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阿一家親 高原氣象新
2月27日,在浙江樂(le) 清市仙溪鎮南閣村,一處20多畝(mu) 的苗圃基地,一株株李子樹苗長勢良好。再過20天左右,它們(men) 將乘坐大貨車跨越2000多公裏,“安家”阿壩高原。
“這些是用從(cong) 澳大利亞(ya) 引進的香李枝條,與(yu) 高原桃、野李子嫁接而成。”52歲的章紀錢說,現在,它們(men) 有一個(ge) 特別的名字,叫高原香香李。這也是全國唯一在高海拔地區種植成功的香李。
身為(wei) 浙江商人的章紀錢,如今不僅(jin) 會(hui) 說一口流利的四川話,還有了一個(ge) 新的身份——阿壩州欣興(xing) 農(nong) 業(ye) 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今年我們(men) 準備了7萬(wan) 株高原香香李樹苗,將在阿壩州馬爾康、若爾蓋、理縣等5縣市栽種。”
這些高原香香李,見證著浙阿一家親(qin) 的深情厚誼。日前新一輪浙阿對口支援展開,幫扶工作隊像香香李一樣跨越千裏來到阿壩州,圍繞產(chan) 業(ye) 協作、數字化轉型、消費幫扶、文化交流和援派鐵軍(jun) 五張“金名片”,進藏家、訪牧民、謀舉(ju) 措,讓阿壩煥發新氣象。
謀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建立利益聯結新模式
“我把家裏的3畝(mu) 多地都種了玫瑰。”2月26日,在阿壩州小金縣達維鎮夾金村,村民李貴富正忙著施肥、澆水。他算過賬,很看好這個(ge) 產(chan) 業(ye) ,“一畝(mu) 玫瑰,一年能掙8000元左右,是種洋芋等傳(chuan) 統作物收入的三四倍。”
去年6月,在浙江德清縣牽線搭橋下,達維鎮的玫瑰花收購商——小金縣夾金山清多香野生資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與(yu) 國內(nei) 口腔漱口水企業(ye) 小闊科技達成合作,開發出玫瑰漱口水,僅(jin) 半年銷量就突破100萬(wan) 瓶。
“之前,我們(men) 主要搞玫瑰精油、玫瑰花茶等。”清多香公司副總經理陳望倫(lun) 說,今年他們(men) 還將推出與(yu) 浙江歐詩漫集團合作研發的係列玫瑰化妝品,“特別要感謝德清縣的大力支持。”
根據安排,德清縣對口支援小金。為(wei) 讓村民分享更多紅利,德清縣爭(zheng) 取社會(hui) 資金130萬(wan) 元,邀請上海專(zhuan) 業(ye) 設計團隊對小金玫瑰核心地——達維鎮冒水村進行規劃設計,並引進第三方公司,建立新的利益聯結機製,實現玫瑰和民宿協調發展。
在他們(men) 的推動下,小金還與(yu) 德清象月湖休閑度假穀達成玫瑰園中園展示合作意向,在德清建一個(ge) 玫瑰基地,種小金玫瑰,展示小金玫瑰產(chan) 品。
德清派駐幹部、小金縣政府辦副主任陳巧華說,在做大玫瑰產(chan) 業(ye) “蛋糕”的同時,德清還通過產(chan) 業(ye) 帶動、數字賦能,探索建立三次分配有效機製,打造具有“德清味”的小金“共富村莊”發展模式,包括給本村60歲以上老人發補貼,給病人醫保報銷範圍之外的補助,對大學生補助學費等。
數字化轉型
打造數字場景新應用
2月25日,阿壩州聯通大樓,幾名工作人員正對將要上線的馬爾康市全域智慧旅遊平台進行線上測試。
馬爾康市全域智慧旅遊平台預計5月發布,將建成文旅指揮中心、文旅雲(yun) 數據中心和智慧旅遊管理平台、智慧旅遊營銷服務平台。“平台運用多種數字化應用技術,實現馬爾康全域旅遊智慧管理。”馬爾康市文體(ti) 旅局局長胡銀芝說,今後遊客能享受到一碼遊馬爾康的貼心服務,同時平台還能自動生成階段性大數據報告。
助力智慧旅遊,幫扶馬爾康的浙江平陽縣也在行動。“重點圍繞馬爾康城市形象宣傳(chuan) 、全域旅遊文化IP策劃設計、‘尋秘嘉絨’三個(ge) 板塊深度合作。”平陽派駐幹部、馬爾康市政府辦副主任宋叢(cong) 叢(cong) 透露,目前已繪製馬爾康21處景點海報,打造數字場景應用,讓世界發現馬爾康之美。
數字化應用也體(ti) 現在防止返貧工作中。在茂縣,通過浙江平湖市的對口支援,四川省首個(ge) 數字化防返貧監測係統基本建成。該係統將人社、民政、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16個(ge) 部門32類防返貧以及民生信息進行歸集匯總,形成集脫貧戶基本信息、經濟狀況、務工就業(ye) 、醫保社保、社會(hui) 救助等為(wei) 一體(ti) 的防返貧監測信息庫。
“隻要監測到脫貧戶家庭有重大支出,信息庫就會(hui) 進行預警。”平湖派駐幹部、茂縣政府辦副主任陸傑說。
