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將“四件大事”融入西藏高校“大思政” 推進人才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 2022-12-08 13:40:00 來源: 新利平台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dang) 之大計。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於(yu) 立德。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

  如何按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要求把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落地實處?作為(wei) 西藏高校,在開展思政教學中,要將黨(dang) 中央對西藏的精準定位,將“四件大事”“四個(ge) 創建”融入高校思政課堂,從(cong) 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寬廣的視野,做到“八個(ge) 統一”,為(wei) 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培養(yang) 學生成為(wei) “民族團結、社會(hui) 穩定”的堅定維護者


圖為(wei) 西藏民族大學的同學們(men) 在思政課上進行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學習(xi) 輔導

  “利莫大於(yu) 治,害莫大於(yu) 亂(luan) 。”西藏對於(yu) 我國具有特殊的戰略價(jia) 值。“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隻有西藏穩定才有國家的穩定。作為(wei) 西藏高校,承擔著特殊的曆史使命。通過思政課教育,培養(yang) 具有堅定社會(hui) 主義(yi) 理想信念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的堅定維護者是其重要目標。

  辦好思政課,就是要開展馬克思主義(yi) 理論教育,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yi) 情懷,把愛國情、強國誌、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奮鬥之中。還有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博大精深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我們(men) 黨(dang) 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都是思政課的重要內(nei) 容。

  尤其是對於(yu) 西藏高校來說,還要深入開展黨(dang) 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教育,深入開展西藏地方和祖國關(guan) 係史教育,增強學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認同,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我們(men) 要利用好西藏的眾(zhong) 多紅色資源,從(cong) 和平解放西藏到新時代西藏消滅絕對貧困,西藏發展曆程所孕育、發展的老西藏精神、“兩(liang) 路”精神等,西藏70多年的發展變化中蘊含著極其豐(feng) 富生動的思政育人資源,都可以納入新時代西藏高校育人工作中。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團結重在交心,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親(qin) 、守望相助,共同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在現有全國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研究與(yu) 建設工程中的公共必修課外,將“反分裂反滲透”“三個(ge) 離不開”“四講四愛”等有機融為(wei) 一體(ti) ,構建係統性、體(ti) 係化的思政教材,是西藏高校開展思政教育的重要主題。通過思政教育,讓學生從(cong) 學理內(nei) 涵、實踐要旨、理論體(ti) 係、內(nei) 在邏輯等方麵理解為(wei) 什麽(me) 西藏隻有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才能取得巨大成就,深刻學懂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在西藏行之有效,徹底弄通具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路子為(wei) 什麽(me) 好。培養(yang) 造就“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鞏固社會(hui) 主義(yi) 政權,同國內(nei) 外敵對勢力堅決(jue) 鬥爭(zheng) 的新時代先鋒力量。

  培養(yang) 學生成為(wei) “誌向高遠、甘於(yu) 奉獻”的建設者


圖為(wei) 西藏民族大學的同學們(men) 在上思政課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發展是解決(jue) 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guan) 鍵,而發展依靠的就是人才的培養(yang)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今天,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you) 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wei) 迫切。”

  西藏作為(wei) 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較為(wei) 落後的地區,人才資源匱乏,人才質量不高、人才缺口較大,急需能幹、會(hui) 幹、願意幹、善於(yu) 幹的高層次人才。西藏高校肩負著地方經濟發展高級人才的培養(yang) 重任,而思政教育就是要堅持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教育人,使其成為(wei) 投身邊疆建設的良才,成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建設者。

  隻有心懷“國之大者”才能做到人民至上。培養(yang) 學生“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要在思政教育中緊密關(guan) 注人民群眾(zhong) 的所思、所想、所盼,緊密聯係西藏特點,發揮西藏高校思政教育自身獨特的地位和作用。要充分利用西藏經濟建設中湧現出的援藏好幹部孔繁森、“中國青稞之父”尼瑪紮西等先進人物的精神、事跡教育學生,充實思政課內(nei) 容,讓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範的事跡可學可做,精神可追可及,促進學生的愛國愛家之心、科技報國之誌,自覺地將個(ge) 人理想與(yu) 國家民族命運鏈接起來。

