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 以科技創新促進電網高質量建設發展 賦能美麗西藏建設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chan) 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
圖為(wei) 聳立在雪域高原的“電力天路”
長期以來,國家電網公司(以下簡稱國網公司)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牢記人民電業(ye) 為(wei) 人民的企業(ye) 宗旨,以“為(wei) 美好生活充電、為(wei) 美麗(li) 中國賦能”為(wei) 使命,以科技創新、人才強企賦能新型電力係統建設,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電網建設發展之路;以技術創新、人才幫扶,促進西藏電網建設發展,賦能美麗(li) 西藏建設。作為(wei) 一名參加工作20多年的電網建設者和援藏幹部,作為(wei) 其中的見證者和親(qin) 曆者,在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時刻,感慨良多。
電網建設賦能美麗(li) 中國賦能美麗(li) 西藏
能源安全是關(guan) 係國家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對國家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社會(hui) 長治久安至關(guan) 重要。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ti) 係,統籌水電開發和生態保護……”,對能源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電網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國是一個(ge) 能源和電力負荷分布極不均衡的國家:80%以上的能源資源分布在西部、北部地區,70%以上的電力消費集中在東(dong) 部和中部,兩(liang) 者相距1000-4000千米。為(wei) 了解決(jue) 這一問題,特高壓電網建設是不二選項。
10多年來,我國自主研究開發了適合遠距離、大容量輸電的特高壓技術。尤其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大加快了特高壓堅強智能電網建設,截至2021年底,已建成特高壓交直流工程32項。我國特高壓已成功實現從(cong) “中國創造”到“中國引領”,從(cong) “裝備中國”到“裝備世界”,不僅(jin) 是唯一實現大規模投入商業(ye) 運營的國家,而且建立了全球首個(ge) 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技術標準體(ti) 係,形成了從(cong) 設計到製造、施工、調試、運行、維護的全套技術標準和規範。
圖為(wei)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超高壓輸變電工程——西藏阿裏與(yu) 藏中電網聯網工程部分設施
我有幸見證並參與(yu) 了我國特高壓電網從(cong) 無到有、由弱到強的整個(ge) 建設過程。作為(wei) 親(qin) 曆者,我也欣喜地看到,隨著2020年12月阿裏聯網工程的建成投運,西藏形成統一電網,我國陸路地區全部納入了國家大電網,全麵建成了以特高壓電網為(wei) 骨幹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智能電網,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hui) 發展對電力的需求,有效提升了老百姓的用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國網公司在傳(chuan) 達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專(zhuan) 題會(hui) 議上提出,要主動服務區域協調發展、新型城鎮化、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國家戰略,持續加大投入,推進各級電網協調發展;深入推進公司“一體(ti) 四翼”高質量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西藏電力)將持續優(you) 化電網布局、完善電網結構,進一步加強西藏與(yu) 西南電網聯網,積極推進青藏直流二期、金上-湖北特高壓直流等工程建設,加大配電網和農(nong) 網建設,持續推進邊境小康村電網建設,提高供電可靠性和電能質量。
圖為(wei) 聳立在壯美高原上的“電力天路”
作為(wei) 一名電網建設者和援藏幹部,我深知西藏蘊藏著豐(feng) 富的水力資源。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隨著電網建設的不斷加強和電力技術的不斷發展,清潔低碳、安全可控、靈活高效、智能友好、開放互動的新型電力係統必將在推動綠色發展、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和高質量發展,在美麗(li) 中國、美麗(li) 西藏的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我真切地希望能有機會(hui) 再到雪域高原參與(yu) 西藏第一條特高壓工程建設,用實際行動造福西藏人民,造福全國人民!
