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在極地高原打造“國家公園示範省”
圖為(wei) 青海三江源區域的巴顏喀拉山。(資料圖)蔡征 攝
“有4隻小鴨子掉入水渠的水泥板縫隙……請處警。”
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森林公安局民警趕赴現場確認,民眾(zhong) 報警時所稱的“小鴨子”為(wei) 赤麻鴨,係“三有”保護動物。現場,4隻小赤麻鴨掉入水泥板縫隙,另有7隻小赤麻鴨四處“溜達”,一隻雌性赤麻鴨在現場“徘徊”,隨時有被過往車輛碾壓的危險。
隨後,當地民警和民眾(zhong) ,將7隻赤麻鴨裝進紙盒,確保安全,並聯係裝載機和挖掘機,撬開水泥板,成功解救被困的赤麻鴨。最終,雌性赤麻鴨,安全帶著11隻小赤麻鴨,走向江邊。
圖為(wei) 青海江源地區的白唇鹿。(資料圖) 圖登華旦 攝
這隻是中國首個(ge) 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的一個(ge) 縮影,雪豹、大鵟、藏野驢……常被人類搭手施救。
三江源曆史上水草豐(feng) 美、生物多樣,湖泊眾(zhong) 多、生態良好。20世紀末,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三江源生態係統服務功能不斷下降,湖泊減少、冰川萎縮、草原退化,生物多樣性受到嚴(yan) 重威脅。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赫萬(wan) 成說,進入新世紀,官方設立了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了總麵積為(wei) 39.5萬(wan) 平方公裏的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實施了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二期工程,並啟動三江源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
赫萬(wan) 成介紹,五年前,三江源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提出了8個(ge) 方麵、31項重點工作任務,今年,官方計劃如期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
青海省是中國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南部是三江源,北部橫亙(gen) 青、甘兩(liang) 省“生命之源”祁連山,東(dong) 北部是中國內(nei) 陸最大鹹水湖青海湖,西部處在中國“聚寶盆”柴達木盆地,東(dong) 部是該省唯一的農(nong) 業(ye) 區。
除了三江源,目前,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已掛牌,官方也正推進青海湖、昆侖(lun) 山國家公園的申報。
圖為(wei) 中國內(nei) 陸最大鹹水湖青海湖。(資料圖) 蔡征 攝
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指出,要支持貴州、青海深化國內(nei) 外生態合作,推動綠色絲(si) 綢之路建設,支持青海、甘肅等加快建設長江上遊生態屏障,探索協同推進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新路徑。
上述《指導意見》還明確,大力推進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祁連山生態保護與(yu) 綜合治理。
據青海省政府官方網站報道,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hui) 議的青海代表團建議,支持青海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示範省建設,如中央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的生態補償(chang) 機製,加強金融支撐,給予全方位指導。
據中新網記者了解,青海正打造“國家公園示範省”,並以青海省政府和國家林草局名義(yi) 印發《青海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示範省建設實施方案》。
此外,《青海省貫徹落實<關(guan) 於(yu) 建立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的指導意見>的實施方案》成為(wei) 全國最早出台的落實《指導意見》的實施方案,國家林草局已向全國各省區轉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三江源國家公園2020年底前將正式設立
經過多年持續保護保育,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2018年1月26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明確至2020年正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詳細] -
中國國家公園示範省青海生態保護治理成效初顯
《青海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係示範省建設白皮書(2019)》(下稱《白皮書》)19日在西寧發布,白皮書顯示,中國國家公園示範省生態保護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