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中華民族的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中華民族的未來也將由各族人民共同開拓

發布時間:2020-09-05 19:03:00來源: 新利平台

  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在北京召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座談會(hui) 上就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進行了全麵闡述。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中,我注意到他提出的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中的新變化,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講話中的這一要求,為(wei) 新時代在精神層麵做好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以往的幾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中,加強共同認同也被列為(wei) 治藏方略之一,比如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中,提出了“各族幹部群眾(zhong) 不斷增強中華民族意識”的要求,而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把“增強中華民族意識”更具體(ti) 化為(wei) “不斷增進各族群眾(zhong) 對偉(wei) 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認同”。在此次召開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不僅(jin) 把加強共同認同凝練為(we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同時也提出了具體(ti) 的方式、方法,即“把愛國主義(yi) 精神貫穿各級各類學校教育全過程,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ge) 青少年的心靈深處。要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不斷增強各族群眾(zhong) 對偉(wei) 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認同。要挖掘、整理、宣傳(chuan) 西藏自古以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事實,引導各族群眾(zhong) 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來,深刻認識到中華民族是命運共同體(ti) ,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以及四川、雲(yun) 南、甘肅、青海四省涉藏州縣經濟社會(hui) 發展取得的巨大進步是有目共睹的,最為(wei) 直觀的。如今,當遊客前往西藏以及四川、雲(yun) 南、甘肅、青海四省涉藏州縣旅遊,會(hui) 發現這些地方的交通基礎設施之好足以顛覆我們(men) 對西部地區的傳(chuan) 統認知。以四川省涉藏州縣為(wei) 例,由於(yu) “三通”工程的實施,幾乎每個(ge) 鄉(xiang) 都修了柏油路、每個(ge) 村都通了水泥路或機耕道。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離不開黨(dang) 和國家幾十年來在西藏以及四川、雲(yun) 南、甘肅、青海四省涉藏州縣巨大的投入。我和一些學者在涉藏州縣的田野調查過程中,常常會(hui) 感慨,黨(dang) 和國家的涉藏工作取得了很多巨大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一個(ge) 應該是打通了交通基礎設施的“最後一公裏”。這在中國來說應該是前無古人的,即使放在當今世界的橫向比較來看,也是極其少見的。

  打通西藏工作的“最後一公裏”,不應該僅(jin) 僅(jin) 停留在物質層麵,更應該注重打通人心方麵的“最後一公裏”。畢竟吃飽穿暖隻是人比較淺層、基礎的需求,而精神層麵的認同則是更為(wei) 深層、根本的東(dong) 西。在曆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文件中出現的變化,我們(men) 可以發現中央已經注意到了這個(ge) 問題。黨(dang) 中央在不斷強調西藏工作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視精神層麵特別是加強共同認同的工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瞻遠矚地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新要求正是反映了這一趨勢。

  在具體(ti) 怎麽(me)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方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也給我們(men) 提出了具體(ti) 方式和方法。如果再回過頭看一看曆屆中央領導人在相關(guan) 問題上的主張,我們(men) 會(hui) 發現是一脈相承的。比如,毛澤東(dong) 在《論十大關(guan) 係》中提出的“我們(men) 著重反對大漢族主義(yi) 。地方民族主義(yi) 也要反對,但是那一般地不是重點……我們(men) 要誠心誠意地積極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上世紀80年代,黨(dang) 中央提出的“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上世紀90年代,黨(dang) 中央提出的“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等,深刻揭示了為(wei) 實現鑄牢共同體(ti) 意識,加強各族人民之間相互尊重、理解的重要性以及促進各族人民之間交流交往交融的必要性。

  今年8月,我到四川省涉藏州縣考察少數民族與(yu) 中國革命,在那裏看到聽到了很多藏族人民支援、幫助紅軍(jun) 戰士的故事。我們(men) 知道,紅軍(jun) 長征有一段是經過四川省涉藏州縣的。當時,不僅(jin) 紅軍(jun) 身後有國民黨(dang) 和四川軍(jun) 閥的追兵,而且紅軍(jun) 戰士們(men) 長時間處於(yu) 缺衣少糧的狀態,那是中國革命最困難的時候。正是在中國革命最困難的時候,當地藏族人民出人力、出物資,有力支援了紅軍(jun) ,幫助中央紅軍(jun) 順利到達陝北,在延續中國革命方麵,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可以說,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中國革命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是跟各族人民共同的支持分不開的,新中國的誕生,也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men) 一定要牢記,隻有人們(men) 打心底裏認同我們(men) 中華民族的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我們(men) 中華民族的未來也將由各族人民共同開拓,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鑄牢才是可能的。(新利平台 特約撰稿/勵軒 作者係四川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研究基地研究員、國際關(guan) 係學院教授、曆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編: 趙婧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