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烽煙滾滾唱英雄,在以青春擁抱青春中奮力前行

發布時間:2022-10-13 16:10:00來源: 文匯報

  毛時安

  ■抗美援朝戰爭(zheng) 中,英雄的城市上海和英雄的上海人民傾(qing) 盡全力,與(yu) 前線的戰士共同捍衛祖國的和平,成千上萬(wan) 的普通市民閃耀著英雄的光輝。話劇《英雄兒(er) 女》誕生在上海,恰逢其時,也是理所必然,它是曆史厚重的印證

  ■英雄主義(yi) 始終是上海,是共和國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從(cong) 王成身上、從(cong) 王芳身上,從(cong) 英雄兒(er) 女們(men) 身上,我們(men) 感受到了在理想光芒照耀下的大無畏的英雄氣質,這種氣質,正是我們(men) 民族我們(men) 國家走向未來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上個(ge) 世紀50年代以青春和生命譜寫(xie) 的雪白血紅的英雄壯舉(ju) ,60年代巴金創作的小說《團圓》長影拍攝的電影《英雄兒(er) 女》、21世紀新時代的上海話劇《英雄兒(er) 女》,一脈相承,不斷深入,曆史莊嚴(yan) 悲壯時刻的動人故事,在不同的時空建構了我們(men) 不滅的文化藝術記憶。

  幾個(ge) 月前,得到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創排話劇《英雄兒(er) 女》的消息,心中有些忐忑——小說與(yu) 電影在先,話劇該如何翻越橫亙(gen) 在麵前很難逾越的兩(liang) 座高山?看完首演,我和所有觀眾(zhong) 步出劇場,在星光下,還在回味著,舞台上滾滾烽煙中屹立著的英雄兒(er) 女的群像。盡管首演,難免有生疏之處,我還是非常興(xing) 奮地發了一條微信“首戰告捷”。

  話劇《英雄兒(er) 女》的首戰告捷在於(yu) ,小說和電影原作提供了紮實的生活體(ti) 驗和藝術基礎,但告捷的更重要原因在於(yu) ,全劇的舞台呈現有氣質有激情有人情。作品努力站在新的時代高度,對小說和電影精神內(nei) 涵再度深入開掘。在巴老的小說中,王成、王芳的英雄主義(yi) 為(wei) 濃鬱厚重的兄妹、父輩和兩(liang) 代人情感所包裹,同名電影選擇突出了英雄氣概帶動人間溫情,話劇則將這兩(liang) 個(ge) 部分糅合在一起,進一步豐(feng) 富了人物的精神世界和理想情操。“為(wei) 什麽(me) 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話劇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歌頌了誌願軍(jun) 戰士為(wei) 了保家衛國,不惜犧牲的大無畏的英雄主義(yi) 氣概。精心保留並且強化了電影中王成一人孤守無名高地,在敵人四麵包圍的絕境中,高呼“向我開炮”,端著爆破筒衝(chong) 向敵人,與(yu) 敵同歸於(yu) 盡的高揚著英雄主義(yi) 精神的經典瞬間;而且加入了大戰前夕,在彌漫的硝煙和隆隆的炮聲中,王成小四川在狹隘的坑道裏宣誓,火線入黨(dang) 的莊嚴(yan) 場景,一麵簡易的紅旗映紅了他們(men) 青春的臉龐;王成和王芳、小四川和文工團隊長淩光華、戰士們(men) 和文工團員們(men) ,一字一句簽訂、朗讀生死協議視死如歸的莊嚴(yan) 時刻。話劇以一曲酣暢淋漓的英雄主義(yi) 之歌,喚起了觀眾(zhong) 內(nei) 心的英雄主義(yi) 激情。英雄主義(yi) 是人類戰勝一切困難的精神力量。英雄主題,是人類最早的神話、史詩的不朽主角,也是古今中外文學藝術生生不息的母題,更是中華民族曆經苦難,“越過高山,越過平原,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生生不息的精神偉(wei) 力。

  由此延伸,話劇給予英雄主義(yi) 一種更日常更生活的解讀。王芳為(wei) 了搶救戰友受傷(shang) ,對照犧牲的哥哥王成,苦惱自己不是一個(ge) “驚天動地”的英雄。政委王文清開導她,說,“那你爸爸呢?他做了一輩子工,受了半輩子苦。可是他對工作忠心耿耿,貢獻出一切,難道不是英雄嗎?我們(men) 每個(ge) 人在最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ye) 業(ye) 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就是給祖國作貢獻,那他就是個(ge) 英雄。”可見,英雄主義(yi) 不僅(jin) 是戰爭(zheng) 年代危急時刻“舍生忘死保和平”的壯舉(ju) ,和平建設年代的平凡奉獻同樣是一種樸素的英雄主義(yi) 。轟轟烈烈名標青史是英雄,默默無聞埋頭苦幹也是英雄。這也成就王芳創作出了那首“晴天響雷敲金鼓,大海揚波作和聲”的《英雄讚歌》。話劇非常突出地在全劇尾聲完整保留、反複詠唱著那首響徹了整整60年的不朽歌曲《英雄讚歌》。

