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樹:好風光換來好生活
圖為(wei) 青海玉樹州境內(nei) 風光。李江寧 攝
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是全國少數民族自治州中平均海拔最高、人均占有土地麵積最大、生態地位最重要的一個(ge) 自治州。近年來,該州從(cong) 脫貧攻堅邁向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一幅“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畫卷,正在玉樹大地上全麵鋪展。
青海省玉樹州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處在三江源核心區,素有“中華水塔”之美譽,這裏維係著中國乃至亞(ya) 洲水生態安全命脈,是中國重要的水源涵養(yang) 地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優(you) 先區域。
據悉,5年來,玉樹州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191億(yi) 元,精準開展專(zhuan) 項、行業(ye) 、社會(hui) 、金融和對口“五位一體(ti) ”扶貧。其間,開發臨(lin) 時就業(ye) 崗位1.28萬(wan) 個(ge) ,人均增收1800元。同時,通過產(chan) 業(ye) 園區和扶貧車間穩定就業(ye) 180人,人均增收2300元。此外,開發生態公益性崗位9979人,發放工資2.15億(yi) 元。
圖為(wei) 青海玉樹州境內(nei) 風光。李江寧 攝
近年來,玉樹州大力實施交通、水利、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8.2億(yi) 元,修建5795.5公裏,受益貧困村104個(ge) ,累計解決(jue) 5.24萬(wan) 人貧困人口的行路難問題。2020年7月玉樹州順利通過脫貧攻堅國家普查,全州完成普查登記13333戶。實現了6個(ge) 深度貧困縣摘帽、104個(ge) 深度貧困村退出、12.98萬(wan) 貧困人口脫貧。
玉樹市甘達村曾是一個(ge) 貧困村,2017年,甘達村實現整體(ti) 脫貧。2020年,合作社年流水超過800萬(wan) 元,純利潤達到163萬(wan) 元。近年來,甘達村將生態保護和產(chan) 業(ye) 發展結合起來,開發了“生態馬幫”特色旅遊項目,帶領遊客體(ti) 驗原汁原味的牧民生活、了解遊牧文化、普及生態環保知識,打造“山幹淨、水幹淨、人心更幹淨”的小村子,真正讓“綠水青山”成為(wei) 永續發展的“金山銀山”。
在玉樹州雜多縣昂賽鄉(xiang) ,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土地的牧民靠著家鄉(xiang) 美景做起生態體(ti) 驗特許經營,端起“生態碗”,吃好“生態飯”,逐漸成為(wei) 生態保護的獲益者。
昂賽鄉(xiang) 是我國第一個(ge) 國家公園生態體(ti) 驗特許經營活動試點,2018年自然體(ti) 驗項目試點正式開展,2019年獲得自然生態體(ti) 驗、瀾滄江漂流兩(liang) 項特許經營權。目前,昂賽鄉(xiang) 選拔了21戶牧民作為(wei) 接待家庭,為(wei) 自然體(ti) 驗者提供食宿,擔任向導上山觀賞野生動物。截至2020年底,生態體(ti) 驗項目共計接待團隊205次,接待809人次,社區基金收益1908810元,雪豹保護收益424180元,年收益4241800元。如今的昂賽鄉(xiang) ,進一步擦亮了鄉(xiang) 村旅遊生態環境底色,踏上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快車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玉樹: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兩年現金分紅突破3000萬元
28日,記者從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委宣傳部獲悉,該州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十年來實現了三要素整合率高、合作社規模大、畜牧業效益好的目標,2020年和2021年累計現金分紅突破3000萬元。[詳細] -
青海玉樹:“非遺”成為當地群眾富口袋的好幫手
近年來,玉樹州全力推動文旅事業高質量發展,非遺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在藏族文化(玉樹)生態保護實驗區中綻放光彩。[詳細] -
青海玉樹草原致富故事:好風光 好日子
目前,玉樹市建成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62個,牲畜存欄35.21萬頭(隻、匹),出欄率和商品率不斷提升。全市公路通車裏程達3660公裏,行政村道路通暢率、電網及4G網絡覆蓋率均達100%。[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