科技創新點亮世界屋脊 促進西藏新發展
在科技創新的大道上,國網公司的各項技術發展突飛猛進。如國網浙江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浙江電力)麵向政企決(jue) 策支持的廣義(yi) 電力大數據關(guan) 鍵技術及應用、配電智慧物聯網關(guan) 鍵技術研發產(chan) 品研製及規模化應用、交流500千伏交聯聚乙烯絕緣海底電纜關(guan) 鍵技術及工程應用等科技成果,為(wei) 高質量建成能源互聯網形態下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推動新型電力係統省級示範區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圖為(wei) 彩霞中的雪域高原“電力天路”
在發展特高壓、智能電網和新型電力係統建設等世界電力前沿技術的同時,國網公司始終關(guan) 注科技創新成果在青藏、川藏、藏中,尤其是阿裏聯網等特殊工程建設中的深入研究和推廣應用。
被稱為(wei) “世界屋脊的屋脊”“生命禁區”的阿裏地區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地理位置十分偏遠,自然環境極其惡劣,曾是我國陸路地區最後一個(ge) “電力孤島”,長期處於(yu) 嚴(yan) 重缺電狀態。
圖為(wei) 在國網西藏電力阿裏聯網工程機械化施工現場
為(wei) 了徹底結束阿裏電網孤網運行曆史,讓仲巴、薩嘎、吉隆、聶拉木、普蘭(lan) 、改則和措勤等7個(ge) 縣用上大網電,解決(jue) 和改善沿線38萬(wan) 農(nong) 牧民安全可靠用電問題,助力西藏高質量發展,國網公司於(yu) 2019年9月開工建設阿裏聯網工程,2020年12月建成投運。
圖為(wei) “雲(yun) 端上的電網”——阿裏聯網工程部分設施
阿裏聯網工程起於(yu) 日喀則市,止於(yu) 阿裏地區的噶爾縣,總投資74億(yi) 元,輸電線路長度1689千米,塔位平均海拔4572米、最高海拔5357米,被稱為(wei) “雲(yun) 端上的電網”。
圖為(wei) 2020年春節前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超高壓輸變電工程——西藏阿裏與(yu) 藏中電網聯網工程施工中,建設者們(men) 在風雪嚴(yan) 寒高海拔的極端條件下頑強拚搏(袁小超供圖拚合)
國網西藏電力集結3萬(wan) 建設者,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設計創新、管理創新、科技創新為(wei) 主線,戰缺氧、鬥嚴(yan) 寒、跨雪山、越峻嶺,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和挑戰,僅(jin) 用1年時間完成了建設任務。
圖為(wei)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超高壓輸變電工程——西藏阿裏與(yu) 藏中電網聯網工程中建設的與(yu) 西藏自然環境、當地人居環境相契合的藏式風格變電站
建設期間,工程共開展了15項科技創新,攻克了超高海拔超高壓長鏈式電網工程及高海拔雷電防護、外絕緣特性試驗和優(you) 化、螺旋錨基礎、機械化施工、生態保護等關(guan) 鍵技術,開發了基建全過程綜合數字化管理平台,設計應用了適合西藏特殊環境的輸電線路景觀塔及藏式風格變電站,形成了大量專(zhuan) 利,不少技術填補了我國乃至世界極高海拔電網建設的技術空白,更為(wei) 工程的提前建成投運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作為(wei) 工程建設全過程的參與(yu) 者和見證者,無論是建設期間的艱難和困難,還是建成後的自豪感和成就感,都仍曆曆在目,終生難忘。
圖為(wei) “雲(yun) 端上的電網”——阿裏聯網工程部分設施
在“電力天路”的直接拉動下,西藏電網用電負荷連年刷新曆史紀錄,年均增長15.52%,最高達到191萬(wan) 千瓦;全社會(hui) 用電量連續多年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 從(cong) 2012年的27.70億(yi) 千瓦時增長到2021年的101億(yi) 千瓦時,高質量的電網發展為(wei) 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注入了強勁的動能。
圖為(wei) 星空下的高原變電站
當前,國網西藏電力正以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為(wei) 指引,緊緊圍繞西藏自治區“四件大事”,緊盯“一基地、兩(liang) 示範”目標,打造藏中新型電力係統示範區,建設國家清潔能源基地和可再生能源示範區,為(wei) 推動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能源電力保障。
人才強企助力東(dong) 西幫扶 造福西藏人民
圖為(wei) 在國網西藏電力阿裏聯網工程黨(dang) 、團員突擊隊授旗儀(yi) 式上,工程建設者們(men) 在世界屋脊高擎旗幟
一直以來,國網公司始終將發現培養(yang) 選拔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的優(you) 秀年輕幹部擺在突出位置,健全優(you) 秀年輕幹部“選育管用”全鏈條機製,為(wei) 電網事業(ye) 創新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在加快國家大電網建設發展的同時,國網公司始終心係“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的發展,始終心係偏遠落後地區老百姓的用電問題。
