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九寨溝首個垃圾集中處理中心投運
九寨溝五彩池。(據九寨溝景區官網)
色彩斑斕、如夢如幻的五彩池,氣勢非凡、雄偉(wei) 壯觀的珍珠灘瀑布,清溪碧流、漾綠搖翠的蘆葦海,皚皚峰雪、山天相連的長海……
行走在“補妝”歸來的九寨溝,人們(men) 可以感受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理念貫穿九寨溝恢複重建始終。而科學環保的垃圾處置正是九寨溝綠色發展的重要一環。
九寨溝的垃圾最終去哪兒(er) ?記者從(cong) 成都環境集團獲悉,日前,由成都環境集團所屬環境建設公司承建的九寨溝首個(ge) 垃圾集中處理中心——九寨溝縣垃圾三廠重建項目通過竣工驗收,正式投運。
作為(wei)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災後恢複重建的項目之一,這個(ge) “成都造”環保項目包括九寨溝縣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餐廚垃圾處置廠和醫療廢棄物處置中心廠。依托該項目,九寨溝縣的城鄉(xiang) 垃圾轉運處理率達到100%。
緣由
保護生態環境,維持生態平衡 實現垃圾處置無害化、減量化
九寨溝是世界自然遺產(chan)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是中國第一個(ge) 以保護自然風景為(wei) 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
據了解,九寨溝縣現有一座垃圾填埋場,是2004年動工修建,設計規模為(wei) 日處理生活垃圾40噸,有效庫容為(wei) 20.2萬(wan) 立方米,使用年限12年。垃圾處理工藝如繼續選用填埋工藝,場址的選定極其困難。因此,尋求九寨溝縣生活垃圾處理的新出路已迫在眉睫。而眾(zhong) 所周知,目前國內(nei) 外常用的先進垃圾焚燒工藝能以最快速度實現無害化、穩定化、資源化和減量化的最終目標。
同時,隨著九寨溝旅遊人口的快速增加,餐廚垃圾的產(chan) 生量也在急劇增長,所以建設九寨溝縣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是保護生態環境,維持生態平衡,造福子孫後代的重要項目。
此外,隨著九寨溝、茂縣、鬆潘及若爾蓋的經濟持續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各縣醫療機構的規模和數量都呈現出較快增長態勢,各縣醫療廢棄物的產(chan) 生量和收集量也隨之大幅增長,所以恢複重建九寨溝縣醫廢處理設施對保護人們(men) 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實現各縣經濟、社會(hui) 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九寨溝縣垃圾三廠
選址
周邊無風景旅遊區、遠離居住區 處於(yu) 城市規劃區下風向
一般環保項目的選址都備受關(guan) 注,那麽(me) ,九寨溝首個(ge) 垃圾集中處理中心在哪兒(er) 呢?
據業(ye) 內(nei) 人士介紹,交通方便,運輸距離,用地條件好,周邊無風景旅遊區,遠離居住區,處於(yu) 城市規劃區下風向是選址考慮的關(guan) 鍵。
而符合條件的區域正位於(yu) 九寨溝現有垃圾填埋場旁,該項目選址四麵環山,周邊無名勝古跡、文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同時此選址還降低了項目建設初期難度,因此現九寨溝縣生活垃圾填埋場旁成為(wei) 了九寨溝首個(ge) 垃圾集中處理中心的廠址。
體(ti) 量
日處理生活垃圾150噸 餐廚垃圾20噸、醫療廢物1噸
每天上午,滿載生活垃圾的卡車都會(hui) 駛入九寨溝縣垃圾三廠,將生活垃圾泄入料倉(cang) 。所有生活垃圾在這裏經過發酵、破碎、熱解之後,都將實現無害化處理。
據該廠工作人員介紹,處理後的垃圾量比原先填埋的垃圾量減少了80%以上,同時,垃圾處理中產(chan) 生的汙水經過進一步處理後都能實現循環使用,產(chan) 生的煙氣通過脫硝、脫硫和除塵後達標排放。
“我們(men) 現在采用的是兩(liang) 台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zhuan) 利爐型-立式旋轉熱解氣化爐垃圾處理係統,完全滿足九寨溝縣的垃圾廢棄物處理要求。”該廠相關(guan) 技術負責人說。
據了解,九寨溝縣垃圾三廠主要采取“戶定點、組分類、村收集、鄉(xiang) 鎮運輸、縣處理”的運作方式,該項目每日能處理生活垃圾150噸、餐廚垃圾20噸、醫療廢物1噸,全力為(wei) 九寨溝綠色發展之路保駕護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取與舍:震後三年,九寨溝綠色發展的新路徑
以景推城。在九寨溝,處處可見“生態優先”的痕跡——生態擋牆間的動物通道,遊客腳下的生態棧道、景區外的旅遊環保法庭……[詳細] -
四川九寨溝的“新生”與“蛻變”
2017年11月,九寨溝地震災後恢複重建全麵啟動,110多億元、200多個項目……如今,九寨溝生機再現,民生、旅遊等產業也提檔升級。[詳細] -
九寨溝地震災後重建三周年:“傷痕”已抹平 地災防控插上“科技翅膀”
除了專職護林防災員以外,景區內的每一位居民和每一戶商家都主動肩負起了防災監測的責任,群測群防的“人防”體係已經完善。“因為九寨溝是我們的家,保護好這片土地是每個人的義務和願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