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灑千裏 在雪域高原踐行初心使命
“恩人就是親(qin) 人,北京人就是家鄉(xiang) 人。長相依,創奇跡,共建美好家園……”一首《永遠的親(qin) 人》成為(wei) 北京市第四批援青團隊之歌。在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雪域高原,傾(qing) 情援建開出的“友誼之花”在玉樹巴塘草原盡情綻放。
共投入資金2.193億(yi) 元,實施項目30項;完成先心病手術患兒(er) 、包蟲病手術患者、臨(lin) 床崗位非執業(ye) 醫師“三清零”;實施“專(zhuan) 家上高原、健康進帳篷”和“1+1+5”家庭醫生式服務,實現90%的疾病患者不出縣……三年來,北京市第四批援青醫療團隊牢記黨(dang) 的政治囑托,牢記援青使命,將“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化作工作的激情動力,與(yu) 當地幹部群眾(zhong) 並肩戰鬥,揮灑青春和汗水,譜寫(xie) 了一曲嗬護生命與(yu) 健康的讚歌。
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高原醫療隊
醫療支援,就像一根無形的接力棒。一茬接著一茬幹、一棒接著一棒跑,成為(wei) 北京市援青醫療團隊薪火相傳(chuan) 的使命擔當。
2019年8月,按照北京市委組織部安排,北京市大興(xing) 區人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郭勇克服家庭困難,毅然決(jue) 然來到玉樹藏族自治州掛職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人民醫院院長。接過前3批援青醫療團隊的“接力棒”,成為(wei) 北京市派出的第四批援青醫療隊隊長。
如何推動醫療援青由“輸血型”向“造血型”轉變,把經驗和技術留在玉樹高原?來到玉樹州人民醫院後,郭勇帶領團隊以敬佑生命、救死扶傷(shang) 、甘於(yu) 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創新“建好一個(ge) 支部、做好兩(liang) 個(ge) 服務、辦好三件事、用好四個(ge) 堅持、抓好五藏要求”的“12345”工作法,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好各項目標任務。深化“組團式”援建模式,采取“院長+科主任”“科主任+專(zhuan) 家”“組團式”與(yu) 多學科等“五結合”模式,形成“金字塔式”人才梯隊,經過三年寒暑,玉樹州醫療服務水平得到整體(ti) 提升。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護國寺中醫醫院的王宏偉(wei) 針灸技術爐火純青,他常常犧牲休息的時間,給徒弟講解針灸的基礎知識;北京市豐(feng) 台區婦幼保健院的高秀菊有著豐(feng) 富的產(chan) 科臨(lin) 床經驗,她通過舉(ju) 辦助產(chan) 培訓班,讓當地的50餘(yu) 名醫護人員“得到了真傳(chuan) ,學到了本事”;北京市石景山醫院超聲科的楊豔麗(li) 通過多種教學形式,深入淺出地講解和臨(lin) 床技能示範,把多年總結的工作經驗毫無保留地傳(chuan) 授給當地醫生。
“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高原醫療隊”——是北京市援青醫療團隊共同努力的方向。這樣的“傳(chuan) 幫帶”不僅(jin) 提高了玉樹各級醫院的綜合服務能力,也激活了玉樹醫療衛生人才的“一池春水”。
院長郭勇率先開展超聲引導下針刀治療,填補當地醫學空白;骨科副主任李曄完成了玉樹州人民醫院有史以來的第一台外側(ce) 入路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內(nei) 科副主任楊超指導高原卒中中心開展首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骨科副主任郝燁完成首例膝關(guan) 節置換術及膝關(guan) 節鏡遊離體(ti) 取出術……北京專(zhuan) 家們(men) 精湛的醫術不僅(jin) 贏得了當地患者的信賴,還吸引了青海果洛、四川甘孜、西藏昌都等毗鄰地區患者前來就醫。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用心、用情、用力為(wei) 涉藏州縣群眾(zhong) 送健康。”三年來,援青醫療團隊先後走遍玉樹市縣鎮鄉(xiang) 基層醫療機構,共診療患者8472人次;參與(yu) 手術278台,雙向轉診危重新生兒(er) 138例,新生兒(er) 死亡率由13.59%下降至目前的0.4%。雙向轉診孕產(chan) 婦937人,治愈率達97%。