圖為(wei)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援藏工作會(hui) 議現場
在加快西藏地區電網建設發展的過程中,東(dong) 西人才幫扶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從(cong) 2008年9月選派內(nei) 地年輕幹部遠赴國網西藏、新疆電力掛職鍛煉至今,國網公司共派出了七批160名年輕幹部赴西藏、新疆、內(nei) 蒙古、青海等地掛職鍛煉。2018年8月,我也有幸成為(wei) 第五批援藏幹部中的一員,到國網西藏電力建設部掛職鍛煉兩(liang) 年,全麵參與(yu) 西藏“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工程(以下簡稱“三區三州”工程)和阿裏聯網工程的規劃、建設、投運等管理工作。
圖為(wei) 在國網西藏電力阿裏聯網工程螺旋錨施工現場
與(yu) 此同時,國網公司按照“一省幫一市”的思路,加強對西藏電力的專(zhuan) 項人才幫扶工作,抽調內(nei) 地的精兵強將參與(yu) 西藏電網的規劃、建設、運行等各方麵工作。
多年來,參與(yu) 西藏電網專(zhuan) 項幫扶人才每年保持在300-400人,高峰期達到上千人,在西藏新一輪農(nong) 網、“三區三州”等工程建設中起到了決(jue) 定性作用。例如,在那曲市,2018年底還有雙湖和尼瑪兩(liang) 個(ge) 縣未通大網電,整個(ge) 那曲,還有上百個(ge) 鄉(xiang) 鎮十多萬(wan) 人口沒有通大網電,大部分老百姓要麽(me) 用著極不穩定的家庭太陽能電,要麽(me) 幹脆從(cong) 未用過電,生活質量改善乏力。在總投資97.8億(yi) 元的西藏“三區三州”工程中,那曲占1/3,覆蓋11個(ge) 區縣、60個(ge) 鄉(xiang) 鎮、444個(ge) 行政村、10萬(wan) 餘(yu) 人。
圖為(wei) 在西藏自治區那曲市進行的“三區三州”工程建設中,對口幫扶單位國網浙江電力援藏幫扶人員工作掠影(袁小超供圖拚合)
“三區三州”工程啟動後,作為(wei) 那曲對口幫扶單位,國網浙江電力選派的24名援藏幫扶人員全體(ti) 成為(wei) 項目管理的主力,並按“一市幫一縣”的思路,組織各地市公司的216名短期幫扶人員分期分批進藏幫扶,支援工程建設。幫扶人員深度參與(yu) 建設管理,國網浙江電力則在後方提供大量支援,前後方高效協同,克服寒冬、疫情,嚴(yan) 控工程進度和安全質量,最終在6月中旬提前完成了建設任務。那曲人民從(cong) 此告別了缺電的日子,用電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大幅提升。
圖為(wei) “電力天路”的建設者們(men) 為(wei) 了祖國強盛和人民幸福奮鬥在世界屋脊
新時代新征程,我堅信,在新時代的偉(wei) 大進程中,國網公司必將繼續發揮“大國重器”和“頂梁柱”作用,在加快科技創新、培養(yang) 和鍛煉人才的同時,持續做好西部地區電網建設發展和人才幫扶工作;在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ye) 、建設世界一流企業(ye) 的同時,更好地促進西藏電力發展,服務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我深知,在新型電力係統建設的進程中,作為(wei) 一名電網建設者,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下一步,我將認真學習(xi) 領會(hui) 、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目標,在加快建設國家電網新型電力係統省級示範區的同時,繼續關(guan) 注支持西藏電網的建設發展,為(wei) 建設美麗(li) 中國、美麗(li) 西藏貢獻力量!(新利平台 特約撰稿/袁小超 作者係國網浙江電力有限公司二級職員,高級經濟師、高級工程師,國網公司第五批援藏掛職幹部,曾任國網西藏電力建設部副主任兼阿裏聯網工程工程技術部主任)(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深入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續寫新時代西藏人民當家作主新篇章
黨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論上、實踐上取得了一係列重大成果,就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製定了大政方針和戰略部署,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詳細] -
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鍛造藏學出版精品
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過程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是重要內容。[詳細] -
以史鑒今——充分發揮基地作用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線。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原創性論斷,並在多個場合強調“必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