  同時,還要注重培養(yang) 學生的創新精神、強化學生的批判精神、提升學生的學習(xi) 能力,特別是培養(yang) 出“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行各業(ye) 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西藏高校教育的重大責任,也是思政課程的核心要義(yi) 。

  培養(yang) 學生成為(wei) “生態保護、綠色行動”的踐行者


圖為(wei) 西藏民族大學的同學們(men) 通過製作手繪作品來形象地展示學習(xi)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過程中的所思所得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men) 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you) 先、保護優(you) 先、自然恢複為(wei) 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產(chan) 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2021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考察西藏時指出,“保護好西藏生態環境,利在千秋、澤被天下。”

  對於(yu) 西藏高校來說,在思政課程中融入西藏地理氣候、地形地貌等內(nei) 容,將生態理念體(ti) 現在思政課的教學體(ti) 係、教材體(ti) 係、管理體(ti) 係中,形成多種渠道、多形式的生態保護、綠色意識教育。針對各民族學生在思想認識、行為(wei) 方式、精神文化方麵的差異,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增強生態保護教育的效果。嚐試把學生帶到田間地頭、草地牧場,通過親(qin) 身體(ti) 驗,教師講解,讓學生在實踐中真正弄懂吃透生態保護對西藏的特殊價(jia) 值。通過了解、考察西藏的冰川、河流、湖泊,了解西藏“亞(ya) 洲水塔”“世界第三極”“世界氣候調節器”的深刻內(nei) 涵。

  思政課要將新時代社會(hui) 主要矛盾的變化,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其中,讓學生從(cong) 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意義(yi) ,對人與(yu) 自然的和諧、生態也是生產(chan) 力等形成係統、實踐的認識、理解和把握。同時從(cong)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高度認識西藏生態保護的偉(wei) 大意義(yi) ,從(cong) 更加開放的視角認識生態保護的世界意義(yi) 。

  培養(yang) 學生成為(wei) “紮根邊陲、守護國土”的果敢衛士

  國家安全是民族複興(xing) 的根基,社會(hui) 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廣大幹部特別是西藏幹部要發揚‘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斷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增強能力、錘煉作風。”

  西藏高校在堅持“四個(ge) 服務”,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中要不斷挖掘思政教育資源。“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政治站位,努力培養(yang) 學生成為(wei) 紮根邊陲的國土守護者,增強做中國人的誌氣、骨氣、底氣,把自身的個(ge) 人理想同國家邊防安全、把個(ge) 人命運同民族命運緊緊聯係起來,在祖國西南邊陲為(wei) 祖國平安穩定保駕護航。

  同時,還應“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要更加注重邀請軍(jun) 事專(zhuan) 家走上講台,為(wei) 學生講授國防安全知識;邀請駐地軍(jun) 隊幹部通過感人事跡的宣講打動人心、溫暖人心、影響人心、贏得人心;通過校內(nei) 外專(zhuan) 業(ye) 教師、專(zhuan) 家學者,從(cong) 不同層麵拓展學生對“強邊”認同;要幫助學生從(cong) 現實中獲取營養(yang) ,利用寒暑假、社會(hui) 實踐等到邊境線、邊境村鎮考察調研學習(xi) ,將思政課講在祖國邊境最前沿,講在高高樹立的中國界碑前,講在隨風飄揚的國旗下,通過參與(yu) 巡邊、護邊活動,真正感受守土固邊的重大意義(yi) ,增強學生愛國主義(yi) 情感、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培養(yang) 學生的曆史使命感,使學生堅定“留得下、守得住”的決(jue) 心,在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磅礴大潮中實現人生價(jia) 值。(新利平台 特約撰稿/潘琪 李繼剛 作者潘琪係西藏民族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講師,李繼剛係西藏民族大學財經學教授)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