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草地黨旗紅 藏寨羌村齊振興
阿壩大地,阡陌縱橫,處處都能感受到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美麗(li) 鄉(xiang) 村如詩如畫,文化生活精彩紛呈,鄉(xiang) 村治理和諧有效,幸福指數節節攀升……一個(ge) 個(ge) 美麗(li) 村莊的動人音符在川西北高原上、綠水青山中、生態田園間歡快躍動,演奏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美妙樂(le) 章。這些喜人景象的背後,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抓黨(dang) 建強基礎、抓發展惠民生、抓治理破難題的現實寫(xie) 照,是全州廣大黨(dang) 員幹部衝(chong) 在前列、幹在實處的傾(qing) 情奉獻,凝聚起了黨(dang) 心民心,走出了一條黨(dang) 建引領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路。
民族要複興(xing) ,鄉(xiang) 村必振興(xing) 。振興(xing) 發展的征途中,需要黨(dang) 建引領;攻堅克難的道路上,更需要黨(dang) 建引領。近年來,州委、州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省委決(jue) 策部署,堅決(jue) 扛起抓黨(dang) 建促鄉(xiang) 村振興(xing) 政治責任,整合組織資源、調配組織力量、發揮組織優(you) 勢,探索走好以黨(dang) 建引領鄉(xiang) 村振興(xing) 、以組織振興(xing)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路子,一步一個(ge) 腳印、一步一個(ge) 台階,傾(qing) 力傾(qing) 情書(shu) 寫(xi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阿壩答卷”。
強基
突出政治功能,築牢鄉(xiang) 村一線戰鬥堡壘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農(nong) 民問題事關(guan)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
基層穩,百業(ye) 興(xing) 。
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離不開堅強的黨(dang) 組織,如何更好地發揮黨(dang) 組織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戰鬥堡壘作用,對阿壩州來說是一道命題,更是一道必答題。
“這幾年我們(men) 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形成了一村多業(ye) 、一社一品的產(chan) 業(ye) 格局,村組寨道路通暢,社會(hui) 治理顯成效。”金川縣勒烏(wu) 鎮角木牛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何萬(wan) 秋自豪地向記者介紹。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zhong) 看支部。曾幾何時,角木牛村是勒烏(wu) 鎮貧困人口最多的村莊,如今村裏的特色農(nong) 業(ye) 風生水起,農(nong) 民增收近萬(wan) 元,2021年入選四川省首批鄉(xiang) 村治理示範村和四川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被評定為(wei) 5A級村黨(dang) 組織。
支部牽頭,盤活集體(ti) 資源。該村黨(dang) 支部通過黨(dang) 員幹部“分片包段聯戶”和無職黨(dang) 員定崗設責,充分發揮支部戰鬥堡壘和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以支部為(wei) 引領,加快整理村內(nei) 閑置地、荒坡地、廢棄地,引導農(nong) 民依法、自願、有償(chang) 、有序流轉土地,引進公司與(yu)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采取流轉土地和入股分紅等方式壯大特色產(chan) 業(ye) ,創新出高半山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增收致富新模式,讓高半山撂荒土地重新煥發生機,探索出了“盤活三資”(資源、資金、資產(chan) )的新路子,使集體(ti) 經濟實現穩步增收。
一個(ge) 黨(dang) 支部能帶強一個(ge) 村,一名幹部能帶活一個(ge) 村。阿壩州出台《鄉(xiang) 村組織振興(xing) 規劃(2021—2025)》,健全鄉(xiang) 村分類轉化提升長效機製,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dang) 組織,全麵消除“五弱五散”突出問題,鞏固先進、提升一般,累計創建5A、4A、3A級村黨(dang) 組織105個(ge) ,因地製宜設置藥山遠牧、交界地區臨(lin) 時黨(dang) 支部、黨(dang) 小組438個(ge) ,穩步推行鄉(xiang) (鎮)組織委員兼任轄區中小學校黨(dang) 組織第一書(shu) 記。
