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西藏新聞 > 原創

【新春走基層】記憶中的年味兒

牛玉壯 發布時間:2020-01-24 10:24:00來源: 新利平台

  一縷縷炊煙從(cong) 煙囪裏漂出,屋頂上的積雪尚未融化,偶爾還有幾根冰柱掛在屋簷下,老舊的樹木早已變得光禿禿的,等待著春天的到來……端坐哨位,手捂水杯,細數過往,自從(cong) 離開家鄉(xiang) 來到西藏當兵,多少次夢回故鄉(xiang) ,一遍遍追尋兒(er) 時的年味兒(er) 。

  作為(wei) 一枚吃貨,記憶中的年味兒(er) 是從(cong) 臘八開始的。在我們(men) 北方甘肅,這一天有吃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xi) 俗。臘八一大早,爸媽就開始忙碌起來,把前一晚洗米、泡果、剝皮、去核的白米、花生、紅豆、紅棗、青絲(si) 、玫瑰花瓣等食材,精煉後,先大火煮,再微火慢燉,直至熬上“九九八十一分鍾”才算“功德圓滿”。煲粥的間隙,我媽會(hui) 泡製一些臘八蒜,其實做法非常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放到一個(ge) 可以密封的罐子或瓶子裏麵,然後倒入醋,封口放到陰涼的地方。隨著時間的流逝,泡在醋裏的蒜會(hui) 變綠,最後會(hui) 變得通體(ti) 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每每想想那畫麵都很美好,那粥、蒜都很美味。

  轉眼間就在忙碌中迎來了臘月二十五,在此時到除夕之前的每一天都是忙碌無比的,按照老家的習(xi) 俗每天都有固定的事要做,而且必須當天完成,因此這幾天也成了臘月裏最忙的幾天。

  臘月二十五一大早,家家戶戶都早早起了床,今天全家要幹一件大事,就是“掃揚塵”。揚塵顧名思義(yi) 就是飛揚的塵土,由於(yu) 平時忙於(yu) 農(nong) 活,家中犄角旮旯裏積攢了很多的塵埃汙,在新年到來前一定要徹底大掃除。匆匆吃過早飯,全家就忙開了,大人們(men) 把家裏的東(dong) 西進行規整,大部分家具都抬到庭院裏擦洗,房間裏變得空空蕩蕩,拿一根長竹竿綁上掃把,從(cong) 大梁到牆角,從(cong) 灶台到堂屋,每個(ge) 地方都不會(hui) 放過。小孩子們(men) 也都幫著忙前忙後,全家總動員的景象溫馨而優(you) 美。經過一天的努力,家裏煥然一新。

  臘月二十六也是很繁忙的一天,這一天全家要把所有舊的衣服、被子、床單等清洗一遍,這可忙壞了家庭主婦,從(cong) 早到晚廚房裏都會(hui) 燒一大鍋熱水,有時候連飯都顧不上吃。院子裏拉滿了繩子,用來晾曬洗好的衣物,爸會(hui) 把媽洗好的衣物掛在繩上,一上午挨家挨戶的院子裏掛滿了五彩繽紛的衣物,隨風一吹,翩翩起舞,小孩子們(men) 來回在衣物間捉迷藏玩耍,空氣中散發著淡淡的肥皂清香。

  臘月二十七是孩子們(men) 最喜歡的一天,因為(wei) 這天可以吃到平時很少吃到的美食。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的主婦都忙開了,都要為(wei) 過年的主菜做準備,炸丸子、炸魚、炸藕夾、鹵肉、蒸花溝,並且要把過年炒菜必備的辣椒、薑、蒜等配料切好打包放起來,到用的時候更加方便。這時,小孩子們(men) 都跟在媽媽身後,以便能吃到美食。

  臘月二十八是老家傳(chuan) 統的辭年日,這一天所有晚輩都要去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辭年,辭年就是給老人們(men) 送去他們(men) 愛吃的東(dong) 西和過年必備的物品。每年這天的一大早,我就和我哥帶著大包小包出發了,去到隔壁村的姥爺家,當我們(men) 大汗淋漓趕到時,會(hui) 看到他們(men) 臉上笑開了花,老人們(men) 準備孩子們(men) 愛吃的柿餅、板栗、花生和可口的飯菜,午飯肯定是最開心的,所有的表哥表姐、堂哥堂妹們(men) 都陸續來給老人們(men) 辭年,大家歡聚一堂,其樂(le) 融融。