讓百姓不出玉樹就把病看好
“一次玉樹行,終身玉樹情。”——這是每一批北京市援青醫療團隊的共同心聲。
從(cong) 2019年8月開始,北京派出由1名人民醫院院長、1名衛健委副主任和15名醫生組成的第四批援青醫療團隊。援青3年,隊員們(men) 直麵高原的強紫外線、高寒、低氧等惡劣自然條件,克服重重困難,以醫者仁心、救死扶傷(shang) 的精神,始終無怨無悔,俯身躬行,上高原,走基層,進帳篷,推進玉樹州乙肝、結核、包蟲病等重大傳(chuan) 染病和地方病防控,讓當地群眾(zhong) 在家門口享受到了“北京水平”的醫療服務。
“感謝北京好‘曼巴’(曼巴是藏語醫生的意思),現在我恢複得非常好,還能打一些零工,日子變得越來越好了。”家住玉樹市哈秀鄉(xiang) 的尕鬆多傑是醫療幫扶“1+1+5”家庭醫生式服務對象之一,先後5次的入戶隨訪讓他足不出戶就享受到優(you) 質的醫療服務。
掛職玉樹州衛健委副主任的黃平介紹道, “1+1+5”家庭醫生式服務就是一名援青醫生和一名當地鄉(xiang) 鎮衛生院醫生共同負責五戶困難家庭的健康保障,為(wei) 他們(men) 定期進行健康管理,時刻關(guan) 注他們(men) 的健康狀況,讓他們(men) 享受較好的醫療服務,做到“小病不出門,大病不慌張”。
高原地區先天性心髒病發病率高,黃平積極組織協調北京同仁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專(zhuan) 家教授赴玉樹開展先心病患兒(er) 篩查工作,先後篩查1240名疑似先心病患兒(er) ,組織80名確診患兒(er) 到北京接受免費手術治療,為(wei) 患兒(er) 家庭節省費用300餘(yu) 萬(wan) 元。
包蟲病俗稱“蟲癌”,是農(nong) 牧民經濟負擔最重的疾病之一,導致牧區群眾(zhong)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醫療隊協調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董家鴻院士團隊先後兩(liang) 次來到玉樹州人民醫院,開展包蟲病“清零”攻堅行動。玉樹州包蟲病人群患病率由3.74%下降至0.7%,長期困擾農(nong) 牧民的包蟲病曆史性地得到遏製。
受高原強紫外線環境影響,白內(nei) 障等眼科疾病發病率高。2021年8月,經醫療隊協調,北京同仁醫院魏文斌專(zhuan) 家團隊專(zhuan) 程到玉樹州人民醫院為(wei) 121名白內(nei) 障患者實施免費的複明手術,讓罹患白內(nei) 障的農(nong) 牧民患者重見光明。
為(wei) 全麵提升醫療服務,醫療隊協助玉樹州人民醫院大力開展遠程醫療,通過北京援建健康扶貧智慧分級診療係統,目前已經完成與(yu) 玉樹五縣一市醫院遠程心電、遠程影像,並開展遠程會(hui) 診,建立北京-省-州-縣-鄉(xiang) -村六級體(ti) 係,落實分級診療,形成遠程協作“玉樹模式”,目前完成各類遠程診斷8000多例,篩查出肺占位、急性心梗患者50餘(yu) 人,節約群眾(zhong) 直接就醫成本達307.76萬(wan) 元。
格桑花開了又開,北京援青醫療團隊一直都在。一批批“北京力量”奔赴高原,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錚錚誓言,帶去經驗技術,培養(yang) 醫療衛生人才,提高當地醫療水平;用熱忱和行動架起生命健康的橋梁,讓大愛之光普照雪域高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不做高原上的過客 不當雪域上的看客——北京市第四批對口支援青海玉樹幹部交上圓滿答卷
北京市對口支援青海玉樹為玉樹州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積極貢獻。[詳細] -
青海患肝包蟲病姐弟在北京接受免費手術治療
近日,一對來自青海玉樹、患肝包蟲病的姐弟在北京接受免費手術治療。[詳細] -
北京為青海玉樹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北京青海玉樹指揮部黨委委員、玉樹州委組織部副部長馬晨表示,北京援青團隊通過院長掛帥、專家助陣、組團式醫療幫扶的方式,正在努力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高原醫療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