  話劇《英雄兒(er) 女》有光彩照人的英雄群像的飽滿精神輻射,也有人間溫情的細膩描寫(xie) 。英雄不是拒絕人間煙火,冷若冰霜的抽象的符號,也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生活在我們(men) 身邊的活生生的可敬可親(qin) 的“人”。英雄不但以他們(men) 超凡的意誌和壯舉(ju) 震撼著我們(men) 的心靈,而且以他們(men) 最平凡的人性溫暖著我們(men) ,感動著我們(men) 。誠如編劇喻榮軍(jun) 說的,“舞台上,王成既是奮不顧身、保家衛國的英雄,也是對家人有著深重情感的兒(er) 子和哥哥。而王芳不僅(jin) 僅(jin) 是活潑可愛的文工團員,她身上的英雄氣質也被激活了。”王芳親(qin) 父、師政委王文清與(yu) 女兒(er) 失散20年後,尊重養(yang) 父王複標的感情,克製著內(nei) 心湧動的親(qin) 情,不認親(qin) 生女兒(er) 。王複標赴朝慰問,強忍兒(er) 子犧牲的悲痛。極大地豐(feng) 富了“團圓”倫(lun) 理情感的內(nei) 涵。話劇把英雄人化,特別充分地開掘年輕戰士熱愛、向往美好生活的感情世界。從(cong) 開始王成南下又北上赴朝給妹妹寫(xie) 信到朝鮮戰場的不期而遇,王成王芳兄妹在戰場上的深深牽掛,妹妹的撒嬌,哥哥的大度關(guan) 愛;王成和小四川、王芳和文工團員戰友之間親(qin) 密無間的友愛;小四川一直珍藏著孤兒(er) 院一起長大,自己暗戀著,謊稱“妹妹”的女孩照片,上戰場前,把她的照片托付給“結對子”的文工團隊長淩光華:如果自己在戰鬥中“光榮了”,要親(qin) 手把“妹妹”的照片和自己埋在一起……青春像一團火經久不息地在舞台上燃燒著。

  舞台藝術不同於(yu) 以文學語言展開想象的小說,也不同於(yu) 聲光電銀幕畫麵蒙太奇敘事的電影,舞台藝術的審美力量,在於(yu) 現場演出中演員表演、音響、舞美綜合起來的飽和度,然後達到台上台下、演員觀眾(zhong) 彼此共情的“場效應”。話劇《英雄兒(er) 女》導演調動21世紀舞台藝術的手段和能量,全力以赴再現了上世紀50年代那場可歌可泣的曆史麵容,在有限的舞台空間借助舞美、燈光、音響、多媒體(ti) ,複原、強化了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鏖戰的冰天雪地硝煙彌漫戰火紛飛的朝鮮戰場。從(cong) 而,給觀眾(zhong) 帶來了完全不同於(yu) 小說和電影的審美體(ti) 驗。譬如第七場,舞台左上角一束紅色的追光投射到王成身上,震撼人心地再現了王成“雙手緊握爆破筒/怒目噴火熱血湧/敵人腐爛變泥土/勇士輝煌化金星”壯烈的畫麵。舞台左下角是簡易的前線指揮部,師政委王文清和團長在大聲緊急地呼叫王成。舞台藝術,一旦在劇場與(yu) 觀眾(zhong) 見麵,演員就是所有審美聚焦的焦點。在話劇《英雄兒(er) 女》中,誌願軍(jun) 英雄的激情燃燒著演員,同時通過演員激情燃燒的表演點燃了我們(men) 內(nei) 心的激情。我特別喜歡飾演王芳、王成的年輕演員賀夢潔和劉炫銳。他們(men) 將共和國青春年代年輕人所特有的朝氣、理想、清純、可愛的形象,演繹得那麽(me) 真誠、自然。隔著70年的曆史長河,我看到了當下的青春和曆史的青春的熱烈擁抱,看到了不同時代年輕人靈魂的真誠對話。“他們(men) 的眼睛裏有光,並且是那麽(me) 的清澈”。包括在舞台上穿梭的每個(ge) 群眾(zhong) 演員都在進入角色,每個(ge) 戰士都眼裏有光。有光,就有感染的力量。“為(wei) 了勝利,向我開炮!”王成竭盡生命全力嘶啞的叫喊,王芳在哥哥犧牲後回憶兄妹一起的點點滴滴,坐在舞台前端長時間的埋頭抽泣,令人為(wei) 之動容。這是一群令人可敬可信的“最可愛的人”。以上就是我看話劇《英雄兒(er) 女》的充足理由。

  抗美援朝戰爭(zheng) 中,英雄的城市上海和英雄的上海人民傾(qing) 盡全力,與(yu) 前線的戰士共同捍衛祖國的和平,成千上萬(wan) 的普通市民閃耀著英雄的光輝。話劇《英雄兒(er) 女》誕生在上海,恰逢其時,也是理所必然,它是曆史厚重的印證。上海,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誕生地,是一座為(wei) 現代中國每一步前進作出奉獻和犧牲的偉(wei) 大城市。作為(wei) 共和國長子,它總是在國家遭遇困難的曆史時刻,挺身而出,勇挑重擔。這是上海城市精神中最為(wei) 華彩的英雄主義(yi) 篇章,也是對時代的深沉回響。在抗美援朝戰爭(zheng) 中,上海發出了時代的強音,“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物資有物資,要什麽(me) 有什麽(me) ”,1.8萬(wan) 多上海青年參加誌願軍(jun) ,其中1683人犧牲在朝鮮。與(yu) 誌願軍(jun) 戰士一道奔赴朝鮮戰場的還有來自上海的800多名醫護人員,1200多名司機,4300多名鐵路工人。英雄主義(yi) 始終是上海,是共和國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從(cong) 王成身上、從(cong) 王芳身上,從(cong) 英雄兒(er) 女們(men) 身上,我們(men) 感受到了在理想光芒照耀下的大無畏的英雄氣質,這種氣質,正是我們(men) 民族我們(men) 國家走向未來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首戰告捷不是大功告成,作為(wei) 一部首演劇目,仍有不少可以修改的地方。我期待,話劇《英雄兒(er) 女》發揚英雄精神,不斷修改、打磨,努力使話劇《英雄兒(er) 女》成為(wei) 一部新時代的優(you) 秀劇目。

  《文匯報》2022年10月13日第5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