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青海玉樹小夥創業記:感恩之心讓“帳篷”餐館變人文“打卡點”

發布時間:2022-01-21 09:3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青海玉樹小夥(huo) 創業(ye) 記:感恩之心讓“帳篷”餐館變人文“打卡點”
圖為(wei) 熱鬧紅火的城市“藏宮”。 受訪者供圖

  19日晚9:10,在青海省西寧市鬧市區,記者走進名為(wei) “藏宮”的康巴風情藏餐廳,34歲的索南仁青在後廚查驗著準備上桌的每一道藏式菜品。

  這裏是省會(hui) 西寧少有的藏式人文“打卡點”,舞台上亞(ya) 丁更呷在現代化舞美音效下,揮舞長袖跳著熱情奔放的康巴舞蹈。舞台下,賓客們(men) 享用著蕨麻酸奶、酥油糌粑、蟲草濃湯、紅花羊排……在掌聲和歡呼聲中,不時會(hui) 有賓客手捧哈達獻給亞(ya) 丁更呷。

  “我想讓顧客在這裏真正感受到青藏高原獨特的餐飲文化和人文風情,也想讓像我一樣的孩子有個(ge) 安身的地方。”索南仁青指著亞(ya) 丁更呷說,“他曾經也是個(ge) 可憐孩子,但他現在月收入能達兩(liang) 萬(wan) 。”

  索南仁青出生在青海省玉樹市,在他的小時候那裏還隻是一個(ge) 縣城,他也隻是一個(ge) 被玉樹民族師範學校的師生們(men) “收養(yang) ”的可憐孩子。


圖為(wei) 索南仁青為(wei) 抗疫一線送去餐食。(資料圖) 受訪者供圖

  “我們(men) 家姊妹11個(ge) ,因為(wei) 家庭貧困我就跑到玉樹民族師範學校食堂裏要飯,6歲時我就被一群師範學生收養(yang) 了,他們(men) 從(cong) 自己的生活費裏擠出點錢,湊在一起供我吃飯讀書(shu) 。”索南仁青說,那時他和哥哥姐姐們(men) 一起吃飯,一起上晚自習(xi) ,晚上輪流擠在哥哥們(men) 的高低床上,從(cong) 學前班到六年級,一擠就是7年。

  因為(wei) 有師範學生的輔導,索南仁青一直是班級的前三名。每次回家時媽媽都會(hui) 叮囑他:“要聽哥哥姐姐的話,不要讓他們(men) 失望。”

  就是這一句句叮嚀,成了索南仁青一直以來奮鬥的動力。

  2007年,母親(qin) 去世,父親(qin) 在一年後離開了家。不得已,索南仁青輟學回家跟著兩(liang) 個(ge) 哥哥打工賺錢,撫養(yang) 弟弟妹妹們(men) 。

  “我們(men) 哥仨去當小工一天30到50塊錢不等,妹妹是老四在家洗衣做飯,那時候沒見過肉,就吃些蘿卜、洋芋、甘藍什麽(me) 的,有時候還會(hui) 撿些牛糞跟鄰居換菜吃。”索南仁青回憶起兒(er) 時的生活,眼裏噙滿了淚水。

  2010年玉樹發生7.1級地震,家園成了廢墟。所幸兄妹11人沒有遭到傷(shang) 害,應政府要求玉樹民眾(zhong) 在各方援助單位的幫助下住進了帳篷,其間,還有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愛心人士給他們(men) 送來生活物資。

  “沒有一技之長很難生存,也不能一直靠別人生活,地震後我就到四川學習(xi) 廚藝。”索南仁青說,2012年初,學廚打工積攢了一點錢的他回到玉樹,找了一塊空地,開了一間帳篷餐廳。


圖為(wei) 索南仁青(前中)和員工一起幹活。(資料圖) 受訪者供圖

  “那時正是玉樹震後重建時期,時間不長,一場大風把我的家當全都刮走了,餐廳隻剩下3張桌子。我當時的眼淚在眼眶裏打轉轉,感覺僅(jin) 存的希望又沒了。”他說。

  頹廢了20多天後,索南仁青決(jue) 定重新出發,拿著之前攢下來的5000元錢,在部隊幹部戰士們(men) 的幫助下開了一間帳篷茶藝。“從(cong) 2012年到2014年10月份,餐館茶藝我也沒少折騰。我堅信苦難的人生是對強者的曆練,隻要心懷感恩人生終究會(hui) 迎來燦爛。”索南仁青說。

  經過多年的努力,索南仁青開了幾家餐飲分店,聘用了許多無依無靠的孤兒(er) ,在付給他們(men) 應得酬勞的同時,免費為(wei) 他們(men) 提供食宿,就算是受疫情影響公司沒有收入時,他也保障著每一個(ge) 員工的生活和工資,並和員工一起給一線抗疫人員送去10多萬(wan) 元的物資。目前,西寧兩(liang) 家店的員工就達200人。

  “因為(wei) 我忘不了在最困難時候,幫助過我的玉樹民族師範學校的哥哥姐姐們(men) ,忘不了幫助過我的貴人們(men) 。現在在各級政府的扶持下,我已經在全省有4家公司,涉及文化傳(chuan) 媒、旅遊、農(nong) 畜產(chan) 品等。”索南仁青說,下一步要把餐飲店開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把青藏高原獨特的民族餐飲文化帶給更多的人,也想吸納更多的人就業(ye) ,為(wei) 社會(hui) 的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