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致敬!“飛奪瀘定橋般的救援”

發布時間:2022-09-08 10:27: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9月6日,武警四川總隊甘孜支隊救援官兵在瀘定縣磨西鎮通過繩索前往河對岸,救助被困群眾(zhong) 。張文軒 攝(新華社發)

  9月6日,武警四川總隊醫院醫護人員在瀘定縣磨西鎮臨(lin) 時安置點開展消殺工作。李華時 攝(人民圖片)


9月6日,在瀘定縣磨西鎮共和村,救援人員徒步進入災區救援。程雪力 攝(新華社發)

  北京時間9月5日12時52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6公裏。截至記者發稿時,地震已造成70餘(yu) 人遇難。地震發生後,各方救援力量迅速集結,把搶救生命作為(wei) 首要任務,爭(zheng) 分奪秒,全力以赴。

  一幕幕救援場景,令億(yi) 萬(wan) 網友動容:麵對湍急的河水,特警隊員用身體(ti) 和繩索搭起“生命橋”,全力轉移被困群眾(zhong) ;麵對橋梁垮塌,森林消防員自製擔架、木橋,抬傷(shang) 員過河……

  網友留言:“致敬,‘飛奪瀘定橋般的救援’!”

  困難時刻,方顯英雄本色

  “磨西鎮青崗坪村,災情嚴(yan) 重!”瀘定地震發生後,四川森林消防總隊甘孜支隊共110人,於(yu) 5日下午,第一時間到達瀘定縣磨西鎮。

  據微信公眾(zhong) 號“新華社”報道,趕到震區後,王紹剛支隊長馬上帶領30人,徒步4公裏山路到達青崗坪村。然而,到了現場,救援人員卻發現——橋梁已經垮塌,無法立即趕到對麵。

  此時,一條河流橫在救援人員和受困群眾(zhong) 之間。那是一條水流湍急的河,甚至於(yu) 在上麵的村子,都能聽到水聲。河的兩(liang) 岸之間,有條不到一腳掌寬的管道,這便是當時唯一可能的救援通道。

  想都沒想,雅江大隊大隊長張國勝帶領十個(ge) 人,一邊拉著繩索,一邊小步挪動,通過管道緩緩地向河對岸前進。管道下麵,奔騰的河水滾滾流過。

  等到了對岸,他們(men) 又以最快速度,現場製作了一座簡易的“生命橋”。正是憑借此橋,救援人員得以對青崗坪村進行搜救。

  “因為(wei) 當時受傷(shang) 的人比較多,我們(men) 就找竹竿,用繩子現場製作成簡易擔架。”甘孜支隊消防員姚強強介紹,當時,有一名頭部受傷(shang) 的60歲左右老人,“已經昏迷不醒了,情況很危險,我們(men) 絲(si) 毫不敢耽擱。”

  離橋足足有三四公裏,救援人員一路小跑,用擔架把傷(shang) 員轉送至簡易橋,守在簡易橋旁的救援人員接到傷(shang) 員後,六人一組,再轉傷(shang) 員送至約4公裏外的救護車上。

  這4公裏,基本沒有正常道路可走,他們(men) 走河道、爬山,踩在滿是石子的路上,全程必須又快又穩。救援人員走了近一個(ge) 小時,才把傷(shang) 員送上救護車上。他們(men) 不敢休息,返回後,繼續轉運傷(shang) 員,有的消防員跑了五六趟,卻還在堅持。截至9月6日,青崗坪村300餘(yu) 名群眾(zhong) 均已安全轉移,其中包括29名重傷(shang) 員。

  消防救援人員不可阻擋的逆行腳步,引發網友關(guan) 注。在評論區,網友們(men) 寫(xie) 下這些文字:“這真是現代版的‘飛奪瀘定橋’”“困難時刻,方顯英雄本色,向你們(men) 致敬,救人的英雄們(men) ”“感動,了不起的救援力量,用智慧和勇氣架起了‘生命之橋’”。

