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藏醫藥 > 四季養生

工廠化養殖的對蝦長啥樣?

發布時間:2022-08-31 15:4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對蝦在恒溫池裏遊動,蠶不吃桑葉吃“餅幹”,淨化水循環利用養(yang) 魚……工廠化養(yang) 殖成為(wei) 眼下“新農(nong) 業(ye) ”的熱門項目。

  通過高科技、標準化的養(yang) 殖方式,工廠化養(yang) 殖產(chan) 出更高、質量更穩,不僅(jin) 為(wei) 消費者提供了大量豐(feng) 富而優(you) 質的產(chan) 品,也帶動了農(nong) 民致富、鄉(xiang) 村振興(xing) 。

  養(yang) 蝦變得“高大上”

  ——采用科學化、標準化的技術措施,使養(yang) 殖生產(chan) 快速、高效、成批且穩定

  近日,盒馬通過工廠化養(yang) 蝦基地養(yang) 殖的首批南美白對蝦“跳”上消費者的餐桌。這一零售行業(ye) 探索數字化、工廠化養(yang) 殖的新農(nong) 業(ye) 項目,打造了活蝦品類產(chan) 、配、銷全鏈路的閉環模式。

  上海市崇明島上的盒馬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內(nei) ,一尾尾南美白對蝦在室內(nei) 養(yang) 殖池裏愜意遊動。與(yu) 傳(chuan) 統蝦塘不同,這些位於(yu) 工廠內(nei) 部的養(yang) 殖池,池底帶有加熱設備,水溫全年控製在28℃-30℃之間。4200多平方米養(yang) 殖車間裏,可以感受到濃濃的“高科技、高品質”氛圍。盒馬養(yang) 蝦項目負責人孫習(xi) 武告訴記者,車間采用了多項創新型技術,解決(jue) 了集中養(yang) 殖可能帶來的環保、安全等問題,做到了綠色可循環、種苗穩定。“我們(men) 在生物絮團濃度控製、水質參數調控、蝦殼和死蝦去除、分級養(yang) 殖和病害防控等關(guan) 鍵技術環節做了大量工作,構建了一套嚴(yan) 密的生產(chan) 技術體(ti) 係。”孫習(xi) 武說,養(yang) 蝦變得“高大上”。

  在浙江省嵊州市巴貝集團的工廠化養(yang) 蠶二期項目廠房內(nei) ,參觀者會(hui) 發現,這裏的蠶不吃桑葉吃“餅幹”——一邊是恒溫恒濕無菌的養(yang) 殖車間,一批批不同生長階段的蠶被機械臂置於(yu) 飼養(yang) 盤中,盤底鋪有豆粕、玉米粉、桑葉粉、複合維生素等合成的餅幹狀人工飼料;另一邊的生產(chan) 車間裏,雪白的蠶繭像瀑布一樣從(cong) 傳(chuan) 輸帶上傾(qing) 瀉而下。“我們(men) 已經突破了養(yang) 蠶的季節性限製和蠶對桑葉的高度依賴,車間裏的蠶可以全年365天不間斷產(chan) 繭。”巴貝集團董事長金耀說。

  工廠化養(yang) 殖,是指在人工控製的最佳環境條件下,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采用科學化、標準化的技術措施,使養(yang) 殖產(chan) 品生產(chan) 達到快速、優(you) 質、高效、成批且穩定的一種養(yang) 殖方式。工廠化養(yang) 殖屬於(yu) 設施農(nong) 業(ye) 範疇,是典型的“新農(nong) 業(ye) ”,即工業(ye) 化生產(chan) 形態的現代化農(nong) 業(ye) 。“在工廠環境中養(yang) 出的蝦,蝦殼更薄,出肉率高出2%到3%。”孫習(xi) 武說,“等南美白對蝦規模化、標準化生產(chan) 基地完全投產(chan) 後,年產(chan) 量可達近1300噸,年銷售額可超8000萬(wan) 元。”

