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把握大勢、謀篇布局,鼓舞人心、催人奮發。全國政協各有關(guan) 專(zhuan) 門委員會(hui) 認真學習(xi) 貫徹會(hui) 議精神,結合各自工作實際,深刻認識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在複雜多變局麵下駕馭經濟工作的高超智慧和嫻熟能力,深刻感受中國經濟來之不易的發展成就,深刻領會(hui) 黨(dang) 中央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科學分析和對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深刻把握2025年經濟工作的總體(ti) 要求、政策取向和重點任務,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堅定發展信心、凝聚社會(hui) 共識,為(wei) 推動中國經濟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廣泛匯聚智慧和力量。
本報自今日起開設“強信心 聚共識 促發展——深入學習(xi) 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專(zhuan) 欄,刊發全國政協有關(guan) 專(zhuan) 門委員會(hui) 學習(xi) 貫徹會(hui) 議精神的認識體(ti) 會(hui) 和落實舉(ju) 措,敬請關(guan) 注。
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在北京舉(ju) 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出席會(hui) 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全麵總結2024年經濟工作,深刻分析當前經濟形勢,係統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深入闡述做好新時代新征程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戰略性、指導性,為(wei) 做好明年和今後一個(ge) 時期的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近期宏觀經濟政策綜合作用下,經濟運行呈現總體(ti) 穩步回升態勢,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要目標任務有望順利完成。我們(men) 要深刻認識和把握我國發展的有利條件、獨特優(you) 勢,進一步堅定信心,確保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落地見效,推動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向好。
一、 深入學習(xi) 領會(hui)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是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精神、即將完成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任務、持續推動經濟平穩健康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hui) 議。會(hui) 議提出的宏觀政策舉(ju) 措目標清晰、穩健務實,將為(wei) 2025年及以後的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助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總攬全局,思想深邃、內(nei) 涵豐(feng) 富,通篇貫穿著馬克思主義(yi) 立場觀點方法,充分體(ti) 現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經濟工作全局的深刻洞察和駕馭能力,進一步豐(feng) 富和發展了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求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總供給和總需求、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做優(you) 增量和盤活存量、提升質量和做大總量”五對關(guan) 係,體(ti) 現了對經濟工作規律性認識的不斷深化,是應對當前困難挑戰、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的重要著力點,也是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科學方法論;明確“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後破,係統集成、協同配合”指導原則,方向明晰、務實有力,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兼顧當前和長遠;指出要實施更加積極有為(wei) 的宏觀政策,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打好政策“組合拳”,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釋放了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重視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全方位擴大國內(nei) 需求,既體(ti) 現了一以貫之的要求,同時進一步彰顯了擴大內(nei) 需的鮮明導向;突出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融合發展,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體(ti) 現了持之以恒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的堅毅決(jue) 心;提出推動標誌性改革舉(ju) 措落地見效、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等重要舉(ju) 措,有助於(yu) 不斷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進一步堅定發展信心,更好穩定發展預期;強調要加強黨(dang) 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充分調動各方麵積極性,調動幹部幹事創業(ye) 的內(nei) 生動力,為(wei) 確保黨(dang) 中央各項決(jue) 策部署落到實處提供堅實保障。
二、 準確把握近期經濟運行穩步回升的良好態勢
今年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nei) 部困難,全麵深化改革開放,加大宏觀調控力度,著力擴大內(nei) 需、優(you) 化結構、提振信心、防範化解風險。全年經濟運行前高、中低、後揚,新質生產(chan) 力穩步發展,改革開放持續深化,重點領域風險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紮實有力,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特別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果斷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後,在宏觀政策組合效應持續釋放的作用下,積極變化明顯增多,一些指標達到近期最好水平,為(wei) 順利實現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積累了充足有利條件,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更加牢固。
