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畝(mu) 地純收入能有多少?”
今年3月19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謝家鋪鎮糧食生產(chan) 萬(wan) 畝(mu) 綜合示範片區,關(guan) 切地問。
聽說種糧大戶戴宏去年種田純收入55萬(wan) 多元,政府還補貼了7萬(wan) 多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十分高興(xing) :“種糧戶不能吃虧(kui) ,有錢賺,才有種糧積極性。”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念茲(zi) 在茲(zi) 。“黨(dang) 中央會(hui) 繼續鼓勵支持我們(men) 廣大農(nong) 村走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道路,繼續完善這方麵的政策,讓種糧也能夠致富,讓廣大農(nong) 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不斷過上更幸福更美好的生活。”
保障糧食安全,億(yi) 萬(wan) 農(nong) 民是主體(ti) 。“誰來種地”,這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必答題,也是發展現代化大農(nong) 業(ye) 、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大課題。
“怎樣實現農(nong) 民增收和糧食增產(chan) 同步發展?這是要重點考慮的問題”“農(nong) 民願不願意種糧、願意種多少糧,關(guan) 鍵看種糧能給農(nong) 民帶來多少收益”……一次次在田間地頭問成本、在農(nong) 家炕沿算收成,彰顯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厚的“三農(nong) ”情懷;一項項真金白銀的富農(nong) 政策舉(ju) 措,讓廣大農(nong) 民嚐到了種糧的甜頭。
政策給力,讓農(nong) 民種糧不吃虧(kui) 。
“這些年,黨(dang) 中央出台了一係列支持糧食生產(chan) 的政策舉(ju) 措,就是要讓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讓種糧農(nong) 民有錢掙、得實惠,日子越過越好。”2022年6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張槐村農(nong) 民徐淙祥回信,暖心話語,紙短情長。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謀劃的,正是農(nong) 民期盼的:“必須始終堅持強農(nong) 惠農(nong) 富農(nong) 政策不減弱”“穩定和加強種糧農(nong) 民補貼”“不讓種糧農(nong) 民在經濟上吃虧(kui) ”……
新時代以來,我國不斷完善農(nong) 業(ye) 支持保護政策體(ti) 係,實施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jia) 政策,完善稻穀補貼、玉米大豆生產(chan) 者補貼等政策,實施三大主糧生產(chan) 成本和收入保險政策。
徐淙祥樸素的話語,說出了廣大農(nong) 民真摯的心聲:“種糧補貼、最低收購價(jia) 、農(nong) 資補貼,黨(dang) 的惠農(nong) 好政策一個(ge) 接一個(ge) ,鄉(xiang) 親(qin) 們(men) 種糧的勁頭更足了。”
科技種糧,讓農(nong) 民種糧多得利。
2022年6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頂著烈日,來到四川省眉山市東(dong) 坡區永豐(feng) 村水稻新品種新技術中試基地。聽說村裏把農(nong) 民組織起來,用上優(you) 良品種、先進技術後,水稻最高畝(mu) 產(chan) 900多公斤,總書(shu) 記稱讚道:“這很好!”
“讓農(nong) 民掌握先進農(nong) 業(ye) 技術,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加大良種、良機、良法推廣力度,在精耕細作上下功夫,進一步把糧食單產(chan) 和品質提上去”……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深遠思慮,在廣袤田野落地生根。
農(nong) 機馳騁,良種良法配套,希望的田野鋪展一幅幅“科技農(nong) 耕圖”。目前我國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3%,農(nong) 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6%以上,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4%,越來越多的農(nong) 民“慧”種地。
經營增效,讓農(nong) 民多種糧、種好糧。
2016年5月2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黑龍江撫遠玖成水稻種植合作社考察,聽說鄉(xiang) 親(qin) 們(men) 爭(zheng) 相入社、社員劉延輝全家一年能掙10多萬(wan) 元,總書(shu) 記指出:“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是帶動農(nong) 戶增加收入、發展現代農(nong) 業(ye) 的有效組織形式”。
“重點要以解決(jue) 好地怎麽(me) 種為(wei) 導向,加快構建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體(ti) 係”“要創新糧食生產(chan) 經營方式,延伸產(chan) 業(ye) 鏈條,實現節本增效”……行程萬(wan) 裏,傾(qing) 聽民聲,調查研究,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始終心係深入推進中國特色農(nong) 業(ye) 現代化。
放眼全國,54.2萬(wan) 家種糧專(zhuan) 業(ye) 合作社、176.5萬(wan) 個(ge) 種糧家庭農(nong) 場、9萬(wan) 多家縣級及以上龍頭企業(ye) 帶著農(nong) 民幹、領著農(nong) 民賺,超過107萬(wan) 個(ge) 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提供全鏈條服務,越來越多“大糧倉(cang) ”變身“大廚房”,務農(nong) 種糧越來越有奔頭。
農(nong) 民種糧能掙錢,糧食生產(chan) 才有保障。“通過富裕農(nong) 民、提高農(nong) 民、扶持農(nong) 民,讓農(nong) 業(ye) 經營有效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溫暖著億(yi) 萬(wan) 農(nong) 民的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