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攜手民企共創小康生活
新利平台訊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實施以來,以“一企幫多村”“一企幫一村”“多企幫一村”“一企幫多戶”等多種方式,以產(chan) 業(ye) 扶貧、商貿扶貧、就業(ye) 扶貧、捐贈扶貧等多種形式,積極幫助扶持貧困村貧困戶脫貧,為(wei) 林芝市精準扶貧行動做出了新貢獻。
圖為(wei) 某民營企業(ye) 榮譽牆上的錦旗 攝影:趙耀
如今,林芝市民營企業(ye) 積極參與(yu) 精準扶貧工作,改變了扶貧開發依靠政府的單一模式,為(wei) 林芝市堅決(jue) 打贏脫貧攻堅戰和企業(ye) 自身實現轉型升級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已成為(wei) 林芝市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社會(hui) 扶貧的中堅力量、產(chan) 業(ye) 扶貧的生力軍(jun) 。
作為(wei) 政府產(chan) 業(ye) 扶貧的一家公司,西藏可心農(nong) 業(ye) 公司投資8000萬(wan) 元,通過租用林芝市米林縣巴嘎村村集體(ti) 荒地,用青稞和蘋果作為(wei) 原材料生產(chan) 青稞醬油、青稞醋、蘋果醋等產(chan) 品。為(wei) 當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的同時幫助他們(men) 解決(jue) 剩餘(yu) 青稞和蘋果的銷路問題。
圖為(wei) 西藏可心農(nong) 業(ye) 公司生產(chan) 車間 圖片由西藏可心農(nong) 業(ye) 公司提供
米林縣崗嘎村引進企業(ye) 並充分運用土地流轉紅利政策,流轉263畝(mu) 村集體(ti) 土地,引導農(nong) 戶流轉287畝(mu) 土地。2019年村集體(ti) 累計收益30萬(wan) 元,農(nong) 戶增收37.16萬(wan) 元。村民普布次仁家流轉了5畝(mu) 農(nong) 田給相關(guan) 企業(ye) 和單位種植苗圃和果樹。普布次仁說:“流轉的土地費用比自己種植農(nong) 作物收益高出很多,自己還可以在苗圃基地等地工作,來增加收入。”普布次仁在家門口實現就業(ye) ,同時還學到了專(zhuan) 業(ye) 的種植技術。
“作為(wei) 民營企業(ye) 家要弘揚回饋社會(hui) 的企業(ye) 家精神,擔當起新時代企業(ye) 家的社會(hui) 責任。”林芝銀豐(feng) 農(nong) 牧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朱新海說。
2016年,西藏自治區“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啟動後,林芝銀豐(feng) 農(nong) 牧科技有限公司進駐林芝市米林縣西嘎門巴村,采用“公司+基地+農(nong) 戶”的模式,分階段、有目標、有措施、有步驟地履行企業(ye) 的社會(hui) 責任和義(yi) 務,利用多種形式拓寬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渠道,帶動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致富奔小康。僅(jin) 土地流轉一項讓西嘎門巴村村集體(ti) 增收19萬(wan) 元,群眾(zhong) 累計增收70萬(wan) 元。
圖為(wei) 朗多銀豐(feng) 生態農(nong) 場內(nei) 種植的小番茄 攝影:賈華加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察隅縣自然資源豐(feng) 富,氣候四季溫和、降雨充沛、日照充足,具有優(you) 越的特色農(nong) 牧業(ye) 發展條件。有著如此優(you) 越的條件,竹瓦根鎮紮拉村阿森組的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卻因為(wei) 地勢所困很難種出農(nong) 作物,吃上新鮮蔬菜。林芝華庭房地產(chan) 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林芝市工商聯了解情況後,公司投入資金44.82萬(wan) 元用於(yu) 50畝(mu) 土地的平整、客土改良和修建溫室大棚等,使當地群眾(zhong) 種植的經濟作物也產(chan) 生了效益,提高了收入,吃上了自己種植的新鮮蔬菜。
通過鬆茸致富的雲(yun) 登加措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社會(hui) 責任,2016年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雲(yun) 登加措帶領合作社積極參與(yu) 扶貧事業(ye) ,在轉移就業(ye) 、分紅、幫扶等多個(ge) 方麵采取了一係列有力度、有深度的實際做法,2018年國務院扶貧辦授予雲(yun) 登加措“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
圖為(wei) 雲(yun) 登加措在收購村民的鬆茸 攝影:趙耀
“今後,我還將積極帶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共同增收致富,著力打造西藏高原特色優(you) 質產(chan) 品和品牌,將工布江達縣鬆茸加工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做大做強,為(wei) 家鄉(xiang) 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雲(yun) 登加措說。
截至2019年底,林芝市161家企業(ye) 與(yu) 7縣(區)119個(ge) 村1166戶4322人進行對接幫扶,幫扶資金達9738.7萬(wan) 元,其中產(chan) 業(ye) 扶持達8845.8萬(wan) 元,教育幫扶達174.9萬(wan) 元,受扶學生達220餘(yu) 人次,醫療扶持達21.5萬(wan) 元,受益貧困群眾(zhong) 2280餘(yu) 人次;扶持農(nong) 牧民技能培訓資金達40餘(yu) 萬(wan) 元,扶貧捐款達656.5萬(wan) 元,救助貧困人數達3863人次。 (新利平台 記者/王淑 賈華加 趙耀 趙二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民族情深,小康路上這家民企與農牧民攜手同行
如今紮西次仁所在的巴嘎村全村共有20輛運輸車,靠著從米林分公司運輸砂石、原材料等方式實現了脫貧致富。[詳細] -
優質供電服務,為居民小康之路護航
燈泡壞了一般我們就找鄰居修一下,但外麵的電線、電纜出現故障的話,我們就會給供電公司打電話,他們馬上會派人過來搶修。[詳細] -
推動電力建設為西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日前,隨著開關按下,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聶榮縣下曲鄉嘎瑪娘村告別了靠光伏太陽能板配蓄電池供電的曆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