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計

發布時間:2022-06-04 17:48:00來源: 新利平台

  食為(wei) 政首,糧安天下。糧食是人民群眾(zhong) 最基本的生活資料,也是關(guan) 係國計民生和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戰略物資。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糧食安全,關(guan) 係國家經濟的大賬本、國家安全的大戰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把解決(jue) 人民吃飯問題作為(wei) 治國安邦的首要任務,並創造了用全球9%的耕地養(yang) 活占全球近20%的人口的奇跡,實現了由“吃不飽”到“吃得好”的曆史性轉變。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把糧食安全作為(wei) 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堅持把解決(jue) 好“三農(nong) ”問題作為(wei) 全黨(dang) 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到2021年,我國糧食生產(chan) 已經實現“十七連豐(feng) ”,糧食生產(chan) 能力連續6年站穩6.5億(yi) 噸台階,人均糧食占有量470公斤以上。2021年中央首次將糧食產(chan) 量納入宏觀經濟調控指標,“十四五”規劃將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作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要指標,把糧食產(chan) 能高於(yu) 6.5億(yi) 噸確定為(wei) 約束性指標。中國走出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糧食安全之路。當中國人的飯碗裏裝滿了中國糧,“誰來養(yang) 活中國人”的世界之問有了明確答案。

  當前我國正處在曆史上糧食安全形勢最好的時期,但麵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局麵,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yan) 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全球糧食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不確定風險增加,糧食安全的全局性重要意義(yi) 更加凸顯。因此,我們(men) 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越是形勢嚴(yan) 峻複雜,我們(men) 更要發揮“三農(nong) ”的壓艙石作用,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這條底線,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飯碗。實踐證明,我國之所以能夠實現社會(hui) 穩定、人心安定,一個(ge)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men)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今天的中國,不僅(jin) 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chan) 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類、水產(chan) 品、禽蛋、蔬菜和水果生產(chan) 國。中國人民實現從(cong) 吃不飽到吃得好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讓全世界信服。

  展望未來,我國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依靠自己築牢國家糧食安全根基。我國已經步入新發展階段,麵對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必須在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勢,堅決(jue) 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年來,我國農(nong) 業(ye) 連年豐(feng) 收,糧食儲(chu) 備充裕,完全有能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築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當下,正是小麥收割時節,麵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yan) 峻複雜,國家緊扣做好小麥機收工作,製定相關(guan) 措施,壓實責任,打通堵點、完善預案、強化服務,確保各地麥收不受疫情影響。實現應收盡收,顆粒歸倉(cang) 。(新利平台 文/常邦麗(li) )

(責編: 陳浩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