同時,實施“村集體(ti) 經濟攻堅計劃”,完善重點村“四個(ge) 一”幫扶機製,“一村一策”製定發展方案,有序推進148個(ge) 中央、省財政扶持村,9個(ge) 紅色美麗(li) 村莊試點建設,輻射帶動934名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兼任村集體(ti) 經濟組織負責人,不斷夯實築牢鄉(xiang) 村振興(xing) 物質基礎。
“我們(men) 每周都會(hui) 到村民家裏走訪,核實是否存在返貧風險。”近日,馬爾康市黨(dang) 壩鄉(xiang) 銀郎村監測員羅依哈姆告訴記者。近年來,阿壩州紮實抓好兩(liang) 項改革“後半篇”文章,緊盯“四大任務”,全麵完成縣域內(nei) 片區劃分,有序推進“1+26+1”方案落地落實,持續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建立監測預警、精準幫扶、動態管理“三位一體(ti) ”防貧工作長效機製,落實鄉(xiang) 村防貧監測員1264名,594戶2625名監測對象通過精準幫扶穩定消除返貧風險。
堡壘強,事業(ye) 興(xing) 。阿壩大地,黨(dang) 旗高揚,鄉(xiang) 村嬗變。
固本
強化思想引領,凝聚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共識力量
“全州上下要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繼續保持攻堅克難的戰略定力、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風,銳意進取、拚搏實幹,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奮力開創全州‘三農(nong) ’工作新局麵!”在去年底召開的全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工作推進會(hui) 議上,州委書(shu) 記劉坪向全州廣大幹部職工發出動員令。
今年是全麵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關(guan) 鍵之年,如何答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時代考卷?強化思想動員,從(cong) 抓“關(guan) 鍵少數”開始,必將事半功倍。
農(nong) 曆春節剛過,阿壩州賡即舉(ju) 辦了州級領導幹部和縣處級主要負責同誌讀書(shu) 班。讀書(shu) 班上,劉坪要求大家要堅定貫徹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實施共同富裕戰略,創造條件、完善措施、循序漸進,探索走出一條符合中央省委要求、契合涉藏地區實際的共同富裕新路子。要健全防返貧防致貧監測幫扶機製和解決(jue) 相對貧困長效機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促進農(nong) 牧業(ye) 高質高效、農(nong) 牧區宜居宜業(ye) 、農(nong) 牧民富裕富足。
“舉(ju) 辦本次讀書(shu) 班,正當其時、恰逢其勢,彰顯了州委把牢政治方向,團結帶領全州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加快建設‘一州兩(liang) 區三家園’,推動穩州興(xing) 州事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決(jue) 心和信心,全州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係統將堅持以黨(dang) 建引領,認真學習(xi) 、深刻領會(hui) 、全麵貫徹,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強烈的使命擔當,走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趕考新路,奮力譜寫(xi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事業(ye) 的新篇章。”州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彭開劍在讀書(shu) 班上如是說道。
學習(xi) 研討、係統掌握,才能更好地抓好工作落實,加快把宏偉(wei) 藍圖變成美好現實。近年來,阿壩州深化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教育,通過舉(ju) 辦領導幹部讀書(shu) 班、黨(dang) 校主體(ti) 班、重點專(zhuan) 題班等285期,示範培訓1.65萬(wan) 人次,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州委決(jue) 策部署上來。建立健全領導幹部下基層宣講製度,結合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兩(liang) 聯一進”群眾(zhong) 工作全覆蓋等,推動領導幹部、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深入宣傳(chuan) 教育群眾(zhong) ,有效激發群眾(zhong) 主人翁意識;實施“黨(dang) 建引領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主題培訓計劃”,州縣鄉(xiang) 三級聯動培訓鄉(xiang) 村幹部、農(nong) 村致富帶頭人等8800餘(yu) 人次,州委組織部舉(ju) 辦示範班7期、調訓1200人,通過基層“微黨(dang) 校”“田間課堂”等培訓黨(dang) 員群眾(zhong) 17萬(wan) 人次,切實提升基層幹部抓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戰本領。
