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四川省阿壩州:產業更興 家園更美 鄉村更優

發布時間:2022-10-27 09:52:00來源: 四川日報

  10月下旬是黑水縣彩林最美的時節。依托彩林資源,黑水縣沙石多鎮羊茸村整村搞起鄉(xiang) 村旅遊。黑水縣委宣傳(chuan) 部供圖(資料圖片)

  10月25日,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威州鎮布瓦村的甜櫻桃林中,果園負責人劉明清和工人正為(wei) 果樹施有機肥,“這些肥料都是根據土壤、果樹生長情況等定製的配方。”劉明清說。

  不僅(jin) 肥料有定製配方,在人工授粉、套袋等方麵,劉明清也摸索出了一係列管理工序和標準。在今年的甜櫻桃上市季,這個(ge) 果園出產(chan) 的2萬(wan) 多斤甜櫻桃被賣到北京、上海等城市,價(jia) 格最高時達到每斤120元。

  還有更多人將因此受益。“搞農(nong) 業(ye) 不能吃‘獨食’,得帶著鄉(xiang) 親(qin) 一起,才更具市場競爭(zheng) 力。”劉明清說,他已經把施肥、套袋等管理步驟和標準拍成視頻、印成冊(ce) 子,免費提供給其他甜櫻桃種植戶,“目前全縣都在推廣這套種植標準。”

  強產(chan) 業(ye) ,是阿壩州推進鄉(xiang) 村發展的著力點之一。近年,阿壩州堅定不移抓增收、抓示範、抓治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

  抓增收,鞏固脫貧成果

  10月23日,在小金縣沃日鎮木欄村,果園裏掛滿紅彤彤的蘋果。當前正是賣蘋果的最好時節,種植戶唐國萍卻在家坐著,隻是不時拿出手機看微信。見記者麵露困惑,唐國萍解釋說:“等微信群裏通知發貨了,我才去采摘蘋果。”

  原來,今年木欄村與(yu) 成都一家公司合作,將村裏的蘋果樹“掛”上電商平台供消費者認購。被認購的樹在當年結出的蘋果,挑選一定數量供應給認購人,剩餘(yu) 的種植戶可以再拿去賣錢。

  “種了幾十年蘋果,這樣賣還是第一次。”唐國萍以青蘋果為(wei) 例算了一筆賬:過去商販到地頭收購的價(jia) 格是1.5元1斤,通過認購直接賣給消費者,能達到4元1斤,還能剩餘(yu) 不少自己賣。

  該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龍華貴透露,目前全村已有4000棵左右的蘋果樹被認購。

  當天,在紅原縣瓦切鎮唐日合作社,10多人齊聚一堂,商量今冬明春購買(mai) 1000多頭犛牛育肥的事。去年10月,瓦切鎮唐日村試點現代化養(yang) 殖,通過“龍頭企業(ye) +合作社+牧戶”的方式建立利益聯結機製,探索“天然草地+人工種草+適度放牧+圈養(yang) 補飼+科技+保險”的犛牛養(yang) 殖模式。

  唐日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羅讓紮西說,用上現代化養(yang) 殖方法,犛牛冬天不會(hui) 掉膘,出欄時間可減少到3至4年,收益更高,草場也能得到休養(yang) ,“第一年試點,合作社的牧民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近年來,阿壩州緊盯“兩(liang) 不愁三保障”目標,全麵構建“6+N”高原特色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新體(ti) 係,大力實施產(chan) 業(ye) 富民、穩崗就業(ye) 、消費幫扶三大行動,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數據顯示,目前,阿壩州認定幫扶產(chan) 品1675個(ge) ,通過浙江省等各方幫扶力量,一係列“藏字號”“羌字號”產(chan) 品走出大山,邁向全國。“今年已實現幫扶產(chan) 品線上線下銷售5.5億(yi) 元。”阿壩州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

  抓示範,建100個(ge) “三家園”

  10月24日,壤塘縣蒲西鄉(xiang) 伊裏村的冷水魚養(yang) 殖基地,一根手臂粗的管道將山泉水引入魚池。“這裏水質好,今年村上增引項目資金100萬(wan) 元,建成冷水魚養(yang) 殖基地。”基地負責人曾孝敬說。

  伊裏村所在的卡龍溝,縱深長40多公裏。村裏因地製宜,沿溝布局產(chan) 業(ye) 帶,完成牛、魚、豬、雞、肥、藥等6個(ge) 基地建設,建成有機肥生產(chan) 、高原雙低油菜種植加工、冷水魚養(yang) 殖等7大產(chan) 業(ye) 基地。去年,伊裏村被評為(wei) 州級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