新一輪浙阿對口支援,浙江駐阿壩州幫扶工作隊還借鑒浙江數字化改革的成功經驗,統籌運作數字化思維和數字化技術手段,為(wei) 阿壩州打造智慧廚房、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旅遊、智慧化防災體(ti) 係等數字化場景提供協助。
多領域開花
開創交流交往新局麵
2月26日,在江蘇蘇州虎丘區的一處非遺文化傳(chuan) 習(xi) 基地,來自壤塘縣的藏族姑娘索朗卓瑪正在用蘇繡技法繡壤塘壁畫。“在這裏我們(men) 還學了繡國畫、宋畫等技法。”索朗卓瑪說。
浙江充分運用幫扶資金,在江浙地區開設非遺技藝傳(chuan) 習(xi) 所,組織壤塘非遺傳(chuan) 習(xi) 所的優(you) 秀學員去學習(xi) ,交流傳(chuan) 承當地的非遺技藝。在壤巴拉非遺傳(chuan) 習(xi) 創業(ye) 園負責人桑州看來,相互研究借鑒工藝,有利於(yu) 豐(feng) 富非遺的創作形式和內(nei) 容。
以文化交流為(wei) 抓手,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是浙江溫州市對口支援壤塘的一項重要內(nei) 容。兩(liang) 地還開展了“溫—壤文化周”“壤巴拉走進溫州文博會(hui) ”等活動。
去年10月,溫州市鹿城區文化館培訓部副主任蔣貼編導了舞蹈劇《阿壩來的小學徒》。6分鍾的小群舞,呈現了兩(liang) 地師徒情深、工友間互幫互助的故事,斬獲了浙江省群眾(zhong) 舞蹈大賽金獎。
“浙阿”間的緣,遠不止此。浙江嘉興(xing) 南湖是紅船精神的誕生地,而阿壩州的雪山草地則是紅軍(jun) 長征精神的生動體(ti) 現。“今年,我們(men) 將組織開展係列活動,延續傳(chuan) 承紅色精神。”共青團阿壩州委幹部德潔措舉(ju) 例說,將組織100名阿壩州青少年,赴杭州開展“學黨(dang) 史·頌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冬令營活動,組織浙江青少年到阿壩州開展夏令營活動。
對話
鍾方成:用三年做好一批阿壩真正需要的項目
新一輪浙阿對口支援將把重點放在哪些地方?對幫扶工作,浙江又有哪些新的考量?2月27日,記者對話阿壩州政府黨(dang) 組成員、副秘書(shu) 長,浙江駐阿壩州幫扶工作隊隊長鍾方成。
記者:新一輪幫扶,有什麽(me) 新思考?
鍾方成:根據安排,浙江溫州、湖州、嘉興(xing) 三地13個(ge) 縣,分別結對阿壩州13縣。在具體(ti) 工作中,我們(men) 將更加注重項目的撬動作用,抓好項目謀劃的質量和實施效益;更加注重交流交往交融,進一步實化文化浸潤;更加注重利益聯結機製的構建,拓展基層群眾(zhong) 的受益麵;更加注重數字化在社會(hui) 治理領域中的運用,打造若幹個(ge) 數字化應用場景;更加注重產(chan) 業(ye) 帶動,發揮技術、資金、人才、資源的聚合效應。
記者:幫扶工作將重點在哪些方麵發力?
鍾方成:去年6月,我們(men) 工作隊到阿壩州,經過摸底調研,謀劃了一批項目。這也是根據阿壩州的實際需要,經過反複論證後確定的,將持續做三年。
今年,我們(men) 將聚焦推動十大標誌性項目加快落地見效,開展一係列工作。如圍繞阿壩州打造世界級生態旅遊目的地定位,從(cong) 旅遊IP設計營銷、自駕環線打造、文創產(chan) 品設計、藏羌民族非遺數據庫建設等方麵入手,助力打響“熊貓家園、淨土阿壩”品牌。在學校、九黃沿線以及馬爾康美食街實施“智慧廚房”工程,保障群眾(zhong) 和遊客舌尖上的安全。拓展汶川“總部車間+分車間”模式,促進百姓家門口靈活就業(ye) 。組織浙商阿壩行,促進兩(liang) 地產(chan) 業(ye) 資源對接和項目落地。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打造若幹個(ge) 共同富裕示範點。通過各領域各行業(ye) 特別是青少年的文化交流,讓浙川兩(liang) 地交流交往交融更加深入更加密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浙甘援建數智平台”場景應用平台上線
近日,“浙甘援建數智平台”上線,該平台是浙江省首個對口支援數字化管理服務平台,也是甘孜州首個落地的“數字甘孜”場景應用。[詳細] -
為高原留下帶不走的“風景”
民生改善、產業幫扶、智力支持……一棒接著一棒的浙江援青幹部,遠離家鄉與親人,忍受著高寒缺氧,紮根在海西州這片熱土上,用忠誠、擔當與奉獻,為高原留下了“帶不走”的別樣風景。[詳細] -
化作“及時雨”滋養“山海情” 見證小金縣的蝶變
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有一個“小金蘋果”的故事溫暖人心。為了讓這1500萬株“小茶苗”成為當地致富的“大路子”,“白葉一號”項目構建了一條完整的產業扶貧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