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鴻雁”天路戀歌

發布時間:2022-04-28 10:23:00來源: 青海日報


十餘(yu) 年間,“鴻雁天路”投遞班累計送達信件、報紙和包裹30餘(yu) 萬(wan) 件。

  每周,他們(men) 最少要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青藏線上來回奔波1000公裏,無論是夏日三伏還是寒冬臘月,日複一日地穿梭在這條地處昆侖(lun) 之巔的“蒼莽天路”之上。

  從(cong)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到唐古拉山鎮,南北綿延500多公裏的青藏公路,由於(yu) 位置偏僻、條件惡劣,郵路曾一度不暢。

  2009年,“格-唐郵路”正式開通,當地人稱之為(wei) “鴻雁天路”。這條路平均海拔都在4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鄉(xiang) 鎮郵路,有23個(ge) 郵件交接點,為(wei) 沿線的兵站、機務站、養(yang) 路站、環保站、牧業(ye) 社的機關(guan) 幹部和牧民群眾(zhong) 提供服務。可以說,這是一條促進民族團結、鞏固國防建設、推動軍(jun) 民共建家園的“特殊郵路”。

  4月的格爾木,乍暖還寒。清晨7時,身穿深綠色作業(ye) 服,腳踩迷彩膠鞋的賀生元已經裝車完畢,滿滿一車包裹在這一天將穿越可可西裏地區,翻越海拔4767米的昆侖(lun) 山口和海拔5010米的風火山,冒著一路茫茫風雪,最終抵達唐古拉山鎮所在的沱沱河地區。

  “從(cong) 葛師傅手中接過這條郵路已經好幾年了,這一路上每道坎兒(er) 、每個(ge) 彎兒(er) 我都記得清清楚楚。”今年39歲的賀生元是班組4人中年齡最小的,看其花白的頭發,黝黑但堅毅的麵容,粗糙幹裂的雙手,讓人覺得他比同齡人要顯老一些。

  “走慢點兒(er) ,路上要小心啊,為(wei) 自己的安全負責,也為(wei) 這一車的包裹負責。”臨(lin) 出發前,老師傅葛軍(jun) 仍然不忘再三叮囑。

  “這條路我跑了整整11年,歲數大了,身體(ti) 實在扛不住了。”目送著遠去的郵車,葛軍(jun) 感慨萬(wan) 千。

  一名有著十餘(yu) 年黨(dang) 齡的黨(dang) 員,葛軍(jun) 始終堅守“紮根雪域高原、赤誠奉獻天路”的無悔追求,十餘(yu) 年間,翻山越嶺,爬冰臥雪,累計送達信件、報紙、包裹30餘(yu) 萬(wan) 件,行走路程達40多萬(wan) 公裏,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擔當與(yu) 使命。

  在這條世界上距離最長、海拔最高的鄉(xiang) 鎮郵路上,葛軍(jun) 堅守了十多個(ge) 年頭,2019年,班組裏年齡最小的賀生元接過了他的接力棒。小賀無論在驕陽似火的盛夏,還是風霜雨雪的隆冬,始終堅守崗位,想方設法將郵件投遞到沿線每個(ge) 站點、每一戶人家。

  每周一分裝郵件,周二裝車,周三出發,周五返回,對於(yu) 葛軍(jun) 和他的工友們(men) 而言,這已經演變為(wei) 最常態化的工作。

  在日複一日的送郵件工作中,這份“苦差”雖浸滿鹹汗水,但用自己的“苦”換來了別人的“甜”,也成了他們(men) 人生中與(yu) 眾(zhong) 不同的一番滋味。

  “單位在昆侖(lun) 山上立了一塊石碑,上麵刻著‘傳(chuan) 郵萬(wan) 裏’,作為(wei) 郵政人,作為(wei) 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就應該勇挑重擔,衝(chong) 鋒在前。”葛軍(jun) 說,對於(yu) 他們(men) 這個(ge) 特殊的班組而言,出車沒有周末,更沒有節假日,無論過年過節、狂風下雪,哪怕隻有一封信也要送。

  “風吹雨打都得出車,雪再大、雨再大都要送,沿線的官兵、牧民每周就等著我們(men) 給他們(men) 送郵件呢。”因為(wei) 身體(ti) 原因,葛軍(jun) 暫時告別了“鴻雁天路”,調整到格爾木至察爾汗的郵路。但作為(wei) “鴻雁天路”投遞班的一員,他仍為(wei) 這個(ge) 班組感到自豪。

  在年平均溫度零下六攝氏度、大氣含氧量僅(jin) 有海平麵43%的高海拔地區,長時間開車、搬運郵件,十餘(yu) 年來周而複始的辛勤工作,單人單車充滿艱險,有時夜臥雪坡、風餐露宿,頭痛、胸悶、徹夜難眠更是家常便飯,但他們(men) 卻從(cong) 未退卻過、耽誤過……

  一件件包裹,一封封家書(shu) ,他們(men) 在“世界屋脊”之上,像一隻隻鴻雁傳(chuan) 遞著遠方的思念與(yu) 牽掛。

  “髒、險、苦、累”涵蓋了他們(men) 工作的艱辛與(yu) 不易,數九寒冬,卷起的寒風,像冰刀一樣直撲臉龐,雨雪凝結成冰塊,路上行車更加危險和艱難。就是在這樣惡劣、複雜、艱辛的工作環境中,班組成員們(men) 始終堅守著綠色郵車,他們(men) 傾(qing) 注的不僅(jin) 是對郵遞赤誠的熱愛,更是對工作無悔的付出。

  正是因為(wei) 他們(men) 對投遞工作的熱愛,“鴻雁天路”投遞班先後獲得過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郵政行業(ye) 先進集體(ti) 、青海高原“工人先鋒號”等多項集體(ti) 榮譽,葛軍(jun) 獲得過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ge) 人等榮譽,這一串串光鮮亮麗(li) 的成績背後,是“鴻雁天路”投遞班對“服務質量是生命”的承諾與(yu) 踐行。

  “寧讓生命透支,不讓使命欠賬”,這是“鴻雁天路”投遞班的誓言。漫漫郵路上,他們(men) 如同不知疲倦的鴻雁,用行動踐行著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使命,為(wei) 當地軍(jun) 民築起了一條綠色生命補給線。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奔波在世界海拔最高的鄉鎮郵路上

    作為一個有著2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這些困難不會讓我退縮,隻會讓我對自己的選擇更加篤定。我願堅守雪域高原,為沿線軍民的幸福奉獻力量。[詳細]
  • 4500米,一個人的高原郵路

    在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的雪域高原,有一條世界上海拔最高、裏程最長的鄉鎮郵路。高寒、缺氧,自然環境嚴酷,中國郵政集團格爾木市分公司投遞員葛軍一跑就是10多年。[詳細]
  • 情係“鴻雁天路”

    2009年,為履行好郵政普遍服務職責,中國郵政格爾木市分公司開通了格爾木市至唐古拉山鎮鄉鎮自辦汽車投遞郵路,沿線設立22個郵件交接點,每周一班,往返兩天,往返近1000公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