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草原可愛萌娃的成長史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那曲比如縣第一幼兒(er) 園孩子們(men) 做課間操 攝影:王淑
新利平台訊 “父母的愛是世界上最偉(wei) 大的愛,爸爸媽媽你們(men) 辛苦了……”羌塘草原深處那曲比如縣第一幼兒(er) 園的萌娃們(men) 用話劇的方式,告訴父母自己正在快樂(le) 地長大,伴隨著《時間都去哪兒(er) 了》的動人歌聲,在場的每一個(ge) 人都被感動。
圖為(wei) 那曲比如縣第一幼兒(er) 園的孩子們(men) 做課間操 攝影:王淑
比如縣第一幼兒(er) 園副園長拉措說:“對孩子開展感恩教育,讓他們(men) 從(cong) 小學會(hui) 尊重和理解自己的父母,這是傳(chuan) 統教育的體(ti) 現,我們(men) 辦園的目的就是要讓孩子快樂(le) ,讓家長放心。”
圖為(wei) 那曲比如縣第一幼兒(er) 園的孩子們(men) 攝影:王淑
走進那曲比如縣第一雙語幼兒(er) 園,暖心的建築設計讓人眼前一亮,根據年齡段特點,幼兒(er) 園圍繞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hui) 、科學、藝術)開設了多種課程和豐(feng) 富的課餘(yu) 活動。618名萌娃沉浸在看繪畫講故事的話劇表演、丁嘎熱巴舞蹈、繪畫、手工製作等活動中,健康快樂(le) 地長大。
圖為(wei) 那曲比如縣第一幼兒(er) 園孩子表演節目 攝影:王淑
“藏族小孩兒(er) 對歌舞特別有天賦,尤其喜歡本地的丁嘎熱巴舞蹈。”拉措說,“發掘孩子們(men) 的藝術天分,讓他們(men) 從(cong) 小愛上傳(chuan) 統文化,能很好地加深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對孩子將來的成長非常有利。”
圖為(wei) 那曲比如縣第一幼兒(er) 園孩子們(men) 在搭積木 攝影:王淑
幼兒(er) 園將環境布置得豐(feng) 富多彩,富有當地特色。最受孩子們(men) 歡迎的是書(shu) 法教室、舞蹈教室、玩具室等功能教室。每班幼兒(er) 教學室、盥洗室、就寢室一體(ti) 化的空間方便了幼兒(er) 生活和遊戲,充分體(ti) 現了教育環境兒(er) 童化的特點。
圖為(wei) 那曲比如縣第一幼兒(er) 園孩子們(men) 在搭積木 攝影:王淑
針對年齡更小一點的中班和小班的孩子,幼兒(er) 園主要培養(yang) 他們(men) 的動手能力和開展安全教育。記者看到,小班的孩子在老師的陪伴下通過搭積木培養(yang) 動手能力,中班的孩子正在學習(xi) 如何正確佩戴口罩。
圖為(wei) 那曲比如縣第一幼兒(er) 園孩子們(men) 學習(xi) 戴口罩 攝影:王淑
幼師次旺群培說:“我們(men) 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給他們(men) 講解自身安全問題和愛國教育,讓孩子用繪本認識國旗,知道首都在哪裏。”
圖為(wei) 那曲比如縣第一幼兒(er) 園 攝影:王淑
次仁群培是幼兒(er) 園為(wei) 數不多的男老師,從(cong) 一開始的不適應到得到孩子們(men) 的喜歡,他見證了很多孩子的成長。“剛進入幼兒(er) 園的孩子比較膽怯靦腆,不敢和老師們(men) 說話,現在見麵用雙語交流沒有障礙。”
圖為(wei) 那曲比如縣第一幼兒(er) 園 攝影:王淑
次旺群培說:“西藏特殊的自然條件決(jue) 定了基層條件十分艱苦,但是看到孩子們(men) 健康成長一切都值了,比如縣非常重視教育,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尊重老師,這份工作讓我很有成就感。”
圖為(wei) 那曲比如縣第一幼兒(er) 園 攝影:王淑
在幼兒(er) 園,幼師將自己的全部愛心奉獻給幼兒(er) ,陪伴幼兒(er) 健康快樂(le) 成長。幼師根據孩子們(men) 喜歡的顏色,和幼兒(er) 們(men) 一起自己調色自己動手,將每一個(ge) 教室裝點成他們(men) 喜歡的樣子,成為(wei) 教室主題文化。
拉措說:“經過幼兒(er) 園培養(yang) 的孩子在口語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和反應靈敏上與(yu) 不上幼兒(er) 園的孩子區別很大,對他們(men) 以後上小學和學習(xi) 適應新環境非常有幫助。”
圖為(wei) 那曲比如縣第一幼兒(er) 園 攝影:王淑
那曲比如縣第一幼兒(er) 園在五大領域課程的基礎上,開設了幼兒(er) 閱讀、舞蹈、安全、愛國、思維訓練等特色課程,使幼兒(er) 個(ge) 性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拉措表示,我們(men) 全體(ti) 教職工將繼續創優(you) 質、辦特色、樹品牌,把幼兒(er) 園建成孩子們(men) 的快樂(le) 之園、家長的希望之園、老師的成長之園。(新利平台 記者/王淑 趙二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比如:犛牛精神校園文化之路
在廣袤的羌塘草原的深處,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第二小學就座落在怒江河畔。[詳細] -
西藏那曲比如縣易地扶貧搬遷:怒江河畔 羌塘牧民的新生活
比如,藏語意為“母犛牛部落”。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地處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間,怒江水穿城而過,山高穀深,四周冰山雪峰環繞,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是典型的“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地區。 [詳細] -
西藏比如:終端醫療觸角延伸到農牧民身邊
記者一行從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出發,行程200多公裏,翻過海拔5270米的夏拉山,在山高穀深的那若片區行駛近5個小時,到了貢布多吉山腳下的那若片區村居中心衛生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