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959年3月28日,是值得西藏人民永遠紀念的日子。“翻身了,翻身了!”曾經命價(jia) 僅(jin) 為(wei) 草繩一根、自由與(yu) 尊嚴(yan) 飽受侵害的百萬(wan) 農(nong) 奴和奴隸獲得解放,開創了西藏人民當家做主的新時代,譜寫(xie) 了人類文明史上的光輝篇章。舊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農(nong) 奴製到底是什麽(me) 樣的一種製度?讓我們(men) 走進曆史深處,共同翻開並銘記20世紀人類廢奴史上最輝煌、最壯麗(li) 的詩篇,真切感受那段極不平凡的曆史。
差役僅(jin) 是壓在農(nong) 奴們(men) 肩背上的一座山,另外一座山是高利貸。舊西藏的高利貸,不僅(jin) 僅(jin) 是剝削手段,而早已成為(wei) 製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十分鮮明的舊西藏特色和特殊效用。
廣泛:農(nong) 奴階層幾乎人人借高利貸,民改中搞社會(hui) 調查,各地很難找出不欠債(zhai) 的人,可謂全民負債(zhai) 。利重:年利率常見為(wei) 借4還5,或借5還6。因借出物多為(wei) 青稞,從(cong) 播種到秋收,說是年利息,實際隻有半年時間。
資料圖:反映達孜縣翻身農(nong) 奴焚燒契約和債(zhai) 券文書(shu) 的美術作品 翻拍:許娜
繼承:即父債(zhai) 子還,兄債(zhai) 弟還。許多債(zhai) 務,延續了數十年甚至一二百年,農(nong) 奴們(men) 已根本搞不清楚是哪一輩先祖為(wei) 何欠了債(zhai) ,加上無文化,也完全算不清自己到底還欠多少債(zhai) ,隻知自己從(cong) 一出生就欠債(zhai) ,欠很多很多債(zhai) 。他們(men) 不想也無能力去搞明白子孫債(zhai) 了,反正再過幾十代也還不清。
連保:一戶借高利貸,除用自己房舍、牲畜等作抵押外,還需多戶人家作擔保,欠債(zhai) 戶逃亡或死絕,債(zhai) 務便轉移到連保戶名下。此規矩不僅(jin) 適用於(yu) 高利貸,出勞役也是如此。莊園內(nei) 農(nong) 奴數無論何原因減少,出勞役量不減,由其他戶均攤。
累加:當年債(zhai) (新債(zhai) )本息一旦還不上,便納入往年債(zhai) (舊債(zhai) )累加計算,其結果是欠債(zhai) 呈幾何數增加,導致“借下一克糧,欠下千克債(zhai) ”。
舊西藏的高利貸有三個(ge) 社會(hui) 功效:其一,保證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尚能如常運轉。春耕時節,農(nong) 奴們(men) 必須借貸,農(nong) 奴主們(men) 也必須放貸,否則,老百姓無口糧,甚至連種子都沒有,哪裏還會(hui) 有秋後的收獲。高利貸成為(wei) 維係勞動力最低水平生存繁衍及農(nong) 作物播種生長的必要條件。其二,將勞動成果榨取到極致。當債(zhai) 務實際上永遠不可能償(chang) 還的時候,去計算欠債(zhai) 數量的多寡已無意義(yi) 。算賬的目的是要告訴欠債(zhai) 者,你早已沒有了自己的財產(chan) ,剩餘(yu) 的糧食、錢物都該用來還債(zhai) !高利貸成為(wei) 確保榨取農(nong) 奴最後一滴血汗的重壓機,隻要它存續,農(nong) 奴大麵積赤貧的狀態便永無改變。其三,欠債(zhai) 還錢,天經地義(yi) 。逃亡便是逃債(zhai) ,違反法規,應受懲處。高利貸如繩索將農(nong) 奴牢牢拴在莊園裏,大大強化了農(nong) 奴對領主的人身依附關(guan) 係。故此,使用“剝削”這個(ge) 詞來理解舊西藏的高利貸已明顯不夠,它並非製度的附庸,而是製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利平台 特約撰稿人/沈衛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