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286名藏族內地班考生——沈陽教師“硬核”赴青海送課
3月9日,青海省普通高中在全國率先開學。此時,3000公裏外的沈陽翔宇中學的教師坐不住了。該校有近千名藏族內(nei) 地班學生因為(wei) 沈陽尚未開學而滯留在青海家中,其中286人是麵臨(lin) 高考的高三學生。情急之下,翔宇中學的7名教師響應學校號召,“硬核”奔赴青海送課上門。
這份跨越數千公裏的師生情始於(yu) 12年前。從(cong) 2008年開始,翔宇中學受青海省教育廳委托設置藏族班,生源主要是青海玉樹州和果洛州的部分初、高中學生。
翔宇中學執行校長韓丹介紹,這些學生居住在高海拔地區,且地廣人稀,網絡信號不太穩定。因此,疫情期間學校開展的線上輔導答疑,隻有一半學生能正常接收。“幾十天後,高三藏族班的學生就要參加高考了,我們(men) 卻不能複課,師生和家長都心急如焚。”
於(yu) 是,翔宇中學作了一個(ge) 大膽的決(jue) 定——派教師赴青海,上高原送課!
疫情防控之下,這個(ge) “大膽”的想法實行起來並不容易。玉樹州教育局局長吉洛告訴記者,玉樹、果洛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尤其是現在這個(ge) 季節,空氣中含氧量更低,低海拔地區的人來到這裏很容易發生高原反應,無法正常開展教學工作,甚至危及生命。
經過多方協調,師生上課、住宿的場所定在海拔相對較低、位於(yu) 青海省海東(dong) 市的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玉樹(海東(dong) )分校。
3月19日,由翔宇中學副校長、高三(22)班班主任王成宏帶隊,7名教師組成的首批教師支援隊抵達海東(dong) 市。
初春的海東(dong) ,氣溫與(yu) 沈陽相差不大,但2000多米的海拔和異常幹燥的氣候,還是讓沈陽的教師們(men) 吃不消。“我們(men) 之前雖然來過多次,但因為(wei) 是陪考,一般隻停留一兩(liang) 天,而且都是在夏季,與(yu) 這次的感覺差別太大了。”王成宏告訴記者,“大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身體(ti) 不適,頭暈、呼吸不暢、流鼻血、上樓梯格外費勁。”
與(yu) 此同時,翹首企盼的286名學生也迅速從(cong) 各個(ge) 鄉(xiang) 鎮向玉樹州集結,6輛大巴載著學生和生活教師向800多公裏以外的海東(dong) 市出發。
分別兩(liang) 個(ge) 多月,跨越數千公裏,師生們(men) 終於(yu) 相聚。興(xing) 奮、激動之餘(yu) ,學生們(men) 還收到了意外驚喜。雖然做好了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但翔宇中學7名教師的行李中卻隻有少量換洗衣物和個(ge) 人用品,其餘(yu) 都是帶給學生的物資。“每人裝了2000隻口罩,還有額溫槍、常用藥品、學習(xi) 用具、習(xi) 題集、試卷、打印機……”王成宏說。
翔宇中學首批奔赴青海的7名教師中,包含5名班主任、一名教務主任和一名德育助理。除了數學、英語、化學等學科能夠麵對麵授課外,其餘(yu) 學科統一由遠在沈陽的教師在線授課。
讓教師們(men) 感動的是學生的勤奮刻苦。王成宏說,學生們(men) 很快恢複了學習(xi) 狀態,早上6點起床,6點半開始早自習(xi) ,晚上10點結束晚自習(xi) ,每天除了吃飯、睡覺、測量體(ti) 溫和必要的鍛煉外,其餘(yu) 時間都在專(zhuan) 注地“搶奪”失去的寶貴學習(xi) 時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走筆囊謙——來自脫貧攻堅一線的報道】雪山腳下的複課
3月31日,星期二。經過前期的多次演練和物資準備,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所有中小學正式複課。[詳細] -
綿陽專車往返740餘公裏護送“甘孜班”同學安全返校
4月1日18:45,何雪晴結束了近6個小時的車程,和92名同學走下大巴車,又回到了熟悉的學校。事實上,為方便同學們在疫情期間繼續學習,普明中學也為“甘孜班”同學開設了網課。[詳細] -
草原老師送教上門:不能落下一個學生
一般情況下,才讓吉一天能去三四個學生家。但是有些學生家特別偏遠,一天隻能教一個學生。在學生家,才讓吉除了講課、布置作業、答疑之外,還會了解學生們的健康狀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