 好收成,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