一是供給水平提升,生產(chan) 更趨活躍。糧食播種麵積增加、單產(chan) 提高,全年糧食總產(chan) 量首次突破1.4萬(wan) 億(yi) 斤大關(guan) 。在“兩(liang) 新”政策帶動下,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5.4%,在10月份基礎上繼續加快,裝備製造業(ye) 對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接近50%。在社會(hui) 物流周轉加快、提振資本市場和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止跌回穩政策措施綜合作用下,10月份、11月份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分別同比增長6.3%、6.1%,是今年增速最高的兩(liang) 個(ge) 月。
二是消費持續回升,投資結構改善。11月份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0%,快於(yu) 三季度平均增速,延續了消費回升的勢頭。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作用明顯,家電、家居、汽車等領域銷售都保持較快增長,成為(wei) 推動消費增長的重要驅動力。1-11月份固定資產(chan) 投資同比增長3.3%,近4個(ge) 月保持基本穩定,其中製造業(ye) 投資增長9.3%,大幅快於(yu) 全部投資增長,支撐作用顯著。在“兩(liang) 重”建設和大規模設備更新等政策發力作用下,重點領域投資和設備更新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增強了經濟中長期發展後勁。
三是就業(ye) 總體(ti) 穩定,政策托舉(ju) 有力。隨著經濟穩步回升、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逐步落實顯效,城鎮就業(ye) 保持整體(ti) 穩定,重點人群就業(ye) 繼續改善。10月份、11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31個(ge) 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ye) 率均為(wei) 5.0%,低於(yu) 三季度各月。在一係列針對性穩就業(ye) 政策支持下,社會(hui) 普遍關(guan) 注的青年勞動力失業(ye) 問題正在持續得到改善。
四是市場有所回暖,預期積極轉向。從(cong) 價(jia) 格水平看,11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後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3%,比上月擴大0.1個(ge) 百分點,連續兩(liang) 個(ge) 月漲幅擴大。同時,工業(ye) 生產(chan) 者出廠價(jia) 格同比降幅收窄,環比由降轉漲,工業(ye) 產(chan) 品供求關(guan) 係出現積極變化。從(cong) 市場交易看,11月份新建商品房銷售麵積和銷售額都實現了正增長,滬深兩(liang) 市股票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同比均增長1.1倍。從(cong) 企業(ye) 預期來看,11月份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為(wei) 50.3%,比上月上升0.2個(ge) 百分點,已經連續三個(ge) 月上升、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在臨(lin) 界點以上;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wei) 54.7%,是最近半年以來的最高值。
近一年來的發展曆程很不平凡,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帶領全國人民一道拚出來、幹出來、奮鬥出來的。許許多多企業(ye) 和個(ge) 人在困難挑戰麵前積極應變、主動求變,走上轉型發展的二次創業(ye) 之路,他們(men) 是中國經濟平穩回升的推動者、貢獻者、創造者。
三、 深刻認識我國經濟長期穩定向好的堅實基礎
未來一個(ge) 時期外部環境將更趨複雜和不確定,我國經濟運行仍麵臨(lin) 不少困難和挑戰,但這些都是前進中的問題,能夠在發展中得到破解。我國經濟基礎穩、優(you) 勢多、韌性強、潛能大,發展麵臨(lin) 的有利條件遠強於(yu) 不利因素。
一是黨(dang) 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顯著優(you) 勢。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在關(guan) 鍵時刻、重要節點,黨(dang) 中央及時研判形勢、作出決(jue) 策部署,確保了我國經濟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堅持黨(dang) 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才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顯著優(you) 勢,確保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正確方向,確保擁有團結奮鬥的強大政治凝聚力、發展自信心,匯聚起萬(wan) 眾(zhong) 一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
二是長期的發展積累和穩定的社會(hui) 環境。我國經濟總量多年穩居世界第二位,產(chan) 業(ye) 基礎雄厚,是唯一擁有聯合國產(chan) 業(ye) 分類中全部工業(ye) 門類的國家,產(chan) 業(ye) 配套能力和集成優(you) 勢突出,製造業(ye) 規模連續14年居世界首位,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網絡日益完善,教育、醫療等短板領域不斷補強,適應環境變化、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較強。我國紮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和社會(hui) 大局穩定,是國際社會(hui) 公認的最有安全感的國家之一,為(wei) 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hui) 環境。
三是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堅定決(jue) 心和不斷釋放的改革紅利。改革是解放和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的關(guan) 鍵,是推動國家發展的根本動力。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通過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圍繞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健全推動高質量發展體(ti) 製機製、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ti) 係、完善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體(ti) 製機製、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等目標作出全麵改革部署。有步驟、有重點地抓好各項改革任務落實,將持續破除各方麵體(ti) 製機製弊端,推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實現新的更大躍升。