  浙江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原副院長孟智啟介紹,工廠化養(yang) 殖的方式近年來逐漸應用在水產(chan) 、蠶桑、家禽等行業(ye) ,大大提升了養(yang) 殖效率,優(you) 化了產(chan) 品質量。“以巴貝集團為(wei) 例,工廠化養(yang) 殖創建了高效率、低成本、一體(ti) 化的現代繭絲(si) 生產(chan) 新技術體(ti) 係,開創了一套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常年化、工廠化、可複製的現代化養(yang) 蠶新模式。”孟智啟說。

  “關(guan) 鍵是技術創新”

  ——研發創新使養(yang) 殖更綠色、更安全,形成可循環、低病害的高效養(yang) 殖模式

  實現工廠化養(yang) 殖,並不容易。

  “我們(men) 養(yang) 蠶,從(cong) 蠶種選育、飼料配方、飼養(yang) 器具、防病體(ti) 係、環境控製都突破了原來的傳(chuan) 統模式,而每個(ge) 核心環節的成功,都經曆過成百上千次失敗。”巴貝集團工廠化養(yang) 蠶項目負責人何銳敏說,比如控製蠶對桑葉的攝入需求,其實是對品種進行了選育;那些餅幹模樣的飼料不僅(jin) 是根據不同成長階段的營養(yang) 需求調配,還需要做到成本最低化,甚至其形狀都根據不同齡期蠶的習(xi) 慣做了特別設計。“調配這些蠶吃的飼料,最後一道是我用嘴巴嚐出來的。”何銳敏笑道。

  孫習(xi) 武回憶,研發過程中,也曾碰過不少壁。“比如,工廠化高密度高效率養(yang) 殖過程中會(hui) 出現同一池蝦不同個(ge) 體(ti) 生長速度不一致的現象,導致出池規格不統一,影響銷售和客戶體(ti) 驗。”孫習(xi) 武說,“我們(men) 通過養(yang) 殖池內(nei) 部水流態調控技術,營造良好的水流態,促使對蝦在養(yang) 殖池內(nei) 不同水層之間盡量均勻分布,充分利用養(yang) 殖池空間,避免了空間局促導致個(ge) 體(ti) 生長受限,解決(jue) 了這一問題。在此過程中,關(guan) 鍵是技術創新。”

  一次次的創新和努力,使養(yang) 殖變得更高效、更綠色、更安全。

  工廠化養(yang) 蠶,大大提升了效率。金耀介紹,以年產(chan) 蠶繭1萬(wan) 噸為(wei) 例,傳(chuan) 統養(yang) 殖需要10萬(wan) 名左右養(yang) 殖戶參與(yu) ,而工廠化養(yang) 殖隻需要不到300名生產(chan) 線工人就能完成,而且蠶絲(si) 品質更穩定,色彩、強度、抗菌等性能還可以根據需求改變和提升。

  “有的消費者擔心集中化、大規模的養(yang) 殖可能帶來水資源浪費、病害等問題。”盒馬有關(guan) 負責人說,“其實,高效率養(yang) 殖一開始就考慮了環保。”據介紹,盒馬在養(yang) 蝦係統工藝設計初期即提出“閉環管理,循環利用”的框架性技術要求。“技術研發團隊基於(yu) 生物絮團技術開展二次研發,利用有益菌在養(yang) 殖池中對養(yang) 殖生物所排放的糞便、溶解性汙染物和殘餌等進行原位處理,並建立水淨化技術的車間內(nei) 部循環回路,在車間內(nei) 部再次進行水體(ti) 淨化回用。”該負責人介紹,通過這樣的工藝處理,水體(ti) 管理形成閉環,有效降低了對自然環境的有害排放。

  此外,養(yang) 殖池的水溫控製在28℃-30℃之間,是最適宜南美白對蝦生長的溫度。“我們(men) 采用空氣源熱泵機組供熱的方式模擬產(chan) 地水溫,加上封閉環境,可以杜絕病害、保持種苗穩定。”孫習(xi) 武說。

