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脫貧攻堅高原行|幸福日子還長著呢

江山 發布時間:2020-08-14 10:36:00來源: 人民日報


圖為(wei) 長江源村黨(dang) 群服務中心。

  微風拂麵,走進青海省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長江源村,街道幹淨整潔。

  長江源村是生態移民村。2004年11月,128戶407名牧民群眾(zhong) 積極響應國家三江源生態保護政策,從(cong) 海拔4700米的可可西裏整體(ti) 搬遷至位於(yu) 格爾木市南郊的移民定居點。48歲的才仁紮隊是村裏的前任支書(shu) 。16年間,長江源村的點滴發展變化,他都曆曆在目。

  2016年8月22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長江源村視察。看到鄉(xiang) 親(qin) 們(men) 衣食住行各方麵條件比較好,有穩定的收入,普遍參加了基本醫療保險和養(yang) 老保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很高興(xing) ,對他們(men) 說你們(men) 的幸福日子還長著呢。

  提起當天的場景,才仁紮隊仍然十分激動:“我們(men) 都感到很振奮,更有幹勁了。”

  村裏人的生活以搬遷為(wei) 線,分為(wei) 兩(liang) 段。之前過的是遊牧生活,一年四季住帳篷。牧區條件差,沒有超市和菜市場。唐古拉山鎮距離格爾木市420公裏,去一趟要兩(liang) 三天。搬下來之後,牧民們(men) 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才仁紮隊看著村子一點點發生變化,一開始隻有128棟房子,隨後超市、學校、敬老院、衛生院一一建了起來,生活越來越方便。“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以前大家燒牛糞做飯,現在燒天然氣;原先要去很遠的地方背水喝,現在自來水通到家中。”他說,“生活條件好,看病方便,心情也舒暢!你看我們(men) 身邊,80多歲的老人特別多。”

  據介紹,村民除了領到草原生態保護獎補資金外,每戶每年還有3000元燃料費補貼,16歲以下55歲以上的困難牧民每年還有5600元補貼。

  2017年,不擔任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以後,才仁紮隊成為(wei) 一名草原管護員,每個(ge) 月要開車去管護草場15天,看看草場上有沒有私自放牧的、野生動物有沒有增加;同時也清理下草場上的垃圾。

  16年間,從(cong) 基礎設施到生活方式,再到村民的吃、穿、住、行,長江源村大變樣。2019年,人均收入近2.5萬(wan) 元,比搬遷前有了大幅提高。

  “再幹兩(liang) 年我就正式退休了,幸福日子還長著呢!”才仁紮隊笑著說。

  記者手記:綠了草原,富了口袋

  “青海最大的價(jia) 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在長江源村采訪,真切感受到這句話的重要意義(yi) 。

  保護三江源是黨(dang) 中央確定的大政策,生態移民是落實這項政策的重要措施。生態移民搬遷是民心工程,既保護了生態環境,也大大提高了農(nong) 牧民生活質量。放下牧鞭的長江源村村民,正逐步從(cong) 過去的草原利用者轉變為(wei) 今天的生態環境保護者,綠了草原,富了口袋。

  村民生活方式變了,思想觀念也隨之變化。如今走在長江源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生機和活力,村民們(men) 幹勁十足,朝著更加幸福的生活前行。可以想見,長江源村還會(hui) 繼續變,越變越好,越變越美。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