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曆史見證
中華民族曆經數千年的發展演變,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中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中華民族曆史,這在西藏地方的曆史發展中也表現得非常清晰。新近拜讀了丹曲教授撰寫(xie) 的《藏傳(chuan) 佛教薩迦派發展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年),感受頗深。該書(shu) 的重要特點在於(yu) 凸顯了濃鬱的中華文化地域個(ge) 性,體(ti) 現了中華民族的多元特征,揭示了藏傳(chuan) 佛教的特質,反映了特定曆史條件下各民族共同締造偉(wei) 大祖國所發揮的重要曆史作用,體(ti) 現了曆史上藏傳(chuan) 佛教領袖人物愛國愛教的光榮傳(chuan) 統。
詮釋了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曆史淵源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ge)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在不同的曆史時期不斷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曆史,書(shu) 寫(xie) 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篇章,奠定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堅實曆史基礎。大量考古研究表明,在舊石器時代末期,人類就開始居住在青藏高原的羌塘地區。石器時代的西藏文化與(yu) 黃河中上遊和長江中上遊乃至西南滇文化間有著密切交流和互動。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交往交流交融的趨勢更加頻繁和明顯。
7世紀初,是西藏地方有明確記載的曆史開端。於(yu) 641年(貞觀十五年),鬆讚幹布迎娶了唐文成公主,開啟了唐蕃“舅甥”關(guan) 係的先河;709年(景龍三年),吐蕃讚普赤德祖讚又迎娶了金城公主。唐朝兩(liang) 位公主入嫁吐蕃,使唐蕃關(guan) 係得到空前的加強,雙方往來的使者相望於(yu) 道,經濟文化交流更加頻繁。《唐蕃會(hui) 盟碑》記載:“舅甥二主商議,社稷如一,結立大和盟約,永無淪替,神人俱以證知,世世代代,使其稱讚。”這就是唐代西藏與(yu) 祖國關(guan) 係的曆史見證。1247年初,蒙古闊端王與(yu) 西藏薩迦派首領薩班·貢噶堅讚(1182-1251)在涼州(今甘肅武威)舉(ju) 行了具有重大曆史意義(yi) 的“涼州會(hui) 談”,會(hui) 談的成果,順應祖國統一之大勢,順應安居樂(le) 業(ye) 之民心,共同為(wei) 實現和維護祖國統一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推動形成了元代中央政府的治藏策略,推進了蒙藏民族關(guan) 係發展,促進了藏族與(yu) 我國其他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1253年,八思巴在六盤山首次謁見忽必烈。1260年3月,忽必烈在開平宣布即大汗位(元世祖,1215-1294),封八思巴為(wei) 國師,授玉印,令其統管佛教事務。1264年,元世祖設總製院,管理全國佛教事務和吐蕃地區的地方行政事務,命八思巴以國師領總製院事。1269年,忽必烈因八思巴造蒙古新字有功,封八思巴為(wei) “帝師大寶法王”,更賜玉印。從(cong) 此,設立帝師和用西藏薩迦派款氏家族人擔任帝師職務成為(wei) 元朝定製。1280年,八思巴在薩迦去世,元世祖下詔賜其封號為(wei) “皇天之下一人之上開教宣文輔治大聖至德普覺真智佑國如意大寶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師”。由此可見,藏傳(chuan) 佛教薩迦派的發展史不僅(jin) 是一個(ge) 宗派的發展史,更是參雜了政權更迭、文化交融和經濟發展等多方麵內(nei) 容的西藏社會(hui) 發展史。研究薩迦派的發展史,必須以時代背景為(wei) 前提,與(yu) 當時的政權和社會(hui) 製度緊密聯係,方能挖掘出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曆史淵源。丹曲教授的《藏傳(chuan) 佛教薩迦派發展史》正是這樣研究和書(shu) 寫(xie) 的,這是筆者感觸較深的原因之一。
展現了各民族共同締造偉(wei) 大祖國的重要作用
曆史發展表明,隻有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才能政通人和、百業(ye) 興(xing) 旺。西藏地方被元朝納入祖國版圖後,“這一時期是大家一致公認的藏族曆史上民族文化得到空前發展和進步的時代。”(恰白·次旦平措等著,陳慶英等譯:《西藏通史——鬆石寶串》,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86頁)藏傳(chuan) 佛教薩迦派在實現祖國統一、構建民族團結、傳(chuan) 播民族文化等方麵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尤其是在藏傳(chuan) 佛教中國化與(yu) 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方麵做出了重大貢獻。《藏傳(chuan) 佛教薩迦派發展史》一書(shu) ,將薩迦派的發展過程融入元朝大一統的曆史進程中進行敘述。首先,從(cong) 政治因素來看,作者將薩迦派的崛起、發展和衰落過程置於(yu) 元朝統一祖國的曆史大背景下,將薩迦派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麵的發展楔入元朝大一統的整體(ti) 框架中予以全麵評述,無疑是對藏傳(chuan) 佛教發展史研究的一種創新和突破。其次,從(cong) 宗派的作用和功能來看,藏傳(chuan) 佛教曆來都有愛國愛教的傳(chuan) 統,薩迦派的兩(liang) 位主要宗教領袖薩迦班智達和八思巴都對祖國的統一和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貢獻。以薩迦派首領為(wei) 代表的款氏家族在元朝中央王朝的扶植下以教輔政、以政弘教,通過政教聯合製度的施行,使西藏納入祖國統一的版圖,結束了西藏長期分裂割裂的局麵,實現了國家的大統一。再則,從(cong) 藏傳(chuan) 佛教的文化特質來看,薩迦地方政權加強了西藏與(yu) 祖國內(nei) 地及周邊地區的經濟文化往來,實現了西藏曆史上經濟文化的大繁榮。最後,從(cong) 薩迦派曆史功績來看,薩迦班智達、八思巴等傑出的宗教領袖,順應曆史的發展潮流,高瞻遠矚,進一步鞏固了西藏地方與(yu) 祖國中央政權的關(guan) 係,完善了西藏行政體(ti) 係,並在弘揚薩迦教法,促進漢藏佛教文化交流和經濟發展等方麵做出了傑出貢獻。
