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鄉村振興看青海|合作社讓草原兒女搭上了“小康車”

發布時間:2022-05-07 16:44:00來源: 央廣網

  近年來在青海省的廣袤草原上,生態畜牧業(ye) 合作社讓草原兒(er) 女搭上了“小康車”,奔向全麵振興(xing) 路。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曲鎮東(dong) 科日村位於(yu) 澤庫縣境中部,距縣城3公裏,總人數560人,全村草場麵積5.4萬(wan) 畝(mu) ,牲畜數1837頭(隻),其主導產(chan) 業(ye) 為(wei) 畜牧業(ye) 。

  過去的東(dong) 科日草原,牛羊終年被圈進在自家的草場內(nei) 放牧,過載嚴(yan) 重,牧民的生產(chan) 效益逐年下滑,過度放牧,草場得不到休養(yang) 生息的時間,退化嚴(yan) 重;一邊是草場過度閑置,導致鼠害橫行,水土流失日趨嚴(yan) 重,草原生態持續惡化。

  2012年,澤曲鎮東(dong) 科日村通過召開大會(hui) ,成立了村級生態畜牧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每組以12戶左右為(wei) 1組,將合作社分為(wei) 天然草場放牧組、良種繁育組、商業(ye) 經營組(民族工藝飾品加工和建材市場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等3個(ge) 大組進行管理。通過實行劃區輪牧、分群飼養(yang) 等措施,合作社良種比例提高不說,還實現了畜群結構優(you) 化,犛牛在市場上更有競爭(zheng) 力。同時,合作社采取整合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農(nong) 牧口各類扶持資金,相繼實施了生態畜牧業(ye) 合作社能力提升建設、大學生村官領辦、有機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牧區畜用暖棚等項目,修建了犛牛高效養(yang) 殖標準化基地1處,配備了辦公室、獸(shou) 醫室、飼草料庫、有機堆糞場、飼料加工機械、奶罐車等養(yang) 殖配套設施,極大地改善合作社生產(chan) 條件,增強了合作社發展後勁。目前,合作社被評為(wei) 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ye) 試驗區試點社、省級示範社、智慧畜牧業(ye) 試點社、青海省生態畜牧業(ye) 建設“優(you) 秀合作社”。

  “以前我們(men) 村由於(yu) 草場退化,水土流失等原因成了條件最差的村,後來我們(men) 趕上黨(dang) 和政府的好政策,依托脫貧政策的實施成立合作社後,現在的條件是八個(ge) 大隊數一數二的村子。我們(men) 村81戶336人加入合作社,所有牧戶把牛羊都放到一起,不僅(jin) 解放了多餘(yu) 的勞動力,還在家門口掙到了錢,保護了我們(men) 的草場,合作社的發展也是越來越好。”東(dong) 科日村生態畜牧業(ye) 合作社理事長 俄尖吉布說。

  截至目前,東(dong) 科日村生態畜牧業(ye) 合作社累計現金分紅228.6萬(wan) 元。並通過實行劃區輪牧、分群飼養(yang) 、種草養(yang) 畜等措施,積極推廣良種繁育、科學高效養(yang) 殖,實現了畜群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良種畜比例進一步提高。

  “合作社成立到目前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了,現在草長得很好了,環境也好了,收入也高了,我們(men) 打心底裏高興(xing) ,現在的生活特別好,我們(men) 相信以後聽黨(dang) 和國家的話,生活會(hui) 越來越好。”東(dong) 科日村村民 拉旦加告訴記者。

  下一步,東(dong) 科日村生態畜牧業(ye) 合作社將通過發展草地生態畜牧業(ye) ,圍繞犛牛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夯實生產(chan) 經營主體(ti) ,延伸犛牛產(chan) 業(ye) 鏈條,突出以犛牛為(wei) 主的生態畜牧業(ye) 合作社標準化規模養(yang) 殖場建設。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