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發展壯大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取得積極成效。
今年我國聚焦160個(ge) 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3.5萬(wan) 個(ge) 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等重點區域,實施一批補短板促發展項目。江西省打通13個(ge) 部門44項數據,建立健全覆蓋3400萬(wan) 全部農(nong) 村人口的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大數據係統,實現了“人找人”向“數據找人”的轉變,有效提升監測幫扶工作及時性、有效性。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在安徽霍山,通過建設石斛產(chan) 業(ye) 園、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園,吸引了12家石斛深加工企業(ye) 入駐,打造出年產(chan) 值60億(yi) 元的石斛產(chan) 業(ye) 集群,帶動了3萬(wan) 多農(nong) 戶的就業(ye) 。
今年,農(nong) 村基礎設施不斷提檔升級。460萬(wan) 公裏長的農(nong) 村公路四通八達,伴隨著公路不斷向鄉(xiang) 村深處延伸的,還有普及率高達66.5%的農(nong) 村互聯網,讓越來越多的農(nong) 村地區享受數字時代的便利。在浙江安吉,通過建設白茶全產(chan) 業(ye) 鏈大數據中心,打造“數字大腦”,全縣20.56萬(wan) 畝(mu) 茶園實現數字測繪圖斑入庫,“一對一”設立了“茶園數字身份證”。目前,我國已經公布了兩(liang) 批國家數字鄉(xiang) 村試點地區名單,重點在智慧農(nong) 業(ye) 、鄉(xiang) 村數字治理等領域進行探索。
在產(chan) 業(ye) 、就業(ye) 等一係列有力舉(ju) 措的帶動下,前三季度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16740元,比上年同期實際增長6.3%。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