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新利平台訊 近日,國家文物局發布了《“十四五”考古工作專(zhuan) 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國家文物局首次針對考古工作編製專(zhuan) 項規劃,對“十四五”時期的考古工作進行了係統謀劃和統籌布局,是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的規劃保障和政策支撐,將對中國考古事業(ye) 發展和考古學科建設起到謀全局、管長遠的顯著作用。
圖左為(wei) 出土於(yu) 陝西寶雞的西周早期青銅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家一級文物——何尊;圖右為(wei) 何尊內(nei) 底鑄銘文“中國”一詞。這是“中國”一詞最早的出土見證。 圖片來源: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介紹,考古工作是一項重要文化事業(ye) ,也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hui) 政治意義(yi) 的工作。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考古工作。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就考古工作作出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為(wei) 我們(men) 謀劃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規劃》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考古工作的係列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圍繞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持續推進考古管理改革,不斷加強考古能力建設和學科建設,全麵加強考古資源研究保護利用,全麵實現考古事業(ye) 高質量發展,全麵深化中華文明認知,為(wei) 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
《規劃》係統闡述了考古工作發展形勢、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和實施保障措施。提出了“到2025年,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建設成效顯著”“到2035年,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基本建成”的工作目標。提出了深化重大考古研究、切實做好基本建設考古工作、推動考古科技創新升級、加快考古成果轉化利用、促進中外考古合作交流、加強考古能力建設、夯實人才隊伍基礎7個(ge) 方麵的主要任務,設置了18個(ge) 重點任務專(zhuan) 欄。
圖為(wei) 河南澠池仰韶村遺址。1921年仰韶村遺址進行第一次考古發掘,標誌著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發現並命名了中國第一支考古學文化——仰韶文化。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規劃》聚焦解決(jue) 重大曆史問題。通過“中華文明起源與(yu) 早期發展綜合研究”“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實施,持續推進人類起源、農(nong) 業(ye) 起源、文明起源等學術研究,科學展現中華文明起源和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的時空脈絡。通過“中外聯合考古行動”,積極參與(yu) 世界文明研究、探究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以全球視野更加客觀、全麵、真實的展現古代中國。通過實施“考古科學關(guan) 鍵技術研發與(yu) 綜合應用”項目,促進多學科跨學科融合,提高考古工作發現和分析能力,全麵提升考古工作科技創新水平。
圖左為(wei) 三星堆遺址三號坑出土銅頂尊跪坐人像;圖中上為(wei) 部分發掘人員合影;圖中下為(wei) 象牙保護與(yu) 提取;圖右為(wei) 三星堆遺址四號坑出土扭頭跪坐銅人像 圖片來源:國家文物局
《規劃》聚焦考古事業(ye) 高質量發展。強調考古政策需求調研和發展戰略研究,健全考古工作標準規範、境外考古工作機製,落實“先考古、後出讓”製度,強化政策供給和保障。強調夯實行業(ye) 發展基礎,係統布局考古設施設備和科研平台、考古科學實驗室、國家重點區域考古標本庫房建設,提升行業(ye) 整體(ti) 裝備水平。強調人才隊伍建設,實施“全國考古人才振興(xing) 計劃”,推動世界一流考古機構建設。
圖左為(wei) 2021年9月,上海博物館在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舉(ju) 辦“中國古代青銅文明”特展海報;圖右為(wei) 2018年上海博物館在法國巴黎舉(ju) 辦的“中國芳香:古代中國的香文化”展覽海報 圖片來源:上海博物館
《規劃》聚焦讓文物活起來,用好考古成果。通過考古報告出版工程、中國考古讀本編寫(xie) 工程、“考古+融媒體(ti) ”傳(chuan) 播計劃、“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成果推介等工作,推動考古成果傳(chuan) 播,豐(feng) 富全社會(hui) 曆史文化滋養(yang) 。通過舉(ju) 辦國際性考古學術大會(hui) 、打造國際化考古專(zhuan) 業(ye) 期刊開展聯合出版等方式,促進文明交流互鑒與(yu) 國際傳(chuan) 播,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感召力。(新利平台 記者/劉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考古新發現:西藏昌都新發現7座暴露墓葬
近日,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察雅縣擴達鄉伍巴村藏卡自然村,新發現7座暴露墓葬(暫命名“藏卡墓葬”)。 [詳細] -
國家文物局通報4項西藏重要考古成果
1月13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會議聚焦西藏自治區重要考古發現和研究進展。 [詳細] -
“百年百大考古發現”西藏唯一入選項背後隱藏了什麽故事?
近日,“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名單揭曉,西藏昌都卡若遺址名列其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