  伊裏村第一書(shu) 記李登科說,接下來村裏還計劃種芍藥花、引進光伏項目。

  抓點示範,是阿壩州委、州政府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抓手。今年初,阿壩州製定出台“三家園”工程建設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按照“抓點示範、串點成線、連線成片、連片推進”的要求,建設一批生態美麗(li) 、和諧幸福、富裕小康“三家園”鄉(xiang) 村,探索形成可複製、可借鑒、可推廣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三家園”建設經驗做法。

  建生態美麗(li) 家園示範村,是阿壩州建設“三家園”的內(nei) 容之一。在黑水縣沙石多鎮楊柳秋村,通過擋水成湖,填湖造島,移植林木,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的微景觀,曾經的砂石場變成了網紅景點——洛哩措,村民也趁勢吃起“旅遊飯”。

  “村裏聚居的81戶村民中,具備旅遊接待能力的就有20多戶。”楊柳秋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列如說,還有不少人在改造房屋,準備加入旅遊接待的行列。

  根據規劃,阿壩州重點在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示範鄉(xiang) 村打造和鄉(xiang) 村人才培養(yang) 上下功夫,力爭(zheng) 到2025年創建10個(ge) 省級以上現代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園區,培養(yang) 1000名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技術、管理等人才,創建100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鄉(xiang) (鎮)、村。今年,阿壩州整合財政資金5.4億(yi) 元,已開工實施188個(ge) 項目,涉及基礎提升、產(chan) 業(ye) 發展、環境整治等方麵,計劃集中打造出一批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點。

  抓治理,鄉(xiang) 村煥發活力

  10月23日,在金川縣安寧鎮莫莫紮村的嘉絨綠穀農(nong) 家樂(le) ,老板馬雲(yun) 美一邊盯著農(nong) 家樂(le) 擴建工程進度,一邊謀劃食材準備工作。為(wei) 了迎接今年的紅葉季,她投資了20餘(yu) 萬(wan) 元對農(nong) 家樂(le) 進行擴建,“今後一次就可以接待近百人。”

  “11月就是這裏紅葉最美、遊客最多的時節,我們(men) 準備在紅旗廣場舉(ju) 辦文藝聯誼活動,吸引更多遊客住過來、留下來。”莫莫紮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楊國華說。

  村民吃上這碗“旅遊飯”,得益於(yu) 莫莫紮村抓實鄉(xiang) 村治理,積極實施綠化、美化、亮化、文化工程,同時建設特色景觀遊步道,實施村落亮化工程,加大村風貌提升和戶庭院環境整治力度。

  “我們(men) 還深入宣傳(chuan)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大力弘揚優(you) 良的鄉(xiang) 土文化,廣泛開展‘孝善和儉(jian) ’等活動。”楊國華說,村上還製定了倡導勤儉(jian) 節約的村規民約,主張紅事簡辦、避免攀比等,引導鄉(xiang) 風越來越好。

  同樣的變化在阿壩州各地悄然發生。在壤塘縣石裏鄉(xiang) 中大石溝村,一棟棟造型獨特的藏式民居整齊排列,連接民居的一條條道路也都整潔幹淨。很難想象,以前這裏是縣上出名的“髒亂(luan) 差”村,牲畜散養(yang) 亂(luan) 跑亂(luan) 拉,房前屋後各種物品擺放淩亂(luan) 。

  去年7月,耿壤成勒來到中大石溝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他在走訪調查中發現,村民的“尚美愛好”之心非常強烈,於(yu) 是帶領駐村工作隊,依托壤塘縣開展的“六新工程”項目,對全村進行了統一標準的環境大改造。“僅(jin) 2個(ge) 月時間,我們(men) 村就從(cong) ‘髒亂(luan) 差’村變成了現在的環境衛生示範村。”耿壤成勒說,現在不光是壤塘縣的兄弟鄉(xiang) 鎮頻繁到這裏來學習(xi) ,就連一些兄弟縣市也經常來“取經”。

  在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程中,阿壩州持續深化新時代鄉(xiang) 風文明建設“十大行動”,大力推廣鄉(xiang) 村治理積分製、清單製,縱深推進“孝善和儉(jian) ”道德傳(chuan) 揚活動,讓文明在鄉(xiang) 村蔚然成風。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