  微信公眾(zhong) 號“央視新聞”報道稱,地震發生後,解放軍(jun) 和武警部隊官兵以及民兵預備役人員第一時間趕赴受災地區,全力投入搶險救援。西部戰區聯指中心迅即啟動應急預案,並聯動四川省軍(jun) 區展開災情處置。同時,指令戰區陸軍(jun) 、戰區空軍(jun) 、西藏軍(jun) 區、西寧聯勤保障中心等單位做好出動準備。

  叫不醒的娃,老師連被子一起抱走

  始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的,還有教師等群體(ti) 。公共視頻畫麵顯示,在四川多家幼兒(er) 園,當老師感受到發生地震之後,有的扔下碗筷,立即奔向正在午休的孩子,有的迅速行動,一趟趟地領著孩子轉移到安全地帶……

  地震到來時的一幕幕,定格下老師們(men) 的下意識反應。這背後,不僅(jin) 有責任擔當,還有臨(lin) 危不亂(luan) 的避險意識。

  “人民日報”微信公眾(zhong) 號文章介紹,地震發生時,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安特國際幼兒(er) 園的孩子們(men) 剛剛午睡。幼兒(er) 園執行園長韓越和其他老師像往常一樣,正在輪班吃飯,收拾孩子們(men) 剛用過的物品。

  突然,一陣劇烈的震動打破了午休的寧靜。“是地震了!”來不及多想,老師們(men) 立刻放下手中物品,第一時間衝(chong) 進教室,一邊喊醒午睡的孩子,一邊抱著他們(men) 往空地跑。

  “趕緊趕緊,不穿了!”有的小朋友還睡眼惺忪,老師幹脆一把抱了起來,還有的老師一左一右抱著兩(liang) 個(ge) 孩子。叫不醒的,直接連被子一起抱走,用時1分57秒,127名孩子全部安全撤離。

  韓越說,在轉移過程中,不僅(jin) 有教師參與(yu) ,在廚房工作的阿姨也自發加入行動。“沒有人在地震中受傷(shang) ,孩子都已經被家長接走了。”

  同樣,“澎湃新聞”客戶端的報道,也真實再現了許多學校避險的瞬間:

  “孩子們(men) 躲避在課桌下,保護好頭部,等地震波完畢疏散至操場。”在自貢市自流井區塘坎上小學,170餘(yu) 名教職工緊急疏散近4000名小學生。學校負責人介紹,老師們(men) 維持秩序以防踩踏,在操場清點人數,5分鍾內(nei) 學生全部有序撤離。

  “不要慌!不要慌!按照順序排!”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餘(yu) 坪小學發布的視頻顯示,在地震來臨(lin) 時,學校老師迅速組織學生從(cong) 教學樓有序撤離到樓下操場。

  在雲(yun) 南省昭通市巧家縣,白鶴灘街道中心學校的老師們(men) 感受到強烈震感後,第一時間組織學生有序撤離。網絡視頻顯示,轉移隊伍中有一名學生行動不便,兩(liang) 位老師輪流采取抱和背的方式幫助撤離。

  在看到相關(guan) 幼兒(er) 園、學校迅速轉移學生的視頻後,網友們(men) 紛紛轉發、留言:“出事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學生,這才是真正的人民教師”“真棒,一看就是老師的本能反應”。

  事實上,地震時的臨(lin) 危不亂(luan) ,離不開日常的演習(xi) 訓練。據了解,當地很多學校都會(hui) 定期舉(ju) 行抗震演練,而且各個(ge) 學校都會(hui) 有應急預案。例如,瀘定中學高中部的宿舍、食堂和教學樓便都是圍著操場建的,利於(yu) 緊急疏散。

  師生們(men) 也在抗震應急演習(xi) 中熟悉了逃生步驟:警報聲一響,就把書(shu) 本放置在頭頂。教室樓層較高的學生,則會(hui) 迅速地躲進附近桌子下的角落裏避險,待警報聲變化後,分批從(cong) 教室走出,按照就近原則從(cong) 疏散通道撤離至操場。