  讓工廠化養(yang) 殖走穩走寬

  ——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升級、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帶動農(nong) 民增收,工廠化養(yang) 殖好處多

  探索工廠化養(yang) 殖之路對傳(chuan) 統養(yang) 殖業(ye) 轉型意義(yi) 重大。

  一位水產(chan) 行業(ye) 人士告訴記者,以養(yang) 蝦為(wei) 例,傳(chuan) 統養(yang) 蝦模式存在養(yang) 殖環境開放、養(yang) 殖裝備與(yu) 設施化自動化程度低、養(yang) 殖理念和食品安全意識不足等痛點,可能造成養(yang) 殖成功率和成活率低、一定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等問題。“而工廠化養(yang) 殖解決(jue) 了這些行業(ye) 痛點。”該人士說,“工廠化養(yang) 殖既是國內(nei) 水產(chan) 養(yang) 殖行業(ye) 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也將帶動傳(chuan) 統水產(chan) 養(yang) 殖行業(ye) 的技術、模式和設施設備升級。”

  工廠化養(yang) 殖為(wei) 消費者帶來了更加優(you) 質、平價(jia) 的產(chan) 品,提供了更加豐(feng) 富的選擇。

  “受季節性和區域性影響,冬季和內(nei) 陸城市對蝦生產(chan) 成本高、市場供給不足,導致消費者要花更多的錢才能吃上活蝦。而鮮活水產(chan) 尤其是魚蝦,是高頻剛需的大眾(zhong) 品類。”孫習(xi) 武介紹,工廠化養(yang) 殖對氣候無要求,可在全國分布式布點,今後有望給活蝦供應稀缺的內(nei) 陸及北方地區也帶去優(you) 質、平價(jia) 的活蝦。

  工廠化養(yang) 殖還帶動了農(nong) 民增收,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坐落於(yu) 江蘇省興(xing) 化市沈倫(lun) 鎮的宏雲(yun) 漁業(ye) 有限公司,近年來實施工廠化循環水養(yang) 殖鱖魚、加州鱸魚,吸引了周邊不少村民前來務工。公司總經理孫宏告訴記者,目前工廠每天可生產(chan) 魚苗約10萬(wan) 尾,將進一步擴大生產(chan) 規模,今年力爭(zheng) 銷售1個(ge) 億(yi) ,接納更多周邊村民就業(ye) ,帶動增收。“在這裏,我負責協助現場管理和清掃垃圾雜物,每個(ge) 月工資4500元,收入比過去單一的種田強多了!”附近金唐紀村的許師傅說。

  探索工廠化養(yang) 殖的多家企業(ye) 表示,這條路正“越走越寬”。

  盒馬有關(guan) 負責人說,在規模化發展南美白對蝦工廠化養(yang) 殖新業(ye) 態後,盒馬將考慮拓展其它蝦類、魚類的工廠化養(yang) 殖或流通,例如斑節對蝦、日本對蝦、石斑魚等品類的高效生產(chan) 或活鮮物流業(ye) 務,引入新視角,在中西部地區開創活鮮的本土化養(yang) 殖,滿足消費升級需求。

  金耀認為(wei) ,工廠化養(yang) 蠶或將成為(wei) 巴貝集團未來體(ti) 量最大的業(ye) 務板塊。“除了生產(chan) 高品質蠶絲(si) ,目前,巴貝集團正在和浙江省農(nong) 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圍繞蠶絲(si) 蛋白紡織麵料塗層及高值化利用等領域開展全產(chan) 業(ye) 鏈的科技攻關(guan) 、產(chan) 業(ye) 應用。”金耀說,“接下來,除了紡織產(chan) 業(ye) 之外,蠶絲(si) 還將應用於(yu) 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等多個(ge) 領域。”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