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祁連山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基本完成
圖為(wei) 航拍祁連山國家公園。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 供圖
2022年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hui) 議14日在青海西寧召開,記者從(cong) 會(hui) 上獲悉,青海祁連山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基本完成。
祁連山是中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水源產(chan) 流地,為(wei) 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chan) 流地,地貌涵蓋高山、冰川、森林、草原等,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you) 先區域、世界高寒種質資源庫和野生動物遷徙的重要廊道,被譽為(wei) “中國濕島”。
據介紹,青海祁連山區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為(wei) 中國“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先期啟動的五個(ge) 試點之一,試點項目實施範圍為(wei) 59975.46平方公裏。其中“五個(ge) 生態保護修複試點示範區”為(wei) 祁連縣黑河流域為(wei) 主的生態功能提升與(yu) 旅遊協調發展的示範;門源縣水生態保護與(yu) 農(nong) 業(ye) 協調發展的示範;剛察縣沙柳河“水—魚—鳥—草”共生生態係統構建的示範;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置和高溫熱解處理裝置建設的示範;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的先行示範。
目前,青海省生態環境廳完成了青海省天峻、祁連、剛察、海晏、門源、互助等6個(ge) 縣、19077.22平方公裏生態保護紅線、1061個(ge) 紅線斑塊的紅線校核及勘界工作,共埋設界樁942個(ge) 、標識牌8個(ge) 、布設縣鄉(xiang) 級生態保護紅線分布圖35個(ge) 。
在生態保護紅線校核過程中,青海省生態環境廳參考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初步成果、以更高分辨率衛星影像為(wei) 底圖、結合實地調研、進一步與(yu) 省級及地方規劃等銜接,主要解決(jue) 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與(yu) 影像存在差異、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破碎化明顯、劃定成果與(yu) 其他用地間的矛盾衝(chong) 突等一係列問題,形成更加科學、接近實際情況的生態保護紅線。
“青海省祁連山區生態保護紅線勘界正式定標所建立的生態保護紅線管理係統,集成了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校核、勘界定標、基礎信息調查等成果,形成了生態保護紅線一張圖,架起了生態保護紅線與(yu) 生態環境監管的橋梁。”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相關(guan) 負責人說,為(wei) 實現後期的紅線監管、保護成效評估及績效考核等工作奠定了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柴達木盆地山水林田湖草試點建設項目全部完成
記者18日從青海省海西州生態環境局獲悉,地處柴達木盆地的15個山水林田湖草試點建設項目目前全部完成。[詳細] -
青海祁連山區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
試點項目自2017年9月正式啟動以來,青海省采取強化組織領導、完善製度建設、規範項目管理、嚴格資金使用、注重科技支撐、加強宣傳引導等措施,全力推進試點項目並取得階段性進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