  有了這種凝心聚力,沒有什麽(me) 坎兒(er) 過不去

  在地震災難麵前,我們(men) 看到了抗震救災工作的有序有效,看到了社會(hui) 各界的守望相助。在危難麵前,還有一批平凡而英勇的普通人,選擇用生命守護生命。他們(men) 的事跡,在網絡上匯聚成溫暖人心的力量。

  “我有多年在礦山上工作的經曆,具備一定的搶險經驗。”在接受網絡媒體(ti) 采訪時,磨西鎮長征大酒店辦公室主任劉海說,地震發生時,他與(yu) 其他3名同事正好外出,在瀘定縣城辦事。地震發生後,他第一時間與(yu) 在酒店的同事聯係,卻無論如何也聯係不上。心急如焚的劉海,當即決(jue) 定趕回酒店參與(yu) 救援。

  從(cong) 瀘定縣城出發,驅車僅(jin) 僅(jin) 40分鍾後,道路損毀就已過於(yu) 嚴(yan) 重,隻能通過步行走回酒店。“我跟著救援隊,一邊沿路救援,一邊往酒店跑。花了近3個(ge) 小時才跑回酒店。”劉海回憶。

  回到酒店後,顧不得休息,劉海迅速投入到救援工作中。“目前,我們(men) 酒店周圍的住房幾乎都無法住人。”他說,長征大酒店在排除險情後,已利用酒店的一塊空地,給多支救援隊和當地受災居民提供物資保障。

  據微信公眾(zhong) 號“人民網”《母子平安!瀘定震後首個(ge) 嬰兒(er) 降生》報道,9月5日,因地震突然來襲,磨西鎮一名臨(lin) 近預產(chan) 期的孕婦受到驚嚇,且被倒塌牆體(ti) 砸傷(shang) ,經甘孜州人民醫院現場醫療救援隊初步判斷,孕婦可能存在胎膜早破,先兆臨(lin) 產(chan) 。

  一場生死救援,隨即展開。5日,16時許,孕婦成功被接至甘孜州人民醫院。在醫院婦產(chan) 科、骨科、麻醉科等多科協作下,當日20時51分,伴隨著清脆的嬰兒(er) 啼哭聲,一名嬰兒(er) 平安降生。該嬰兒(er) 成為(wei) 此次瀘定震後第一個(ge) 誕生的寶寶,母子平安。

  網友“小宋”表示:“寶寶好可愛!瀘定,加油!”網友“Y”說:“願平安,希望聽到的都是這種好消息。”網友“逸筆”說:“災難無情,人間有情!祝寶寶健康快樂(le) 成長!”

  雙向奔赴,共渡難關(guan) 。廣大黨(dang) 員幹部和人民子弟兵逆行衝(chong) 鋒,也激發起群眾(zhong) 抗災自救的信心。

  中國經濟網文章介紹,地震發生後,磨西鎮蔡陽坪村村民緊急轉移到村委廣場,村民們(men) 合力安裝了帳篷,各家都拿出家裏的米麵等食物進行集中分配。看到村莊道路損毀嚴(yan) 重,還臨(lin) 時搭建了便橋通往對岸。“昨晚餘(yu) 震不斷,大家提心吊膽了一夜,都在相互看顧,避免出現意外。看到解放軍(jun) 、消防員進來,都安心了,都上去幫他們(men) 做救援工作。”村民高女士說。

  5日,晚9點,當救災物資送達震中磨西鎮海螺溝,現場所有人員排成長隊,齊心協力搬運物資,不少小朋友和穿著校服的學生們(men) 也加入了搬運物資的長龍。

  “這次救援也是一樣,我們(men) 能感受到來自四麵八方的正能量,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er) 往一處使,拚盡全力挽救更多的生命。有了這種凝心聚力,沒有什麽(me) 坎兒(er) 過不去。”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教導員張勇軍(jun) 說道。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