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紮尕那蝶變看“兩山理論”的甘南實踐
正午,溫暖的陽光驅散了清晨的迷霧,肆意地灑在藏式小樓斑駁的牆上,自然景物與(yu) 藏寨在光影裏融為(wei) 一體(ti) ,一幅美輪美奐的水墨畫躍然眼前……安路的家就隱藏在這如畫般的美景之中。
紮尕那美景如畫
見到安路時,他正和小兒(er) 子在自己的藏家樂(le) 裏忙著大掃除,為(wei) 即將到來的“五一”小長假做準備。
安路的家位於(yu)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益哇鎮紮尕那村。紮尕那藏語意為(wei) “石匣子”,這裏山勢奇峻、峽穀縱橫、雲(yun) 霧繚繞,藏式村落掩映其中……憑借著獨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觀,紮尕那成了國內(nei) 外遊客心目中的打卡地。
紮尕那村轄四個(ge) 村民小組,按照海拔高低依次為(wei) 東(dong) 哇村、業(ye) 日村、達日村、代巴村。安路是海拔最高的代巴村負責人,也是村裏第一批開辦藏家樂(le) 的人。
走進安路的藏家樂(le) ,整潔、幹淨、舒適的客房,以及藏族風情裝飾都會(hui) 給人以溫馨的感覺。
安路在整理藏家樂(le) 裏的陳設
“以前,我們(men) 這兒(er) 的生活並不好,除了種地和放牧之外,沒有其他收入。”安路說,他有兩(liang) 個(ge) 兒(er) 子,為(wei) 了給家裏增加一個(ge) 勞動力,他早早地終止了小兒(er) 子的學業(ye) ,讓小兒(er) 子回家隨他放牧。
山大溝深、交通不便的現狀,成了村子往前發展最大的絆腳石。如何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一直困擾著安路和村民們(men) 。
2015年,甘南州創造性地開展“全域旅遊無垃圾示範區”創建工作,一場聲勢浩大的“環境革命”在4萬(wan) 多平方公裏的草原上拉開帷幕。
以全州“環境革命”為(wei) 契機,迭部縣開始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業(ye) ,安路家所在的紮尕那以良好的自然資源稟賦,成了迭部縣乃至甘南州發展文化旅遊的重點地區。
安路說:“政府給我們(men) 修通了道路,還完善了基礎設施,並鼓勵村民發展藏家樂(le) 。”
頭腦靈活、見多識廣的安路敏銳地覺察到:這是個(ge) 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很快,安路對家裏的房間進行了改造,一家名為(wei) “石城人家客棧”的藏家樂(le) 開始開門迎客。
得益於(yu) 當地政府的大力宣傳(chuan) ,紮尕那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打卡,安路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
近幾年,隨著景區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慕名而來的遊客數量逐年增加,嚐到甜頭的村民開始大量加蓋房屋,藏家樂(le) 數量增加了,但環境設施、衛生條件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使得遊客體(ti) 驗大打折扣。
紮尕那村的特色民宿
2021年以來,迭部縣舉(ju) 全縣之力,全麵打響紮尕那景區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對景區內(nei) 的4個(ge) 村組進行包村包戶整治,嚴(yan) 厲打擊治理亂(luan) 搭亂(luan) 占亂(luan) 建、欺客宰客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
與(yu) 此同時,甘南州又在“全域無垃圾”的基礎上,啟動了以“全域無垃圾、全域無化肥、全域無塑料、全域無汙染、全域無公害”為(wei) 內(nei) 容的“五無甘南”和“全域有旗幟、全域有法治、全域有治理、全域有綠色、全域有業(ye) 態、全域有風情、全域有格局、全域有文化、全域有振興(xing) 、全域有使命”的“十有家園”創建行動,拓展“環境革命”的外延和內(nei) 涵,持續搶占生態文明製高點、打造綠色發展升級版。
“我們(men) 共拆除亂(luan) 搭亂(luan) 建196處,改造旱廁185間,拆除彩鋼瓦、鋼材25噸。通過整治,亂(luan) 搭亂(luan) 建行為(wei) 得到有效遏製,代巴村空中‘蜘蛛網’全部地埋處理。”益哇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周濤說,拆除違建後,村民們(men) 把精力用在了提升硬件設施上,盡全力打造精品藏家樂(le) 。
同時,迭部縣從(cong) 建立健全長效機製、鞏固提升基礎設施、打造特色高端民宿、優(you) 化布局業(ye) 態要素等方麵進行全方位深層次提升,為(wei) 紮尕那景區實現華麗(li) 蝶變奠定堅實基礎。
安路說:“經過整治以後,我們(men) 整個(ge) 村子都成了景區,也是甘南州重點打造的全國旅遊標杆村,來的遊客也越來越多。去年,我的藏家樂(le) 的純收入達到了30多萬(wan) 元,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安路接受記者采訪
經營藏家樂(le) 之後,接觸的遊客越來越多,安路也越來越感受到知識的重要性。這也讓安路對自己當初“讓小兒(er) 子放棄學業(ye) 回家放牧”的決(jue) 定懊悔不已。
“大兒(er) 子在西藏大學旅遊專(zhuan) 業(ye) 讀研究生,小兒(er) 子現在和我一起經營藏家樂(le) 。當年停止孩子的學業(ye) ,是我這一輩子做的最錯的一件事,現在想起來真的很後悔。”對於(yu) 當年的決(jue) 定,安路顯得很內(nei) 疚,他說,“好在這幾年藏家樂(le) 發展的很不錯,才讓我的心裏稍微舒服了一些。”
發展旅遊業(ye) 讓紮尕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僅(jin) 2019年,紮尕那村就實現文化旅遊綜合收入逾8億(yi) 元,村民們(men) 也真正體(ti) 會(hui) 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nei) 涵。
截至目前,紮尕那共有藏家樂(le) 182家,其中高端藏家樂(le) 21家,全村可容納5500餘(yu) 人同時就餐。
“代巴村作為(wei) ‘一十百千萬(wan) ’旅遊標杆村,將重點打造高端民宿,整村的民宿條件要達到五星級水平,後續將在其餘(yu) 3村逐步推開。”周濤說。
紮尕那村的民宿內(nei) 部環境
紮尕那的蝶變,隻是整個(ge) 甘南州踐行“兩(liang) 山理論”的縮影。
如今的甘南,隨處可見昔日門可羅雀的村子變成了遊人如織的景區,民房變成了客房,村民的精氣神越來越足,村子的人氣越來越旺,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無限風光在高原,綠色崛起看甘南。五年來,甘南州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搶占生態文明製高點,打造綠色發展升級版,在築牢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屏障的曆程中彰顯生態報國的甘南擔當,走出了一條光明寬廣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甘肅省甘南州紮尕那:推窗見綠 出門見景
紮尕那,藏語意為“石匣子”,位於迭部縣西北30餘公裏處的益哇鎮。這裏豐富的森林、草原、水體等自然景觀與獨特的人文景觀互補融合,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個典範。[詳細] -
甘肅省迭部縣紮尕那村:紅火鄉村遊 寬廣致富路
石壁陡峭,像是從雲霧中生長出來,目之所及一片綠意,秋日的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紮尕那村,寧靜而美麗。[詳細] -
紮尕那村的“詩和遠方”
為拉近與外來遊客的距離,雲才讓給自己取了個充滿詩意的新名字:雲飛。他期盼著自己的生活,如山間靈動的白雲,越來越高,越來越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