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農牧特色產業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
新利平台訊 位於(yu) 西藏自治區東(dong) 南部的林芝,平均海拔3100米,被譽為(wei) “雪域江南”。近年來,當地立足海拔低、氣候好、生態佳、資源多的優(you) 勢條件,把農(nong) 牧特色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深入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關(guan) 鍵抓手,推進特色林果種植產(chan) 業(ye) 帶,茶葉、蔬菜、藏藥材種植基地和藏豬養(yang) 殖基地建設,讓特色產(chan) 業(ye) 切實帶動農(nong) 牧民增收致富。
圖為(wei) 林芝茶葉 攝影:王媛媛
圖為(wei) 林芝市朗縣仲達村村民正在采收辣椒 攝影:趙耀
林芝市副市長徐龍海介紹,截至目前,林芝市累計種植林果麵積達27.68萬(wan) 畝(mu) ,茶葉種植麵積4.6萬(wan) 畝(mu) ,設施蔬菜種植麵積0.9萬(wan) 畝(mu) ,藏藥材累計種植麵積1.47萬(wan) 畝(mu) ,藏豬養(yang) 殖規模23萬(wan) 頭。
今年底林芝市茶葉種植麵積將達7萬(wan) 畝(mu) 、藏豬養(yang) 殖規模達70萬(wan) 頭,以“工布江達、米林、波密、巴宜為(wei) 主的藏豬產(chan) 業(ye) 基地,波密、察隅、墨脫為(wei) 主的茶產(chan) 業(ye) 基地,巴宜、米林、波密、察隅為(wei) 主的林果種植基地,米林為(wei) 主的藏藥材種植基地,巴宜區為(wei) 主的蔬菜種植基地”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逐步形成。
圍繞“一帶四基地”(特色林果種植產(chan) 業(ye) 帶,茶葉、蔬菜、藏藥材種植基地和藏豬養(yang) 殖基地)產(chan) 業(ye) 布局,當地正全力推進藏豬養(yang) 殖10條溝口打造進程,“易貢茶場產(chan) 銷一體(ti) ”“墨脫茶產(chan) 業(ye) 增產(chan) 提質”兩(liang) 個(ge) 茶葉“小組團”全力助推茶產(chan) 業(ye) 發展。
特色產(chan) 業(ye) 成規模的同時,當地建成米林農(nong) 場、盛世農(nong) 業(ye) 、聖域農(nong) 業(ye) 、藏漢情緣等、蘋果、獼猴桃種植為(wei) 主的一批水果種植基地。這些龍頭企業(ye) 正積極發揮帶動作用,不斷提升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水平。
徐龍海說,這些產(chan) 業(ye) 有力帶動了當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米林縣西嘎村“政府扶持+村集體(ti) +農(nong) 戶”、巴宜區嘎拉村“公司+村集體(ti) +農(nong) 戶”等一批鄉(xiang) 村旅遊發展新模式,有力促進了特色農(nong) 牧業(ye) 與(yu) 旅遊業(ye) 融合發展。
2019年,林芝市特色產(chan) 業(ye) 輻射帶動1萬(wan) 餘(yu) 戶4萬(wan) 餘(yu) 人,促進項目區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特別是通過茶園建設、茶青采摘等帶動9388名群眾(zhong) 增收3051萬(wan) 元,人均年增收3249元,特色產(chan) 業(ye) 帶動增收能力持續增強。(新利平台 記者/王媛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藏茶之旅(七):雅安滎經的文化與茶葉
藏茶是四川省雅安市一道讓人留戀的風景,但若真正融入雅安,則會發現它還是一種沉甸甸的文化。雅安市的滎經縣在曆史上是川藏茶馬古道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那裏的藏茶文化也是十分突出的,滎經生產的藏茶在西藏也曾享有極...[詳細] -
藏茶之旅(五):榮耀的雅安茶廠之茶葉
雖然西藏是藏茶的最主要供給地,但要說起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曆史上的藏茶珍品,似乎西藏沒有哪家機構可以和雅安茶廠相媲美。[詳細] -
西藏普蘭老民居中的茶葉標識:不平凡曆史的見證者
在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普蘭縣最紅火的茶館之一——拉薩吉祥藏餐,普蘭縣的退休老幹部向我講述了普蘭縣科迦村以前的老舊民居的故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