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國家公園數字展陳正式上線 足不出戶遊覽三江之源
圖為(wei) 三江源國家公園數字展陳中的生物多樣性展示。張添福 攝
在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立一周年之際,10月12日,三江源國家公園數字展陳平台正式上線運行。
2016年3月,中國第一個(ge) 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三江源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拉開序幕。2021年10月,中國正式成立三江源等第一批5個(ge) 國家公園。
圖為(wei) 三江源國家公園數字展陳上線儀(yi) 式。張添福 攝
三江源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為(wei) 把國家公園建設成為(wei) “青藏高原生態保護修複的示範區”“共建共享、人與(yu) 自然和諧的先行區”“青藏高原大自然保護展示和生態文化傳(chuan) 承區”進行了積極探索。特別是在發揮國家公園科普教育職能,擴大國家公園影響力和美譽度,實現全民共建共享等方麵進行了諸多有益嚐試。
據悉,2019年,三江源國家公園實體(ti) 展廳建成以來,共接待各類訪客近萬(wan) 人次,已成為(wei) 三江源國家公園整體(ti) 形象展示和對外交流的重要平台。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表示,為(wei) 進一步提升展館水平,克服實體(ti) 展館麵積有限、運行維護不便、展陳形式單一等限製,打破一般訪客難以深入三江源地區的壁壘,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嚐試將實體(ti) 展廳搬上網絡,開展了“三江源國家公園數字展陳”建設。
圖為(wei) 三江源國家公園數字展陳截圖。張添福 攝
據悉,三江源國家公園數字展陳平台在現有實體(ti) 展廳的基礎上適度擴展,通過5G+VR、5G慢直播等多種現代化科技手段,融合解說、圖片、影像視頻等內(nei) 容,搭建了國家形象、資源價(jia) 值、三江源電影院等七個(ge) 展館,初步展示了三江源國家公園大美的自然風貌、生物多樣性、人文曆史以及三江源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經驗成效,滿足了公眾(zhong) 足不出戶遊覽祖國大好河山的精神文化需求。
“下一步,三江源國家公園將以本次建設成果為(wei) 契機,進一步完善和凝練相關(guan) 技術,抓緊開展二期建設的前期論證工作,將‘觸手可及三江源’優(you) 化升級為(wei) ‘智慧掌上三江源’,逐步實現‘一部手機玩轉三江源國家公園’的夢想,為(wei) 數字賦能全省打造生態文明高地。”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三江源國家公園:科技畜牧支撐生態保護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日前,青海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單位承擔的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黃河源園區與外圍支撐區草畜時空耦合關鍵技術集成與示範”進行了現場驗收。[詳細] -
三江源國家公園首屆“中國生態之窗”攝影展揭曉
中國首個國家公園體製試點——三江源國家公園首屆“中國生態之窗”攝影展評選結果23日在青海西寧揭曉,大批攝影師用光影記錄了中國江河源頭絕美自然風光和人文風俗。[詳細] -
遙感監測顯示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維持良性發展態勢
據遙感衛星監測顯示,2016年度,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中高覆蓋度草地麵積增加,低覆蓋度草地麵積減少,加之湖泊麵積增大,生態環境維持向良性方向發展態勢。[詳細] -
三江源:地球第三極的生態樣本 走人與自然發展新路
在被譽為“中華水塔”的三江源,長江、黃河、瀾滄江奔流不息,每年向下遊輸送600億立方米的三江清流。我國麵積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遺產地可可西裏,760種植物、125種野生動物在這裏生息繁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