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樹王”!西藏發現中國已知最高樹
西藏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西藏生態文明建設高度重視,明確將“必須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納入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強調“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要求“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為(wei) 西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生態文明之路,綠色持續發展,就是要堅決(jue)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麵積廣大的高原地帶,也是世界人類居住區中開發程度低、生態環境總體(ti) 保持優(you) 良的廣大區域。在各級黨(dang) 委、政府的領導下,西藏人民不斷植樹造林、保護生態。西藏各地荒廢耕地、過度放牧、濫砍濫伐現象明顯減少,土地荒漠化、草場退化等也得到了有效遏製。
從(cong) 西藏自治區墨脫縣林業(ye) 和草原局獲悉,墨脫縣境內(nei) 的背崩鄉(xiang) 格林村,近期記錄到了一棵高達76.8米的不丹鬆,刷新了此前中國大陸最高樹的紀錄。18日從(cong) 中國科學院獲悉,我國科學家日前在西藏察隅縣發現了成片高大的雲(yun) 南黃果冷杉原始森林,其中最高的一株高度達83.2米、胸徑207厘米,高度超過了位於(yu) 西藏的不丹鬆(76.8米)和位於(yu) 台灣的台灣杉(81米至82米),刷新了中國最高樹紀錄。
資料顯示,不丹鬆是一種僅(jin) 分布於(yu) 東(dong) 喜馬拉雅地區的狹域分布樹種,其主要分布範圍為(wei) 海拔1400米-2500米的山地雨林與(yu) 亞(ya) 熱帶氣候區。在這棵76.8米的不丹鬆上,發現了節莖石仙桃、耳唇蘭(lan) 、眼斑貝母蘭(lan) 、匍莖卷瓣蘭(lan) 、墨脫越橘、小尖葉越橘、中型樹蘿卜等多種附生保護植物與(yu) 墨脫特有植物,充分體(ti) 現了雅魯藏布大峽穀區域森林生態係統的原真性。進一步證實了其所在的墨脫及雅魯藏布江大峽穀區域具有極高保護價(jia) 值與(yu) 文化意義(yi) 。新發現的雲(yun) 南黃果冷杉林在察隅縣上察隅鎮察隅河兩(liang) 岸山地和河穀地帶呈帶狀分布,海拔2300米左右。該區域之所以能夠保留如此高大完好的原始森林,得益於(yu) 優(you) 越的氣候和地形條件,以及極少的人類活動幹擾。此處的大量高大樹木及所在群落和生態係統具有重要的科研價(jia) 值和保護意義(yi) 。
樹是歲月的見證,講述著人與(yu) 自然的故事。西藏積極落實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生態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建設規劃,加強重點河湖生態保護與(yu) 修複,持續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深入實施重點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複工程、生態保護和修複支撐體(ti) 係工程。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中國,正從(cong) 藍圖變為(wei) 現實。(新利平台 綜合/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加強文物保護,助力文化傳承
文物是曆史的物質遺存,是我國悠久曆史文化的見證和重要載體,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詳細] -
在地球之巔科考 探尋綠色發展的長遠之路
珠峰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她世界第一的名號和卓然超群的外在。 [詳細] -
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以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會70周年大會暨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上發表視頻致辭時強調,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中國開放的大門隻會越開越大。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