篤實
“兩(liang) 聯一進”,夯實黨(dang) 在基層的執政根基
不能很好地為(wei) 群眾(zhong) 服務,說話就沒人聽,辦事就沒人跟。當前,鄉(xiang) 村振興(xing) 藍圖已擺在我們(men) 麵前,要把這個(ge) 藍圖變成可以觸摸、可感受的“實景圖”,尤其需要廣大黨(dang) 員幹部到群眾(zhong) 中去,深入了解群眾(zhong) 所想,以問題為(wei) 導向,將黨(dang) 的政策與(yu) 基層實際情況相結合,從(cong) 而拉近黨(dang) 群關(guan) 係。
時間回溯到2018年11月,阿壩州圍繞聯戶聯情、聯寺聯僧、法律政策七進三大主題,啟動了“兩(liang) 聯一進”群眾(zhong) 工作全覆蓋,成為(wei) 了阿壩州夯實黨(dang) 建基礎的重要抓手之一,進一步夯實築牢了黨(dang) 在涉藏地區的執政根基,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了強勁內(nei) 生動力。
“黨(dang) 的幹部要到群眾(zhong) 中去,獲得力量源泉。”在推進“兩(liang) 聯一進”群眾(zhong) 工作全覆蓋中,阿壩州要求以群眾(zhong) 滿意為(wei) 坐標,黨(dang) 員幹部積極走到群眾(zhong) 身邊去,在工作中提升認識,在實踐中錘煉黨(dang) 性。
在汶川縣綿虒鎮,鎮黨(dang) 政班子持續深入開展“兩(liang) 聯一進”群眾(zhong) 工作全覆蓋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調研大走訪活動。“大爺,最近身體(ti) 還好嗎?上次給您帶的藥吃完了嗎?家裏還有什麽(me) 困難沒有……”一句句溫暖的問候,飽含著基層黨(dang) 員幹部“一枝一葉總關(guan) 情”的為(wei) 民情懷,每走一戶,工作人員都一邊認真記、一邊耐心聽,與(yu) 脫貧群眾(zhong) 拉家常摸實情。
懷著赤熱之心,以真心換取真情。黨(dang) 員幹部翻山坳陡坡,走荊棘小路,到基層去,到艱苦邊遠地區去,到困難集中的地方去,到人民群眾(zhong) 中去……他們(men) 的身影,深深印在群眾(zhong) 心間,他們(men) 用實際行動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了強勁的思想力量、幫扶力量、發展力量。
近年來,全州3.5萬(wan) 名黨(dang) 員幹部與(yu) 19.7萬(wan) 戶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292座宗教活動場所、近1.8萬(wan) 名宗教教職人員建立起常態化幫扶機製,持續開展民情走訪、法律政策宣傳(chuan) 、助民解困等工作,受到群眾(zhong) 和僧尼的一致好評,幹部群眾(zhong) 在手拉手、心貼心、常聯常親(qin) 中增進了友誼、融洽了感情,黨(dang) 在基層執政的群眾(zhong) 基礎不斷鞏固,為(wei) 推動全州經濟止滑回升、民生福祉大幅改善、社會(hui) 和諧穩定奠定了堅實的群眾(zhong) 基礎。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擔當謀求新作為(wei) 。在高質量建成“一州兩(liang) 區三家園”征程中,全州各級黨(dang) 組織和81565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正努力把黨(dang) 的政治優(you) 勢、組織優(you) 勢轉化為(wei) 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強大合力,與(yu) 全州人民共同譜寫(xie) 新時代阿壩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宏偉(wei) 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四川省若爾蓋縣精準發力 築牢鄉村振興基石
今年以來,若爾蓋縣突出抓好監測幫扶、穩定就業、人居環境改善等工作,全麵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築牢鄉村振興基石。 [詳細] -
“金果”堆砌成“金山” “銀花”扮靚出“銀山”
以前梨樹說砍就砍,現在折一根樹枝都心疼,去年僅梨就賣了4萬多元,梨膏2000斤賣了6萬多元,今年一定要把果樹管理好,雪梨品質才會好,收入才能高。[詳細] -
四川壤塘實施“六新”工程助推鄉村振興 “遊牧人”變成職業新農民
今年46歲的仁青巴,之前曾是地道的“遊牧人”,現在卻是全縣出了名的有技術的專業菜農。他的身份轉變,是壤塘縣大力開展職業農民培育的結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