闡明了推動藏傳(chuan) 佛教中國化的光榮傳(chuan) 統
中國是一個(ge)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絢爛多彩的中華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締造的。在漫長的曆史演進中,形成了多元的民族關(guan) 係和文化。《藏傳(chuan) 佛教薩迦派發展史》一書(shu) ,挖掘和整理藏族和其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實,讓廣大讀者可以深刻感受到中華民族是休戚與(yu) 共、生死與(yu) 共、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ti) ,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具有偉(wei) 大的曆史意義(yi) 。
元朝時期,薩迦派對西藏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祖國統一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在藏傳(chuan) 佛教中國化曆史進程中寫(xie) 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雖然實際上他們(men) 隻是藏蒙兩(liang) 族統治者之間的結合,但是在客觀上也起了密切祖國各族人民之間的關(guan) 係的作用。”(王森著:《西藏佛教發展史略》,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1987年,76頁)薩迦班智達與(yu) 闊端的“涼州會(hui) 談”,不僅(jin) 使西藏地方納入到了祖國的懷抱,而且也為(wei) 藏傳(chuan) 佛教的傳(chuan) 播和各民族文化交流搭建了重要的橋梁。正是由於(yu) 蒙古皇室上層積極推崇藏傳(chuan) 佛教,使藏傳(chuan) 佛教薩迦派得到迅速傳(chuan) 播和發展。元朝上層統治者借助藏傳(chuan) 佛教的力量,實現了對西藏乃至全國的穩定統治;薩迦派通過其教法“護國佑民”的功能在多民族團結和融合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元朝也是漢藏蒙等多民族經濟、文化交流交融的重要時期,各民族之間相互學習(xi) 借鑒,尤其是漢藏佛教的交流和融合,在佛教經典翻譯和對勘、藝術和文化發展、社會(hui) 文化習(xi) 俗等方麵形成了多民族文化共同發展的繁榮局麵。《藏傳(chuan) 佛教薩迦派發展史》的出版,對研究當前的藏傳(chuan) 佛教中國化具有重要的學術借鑒價(jia) 值,能夠引發廣大讀者對藏傳(chuan) 佛教中國化路徑的思考,從(cong) 而引導藏傳(chuan) 佛教在新的曆史時期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從(cong) 遠古時期開始,青藏高原先民就已同祖國內(nei) 地同呼吸共命運,文化上同根同源、水乳交融,體(ti) 質上同源異流、血脈相通,政治上密切聯係、彼此相依,經濟上互通有無、共生共榮,西藏各族人民為(wei) 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為(wei) 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形成作出了積極的貢獻。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新時代的召喚,也是曆史發展的必然,更是西藏社會(hui) 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隻有認真梳理和研究西藏地方與(yu) 祖國關(guan) 係史的發展脈絡,認識和學習(xi) 中華民族、中華文化多元一體(ti) 的曆史史實,才能為(we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我國各族人民隻有緊密團結在黨(dang) 的周圍,共同團結奮鬥,才能更好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書(shu) 寫(xie) 建設美麗(li) 中國的壯麗(li) 畫卷。(作者簡介:徐東(dong) 明,西藏民族大學圖書(shu) 館研究館員,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西藏宗教與(yu) 社會(hui) 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繼續發揚曆史主動精神 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產黨開辟的偉大道路、創造的偉大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都是黨的曆史主動精神的集中體現。[詳細] -
書訊:八十載曆史回望 從泰山到珠峰
“夕陽紅似火,回首未蹉跎。《從泰山到珠峰》這一小作,實際上是我一生的大事記錄,即回憶文章。” [詳細] -
各民族共同書寫西藏曆史的有力見證
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考察時指出:“西藏是各民族共同開發的,西藏曆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藏族和其他各民族交流貫穿西藏曆史發展始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