  臘月二十九那天,村子裏的春節拉開了序幕,一大早,人們(men) 就拿出新的對聯和門神進行張貼,有的對聯是家裏長輩一筆一劃寫(xie) 出來的,那時讓年幼的我好不羨慕,也想著以後要好好練寫(xie) 毛筆字。大人們(men) 在貼對聯時往往喜歡考考我們(men) ,在放置雜亂(luan) 的對聯中,讓我們(men) 一對對挑出來,哪張貼在左哪張貼在右,答錯了,大人們(men) 就會(hui) 笑問“書(shu) 都讀哪去了?”這也是一直讓我佩服的農(nong) 民的智慧,在長期實踐積累中,他們(men) 都有自己獨特的判斷方法,遠比很多“書(shu) 生”強很多。

  農(nong) 曆大年三十更是一派溫馨和諧的景象。男女老少都換上了新衣服,小孩子都聚在一起,比誰的衣服更加漂亮,有時候還會(hui) 掙得麵紅耳赤,有時候也會(hui) 哭著鼻子回家抱怨。早飯都是匆匆吃一點東(dong) 西,之後,爸媽都在廚房拉開架勢為(wei) 晚上的團圓飯做準備。團圓飯前有件很重要的事要做,就是祭祖,無論大人小孩都要祭拜先人,所有人都特別虔誠,把對逝去的先人的牽掛和祝福送到天堂,也把新年的願望告知天堂的先人們(men) ,以保佑新的一年如願安好。團圓飯,大方桌被圍得滿滿的,長輩先向所有人送以祝福和新年的寄托,之後便是開開心心飽餐一頓,那種感覺和氛圍深深記在兒(er) 時我的心裏。

  除夕看著春晚,一家人圍坐在火爐前守歲,寓意著送走一年的喜樂(le) 哀愁、陰晴圓缺,等待著新一年的到來,火爐前一家人有說有笑,幸福洋溢在每個(ge) 人的臉上。當春晚《難忘今宵》歌曲響起,意味著正式迎接新一年的到來——辭別金豬,迎來玉鼠。首先要祭天,院子裏的桌上擺滿了瓜果和酒水以及想表,對著不同的方位祭拜,祈求上天保佑來年風調雨順,至今我都不知道怎麽(me) 確定方位的,而且每一家所對的方向都一模一樣。然後要祭灶,也就是祭拜灶王爺,小小的廚房內(nei) 也擺滿了祭拜用的東(dong) 西,大家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祈禱來年有吃有喝。之後就是放鞭炮,這些鞭炮往往是家裏所有鞭炮中最長最響的。忙完這些,家裏的婦女、兒(er) 童就可以上床休息了,男人們(men) 一般還要守歲。

  農(nong) 曆大年初一,全家人都起的很早,就連愛睡覺的我也早早穿好了衣服。陽光或者大雪,籠罩著整個(ge) 院子,看著眼前嶄新的一切,心情都會(hui) 大好。爸媽們(men) 早上忙著下餃子,這是老家的習(xi) 俗,大年初一都會(hui) 吃餃子,爸媽還會(hui) 在餃子裏麵包上硬幣,誰吃到硬幣意味著新一年誰就會(hui) 行大運,而我們(men) 幾個(ge) 孩子基本上都能吃到,我們(men) 都以為(wei) 自己運氣好,現在一想才知道,那是爸媽特意把幸運留給我們(men) 的。吃完早飯,就開始拜年,遇上平輩要問好,遇到長輩要下跪。拜年,領紅包,相互串門……新的一年就在人們(men) 的歡聲笑語中拉開了序幕。

  記憶中的點點滴滴,不停地在腦海中回蕩,縱使離家千裏,也能聞到故鄉(xiang) 的年味兒(er) ,那種我永遠無法忘懷的味道。(新利平台 通訊員/牛玉壯)

(責編: 李絲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