四是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促進產(chan) 業(ye) 結構的優(you) 化升級。我國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已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4年的第11位。隨著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進、一些關(guan) 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我國正在持續推動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新局麵,經濟在加快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中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裝備製造業(ye) 快速發展、國際競爭(zheng) 力大幅提升,產(chan) 業(ye) 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加快,汽車、高鐵、衛星等成為(wei) “中國製造”的新名片,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正在成為(wei) 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
五是強大的國內(nei) 市場。我國經濟體(ti) 量龐大、市場容量巨大,構成了我國經濟穩健前行的堅實基礎。14億(yi) 多人口、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ti) ,支撐起規模龐大、層次多樣、潛力巨大的國內(nei) 市場,這是別國無法複製的獨特優(you) 勢。深入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將逐步打通製約經濟循環的堵點卡點,不斷激發經營主體(ti) 的積極性創造性,促進各個(ge) 地區、各類企業(ye) 在公平良性競爭(zheng) 中實現更好發展,提升經濟運行整體(ti) 效率。國內(nei) 大循環主體(ti) 作用不斷增強的同時,還將與(yu) 國際循環積極互動、相互促進,共同推動我國經濟行穩致遠。
六是充裕的要素資源。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位居世界第一,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11.05年,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4年,“人口紅利”正向“人才紅利”轉變。我國社會(hui) 資金總體(ti) 充裕、土地高效利用空間巨大、數據要素潛能快速釋放等,為(wei) 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要素支撐。與(yu) 其他國家相比,我國財政赤字率、中央政府負債(zhai) 率較低,政策工具箱儲(chu) 備依然充足。這些因素增強了發展韌性和回旋餘(yu) 地,使得我國經濟能夠更加從(cong) 容地應對外部衝(chong) 擊和內(nei) 部挑戰。
七是巨大的發展潛力。作為(wei) 發展中國家,我國經濟發展具有不平衡、不充分的特征,在基礎設施、城鎮化、保障改善民生等領域仍有廣闊投資空間。我國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仍然較低,人均基礎設施資本存量隻有發達國家的20%至30%。2023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wei) 66.2%,未來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ge) 百分點,就可拉動萬(wan) 億(yi) 級的投資需求。
八是參與(yu) 引領全球治理體(ti) 係變革的新機遇。伴隨國際力量變化消長和全球性挑戰日益增多,全球治理體(ti) 係與(yu) 國際形勢變化的不適應、不對稱愈加凸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曆史潮流不可阻擋,“全球南方”渴望更多、更公平的發展機會(hui) 。作為(wei) 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始終站在多邊主義(yi) 一邊,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這將有效對衝(chong) 各種打壓,為(wei) 我國經濟發展爭(zheng) 取平衡穩定的外部環境。
隨著今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即將順利實現,我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接近30%,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也不會(hui) 變。隻要我們(men) 堅持道不變、誌不改,一以貫之、勠力同心,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中的各種艱難險阻,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四、 積極助推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落地見效
12月13日上午,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hui) 按照全國政協黨(dang) 組的部署和王滬寧主席的要求,第一時間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議,傳(chuan) 達學習(xi)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研究製定貫徹落實會(hui) 議精神的實施方案,組織經濟委員會(hui) 和工商聯界、經濟界委員開展廣泛深入學習(xi) ,研究貫徹落實會(hui) 議提出的新舉(ju) 措新要求,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資政、匯聚力量。
委員們(men) 高度評價(jia) 今年以來的經濟工作,對來之不易的成績深受鼓舞、倍感振奮;高度認同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對明年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紛紛表示將主動作為(wei) 、不辱使命;堅定認為(wei)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特別是有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的堅強領導,有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理論指導,“中國號”巨輪一定能劈波斬浪、奮勇前進,將各方麵積極因素轉化為(wei) 發展實績。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部署的九項重點任務,既是2025年經濟工作的“施工圖”,也是擼起袖子加油幹的“發令槍”。下一步,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hui) 將堅持幹字當頭,增強信心、迎難而上、奮發有為(wei) ,持續深入學習(xi) 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切實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dang) 中央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科學判斷和對經濟工作的決(jue) 策部署上來;高質量謀劃和推進2025年履職工作,將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與(yu) 組織開展協商議政活動緊密結合起來,聚焦改革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建言獻策;進一步加強與(yu) 界別群眾(zhong) 的聯係,做好解疑釋惑、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工作,廣泛匯聚團結奮鬥的正能量,積極助推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落地見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