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修複高原高寒生態 青海木裏實現“兩年見綠出形象”

發布時間:2022-08-24 10:17:00來源: 科技日報

  高天流雲(yun) 牧草如茵,盛夏的祁連山風光旖旎,牧民趕著羊和犛牛向木裏礦區附近的草場轉移……無人會(hui) 將眼下的美景與(yu) 兩(liang) 年前高高聳立的渣山與(yu) 深淺不一的礦坑聯係在一起。經過兩(liang) 年的努力,由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以下簡稱中煤地質總局)完成的木裏礦區聚乎更區、哆嗦貢瑪區綜合整治和生態修複治理工程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目前,礦區植被複綠返青率超過90%,局部達到100%。

  青海是三江之源,生態地位極其重要。青海省北部的祁連山是我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祁連山南麓腹地的木裏地區一度是青海露天煤礦開采區。2020年8月,木裏煤礦非法采煤導致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問題引起社會(hui) 高度關(guan) 注。青海省委省政府於(yu) 2020年8月31日啟動了木裏礦區以及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中煤地質總局承擔起了礦區綜合整治與(yu) 生態修複的責任。

  在海拔4200米的高原高海拔地區,氣溫可低至零下34攝氏度,中煤地質總局要麵對的是7個(ge) 露天采坑、11座渣山,以及地貌景觀破壞、植被破壞、凍土破壞、土地挖損壓占、水係濕地破壞與(yu) 采坑積水等九大生態問題。

  據介紹,中煤地質總局將“煤炭地質學+生態學”領域的關(guan) 鍵治理技術運用到“自然恢複+工程治理”之中,以煤炭生態地質勘查理論為(wei) 指導,將實驗室搬上高原大地,創新研究形成了適合高原高寒地區生態環境修複治理的五大關(guan) 鍵技術,解決(jue) 了世界高原高寒生態修複治理的難題;創造性建立了兩(liang) 種具有高原高寒特色的生態修複治理模式,確定了“一坑一策”七種治理方法並取得顯著的治理成效。

  目前,高原濕地生態係統趨於(yu) 穩定,逐步恢複了水源涵養(yang) 生態功能,水土保持率均在90%以上,通過人工修複實現了與(yu) 周邊自然景觀的有機融合,初步結果表明,礦區生態環境質量整體(ti) 較好,基本實現“兩(liang) 年見綠出形象”目標。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