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波啦莫啦們年味濃濃的“古突夜”

發布時間:2024-02-09 18:48: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今天是公曆2月9日,藏曆12月30日,是藏曆新年前最重要的古突夜,“古突夜”也就是藏曆新年中的“除夕夜”,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吃“古突”,寓意除舊迎新,歡聚祈願。拉薩市城關(guan) 區五保集中供養(yang) 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供養(yang) 服務中心)的老人們(men) 也不例外,年夜飯充滿著歡聲笑語,其樂(le) 融融。


圖為(wei) 達娃曲珍和卓嘎兩(liang) 位莫啦在曬太陽 攝影:旦曲

  按照傳(chuan) 統習(xi) 俗,每年藏曆的12月29日為(wei) 古突夜,然而今年藏曆缺了12月29日,遵循“重日為(wei) 先 缺日為(wei) 後”的原則,也就是重日算前日,缺日要算後日的原則,在藏曆30日吃“古突”,既有曆史證據又合乎傳(chuan) 統同時也符合邏輯。在藏語中,“古突”中的 “古”意為(wei) “九”,代表九種食材;“突”則意為(wei) 麵疙瘩。吃“古突”時也很有講究,不同類型的“古突”有著不同的象征,這種麵疙瘩會(hui) 有一些包進特殊的材料,如石子、辣椒、羊毛、木炭、硬幣等等,分別代表心腸硬、刀子嘴、心腸軟、黑心腸、發大財,吃到這些夾心的人,均即席吐出引起哄堂大笑,於(yu) 是大家相互討論,以助除夕之興(xing) ,把節日的喜慶氛圍推得更高。  


圖為(wei) 麵疙瘩製作過程 攝影:旦曲


圖為(wei) 工作人員正在給老人們(men) 盛麵疙瘩 攝影:旦曲

  城關(guan) 區五保集中供養(yang) 服務中心隸屬城關(guan) 區民政局,位於(yu) 城關(guan) 區蔡公堂鄉(xiang) 政府大院南側(ce) ,北與(yu) 318國道接壤,中心入住老人37人(其中男11人,女26人),平均年齡為(wei) 69歲。其中失能老人7人 ,半失能老人12人、自理老人18人。


圖為(wei) 老人們(men) 過節的場景 供養(yang) 服務中心供圖

  今年是廚師普布次仁參加工作的第八年,同時也是和供養(yang) 服務中心的老人們(men) 吃古突的第八年,“每年我們(men) 都是一起吃古突、過藏曆新年,大家都特別開心,在供養(yang) 服務中心也能夠感受到家的溫暖,這幾年我們(men) 也一直盡全力為(wei) 老人提供優(you) 質、貼心的服務,希望新的一年他們(men) 能夠享受到更加舒適、溫馨的晚年生活。”普布次仁自信滿滿地說。


圖為(wei) 莫啦正在吃古突 攝影:旦曲

  “我到供養(yang) 服務中心十一年了,所有工作人員都特別照顧我們(men) ,衣食住行都根本不需要擔心,以我自己來說,住院了四次,他們(men) 都日日夜夜照顧著我,我很開心,每年古突就像今天一樣,大家都是開開心心地度過,在這個(ge) 大家庭裏我們(men) 老人都相處分很好,過得很幸福。”莫普布啦激動地說。供養(yang) 服務中心以溫暖的古突夜和老人們(men) 們(men) 串起美好情誼,陪長者們(men) 度過了一個(ge) 開心、溫馨的古突夜,在新的一年讓大家依然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和關(guan) 愛。  


圖為(wei) 堅守崗位的環衛工人 攝影:旦曲

  熱鬧的“古突”之夜,社區工作人員與(yu) 環衛工人們(men) 的身影成了這夜裏不一樣的風景,因為(wei) 大家的堅守,讓大家有了更舒適的環境,他們(men) 是“古突”夜裏最可愛的人,是居民群眾(zhong) 的守護者。(新利平台 記者/旦曲)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