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在青海】“光伏羊”讓牧民增收“喜洋洋”
板上發光,板下養(yang) 羊。洪玉傑 攝
我們(men) 走進位於(yu) 共和縣塔拉灘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生態光伏園區,隻見三五成群的“光伏羊”正在太陽能光伏發電板底下悠然地啃食青草,遠遠望去好似一把把珍珠撒在光伏板之間。
5月的塔拉灘,一排排光伏板在藍天下熠熠生輝,路邊樹下各種野花競相開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5月27日,共和縣鐵蓋鄉(xiang) 吾雷村、馬漢台村、托勒台村三個(ge) 村的3000隻羊“入駐”生態光伏園區,從(cong) 5月下旬至9月中旬,這批“光伏羊”將在光伏園區“安家”,度過為(wei) 期4個(ge) 月的快樂(le) 時光。
“‘光伏羊’在市場上反響不錯,我們(men) 要再接再厲,2022年再‘加碼’。”在光伏園區,鐵蓋鄉(xiang) 副鄉(xiang) 長趙龍胤反複叮囑在場的養(yang) 殖戶要好好照顧這批“光伏羊”。
鐵蓋鄉(xiang) 距離共和縣府恰卜恰鎮15公裏,東(dong) 、南接壤黃河和龍羊峽庫區,且坐擁光伏電站優(you) 勢。這些年,鐵蓋鄉(xiang) 各族群眾(zhong) 享受著光伏扶貧的政策脫了貧、增了收、致了富。
隨著光伏企業(ye) 逐年增多,鐵蓋鄉(xiang) 轄區塔拉灘的生態環境幾乎是每年一變樣。可喜的是,光伏板下的青草長勢迅猛,這對鐵蓋鄉(xiang) 的養(yang) 殖戶來說,是一個(ge) 天大的好消息。“有了光伏板的遮擋,下麵的青草就容易長出來,隨著園區麵積不斷擴大,草場麵積也會(hui) 逐年增加。”鄉(xiang) 黨(dang) 委班子在光伏園區建設之初,就有了充分利用園區草場發展生態養(yang) 殖的想法。
有了想法,就要付諸行動。鄉(xiang) 黨(dang) 委班子成員到黃河上遊水電公司找公司負責人洽談“園區草場能否放牧”一事。公司負責人認為(wei) ,這是一舉(ju) 兩(liang) 得的好事,便爽快地答應一起做好這件事。
按照黃河上遊水電公司負責人的想法,光伏園區生態變好,牧草得以迅速生長,一兩(liang) 年就沒過了膝蓋。而電場既要除草又要防火,牧民的牛羊就成了現成的“割草機”。
2015年,鐵蓋鄉(xiang) 與(yu) 黃河上遊水電公司簽訂放牧協議,將哈汗土亥村和上、下合樂(le) 寺村16戶困難養(yang) 殖戶的600隻羊放進了光伏園區內(nei) ,嚐試利用園區草場發展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
光伏板下植被覆蓋好,看起來養(yang) 羊可以,但真做起來行不行?為(wei) 消除大家的疑慮,鄉(xiang) 政府幹部和村幹部選了幾家經驗豐(feng) 富的養(yang) 殖戶上門“推廣”。
一番勸說後,致富能人率先報名,成為(wei) 光伏板下的第一批“羊倌”。隨後,多戶村民紛紛加入,上合樂(le) 寺村養(yang) 殖戶馬勝興(xing) 就是其中一位。他介紹,在園區草場,羊吃得好成活率高、出欄快,價(jia) 格也比在家圈養(yang) 育肥的要高。
如果還想要擴大養(yang) 殖規模,可以用村集體(ti) 的名義(yi) 進行養(yang) 殖“光伏羊”,這樣的好處在於(yu) 方便統一管理、統一銷售,一方麵可以解放勞動力,另一方麵可以消除“光伏羊”銷路的問題。
“專(zhuan) 門有人照顧羊,我們(men) 就可以出去務工,養(yang) 殖、務工兩(liang) 不誤;而且不怕自己的羊賣不出去,真是好處多啊。”鐵蓋鄉(xiang) 馬漢台村村民向占奎說。
板上發電,板下養(yang) 殖。冬去春來,鐵蓋鄉(xiang) “光伏羊”的成功探索,讓各族群眾(zhong) 的產(chan) 業(ye) 到戶到人,嚐到了社會(hui) 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的甜頭。
眼下,鐵蓋鄉(xiang) 正著手通過鄉(xiang) 政府組織、村集體(ti) 經濟牽頭、合作組織參與(yu) 、企地共建模式,進一步規範放牧人員管理,形成產(chan) 業(ye) 有序發展的良好局麵。同時,該縣有關(guan) 部門正在加大檢疫、銷售、服務等方麵的工作力度。“年出欄量將達到5萬(wan) 隻!”鐵蓋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趙曉剛伸出五個(ge) 手指頭預算著2022年“光伏羊”出欄量,謀劃著將“光伏羊”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讓“光伏羊”鼓起村民的“錢袋子”。
依托地形優(you) 勢和光照條件,如今,共和縣、貴南縣相繼建起了光伏發電站,借助光伏發電產(chan) 業(ye) ,大力發展“板”下經濟,實現了“一草兩(liang) 用”。同時,“牧光互補”模式對實現各族群眾(zhong) 創業(ye) 就業(ye) 、民族團結、增收致富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省海南州創新推進光伏治沙 “牧光互補”生態富民
“我放牧5年了,現在每年出欄200多隻羊,去年掙了24萬元。”近日,在華能青海發電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鐵蓋鄉下合樂寺村牧民李其元告訴記者。[詳細] -
塔拉灘上興起的“光伏海”
借光行風,“風光”生金,近年來,海南州把擴大清潔能源作為拉動經濟的重要增長極,繼續擴大光伏發電規模,鼓勵各大新能源企業向生態環保、旅遊觀光等多元化發展,不斷提升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詳細] -
青海省共和縣:發電放牧兩相宜
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的千萬千瓦級生態光伏發電基地,新割過的草地平展如毯,整齊的光伏矩陣間,工人們手持水管,給光伏板洗塵。遠處,羊群穿梭,自由覓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