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青海玉樹:“非遺”成為當地群眾富口袋的好幫手

發布時間:2022-10-28 15:4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圖為(wei) 玉樹囊謙藏黑陶。玉樹州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27日,記者從(cong) 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委宣傳(chuan) 部獲悉,近年來,玉樹藏族服飾、泥塑、金屬鍛造、嘛呢石刻製作技藝等“非遺”項目的帶徒傳(chuan) 藝600餘(yu) 人次、舉(ju) 辦各類培訓班共10批800餘(yu) 人次。藏陶、藏刀、毛氈、泥塑、嘛呢石刻、唐卡、藏香等民族手工藝以及藏藥、曲克安達等製作、經營、銷售呈現穩步提升,一批非遺項目成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富口袋的好幫手。

  近年來,玉樹州全力推動文旅事業(ye) 高質量發展,非遺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在藏族文化(玉樹)生態保護實驗區中綻放光彩。


圖為(wei) 玉樹藏族傳(chuan) 統糖果“曲克安達”。李江寧 攝

  據介紹,自2017年1月文化和旅遊部批準在玉樹州設立藏族文化(玉樹)生態保護實驗區以來,玉樹州逐步建立了較為(wei) 完善的國家、省、州、縣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傳(chuan) 承人保護體(ti) 係,支持傳(chuan) 承人開展傳(chuan) 承、展示、傳(chuan) 播和交流活動。非遺名錄體(ti) 係不斷健全,全州現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1個(ge) ,國家級名錄12項,省級名錄49項,州級名錄310項;現有國家級傳(chuan) 承人11名,省級傳(chuan) 承人39名,州級傳(chuan) 承人101人,市縣級傳(chuan) 承人199名。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玉樹州對各類非遺項目開展記錄工作和分類保護。對非遺項目代表性傳(chuan) 承人進行搶救記錄,完成非遺普及讀物編撰出版。實施“青海文化記憶工程”記錄項目攝製工作,香達藏紙、玉樹卓舞、仲達伊舞等項目陸續進入數字化檔案記錄工作。玉樹武士舞(鍋哇)入選中國民族舞蹈學術資源庫。

  同時,加強非遺研究,為(wei) 非遺保護提供理論支撐,截至目前,該州12個(ge) 國家級、49個(ge) 省級非遺傳(chuan) 承人共舉(ju) 辦20餘(yu) 期培訓班,直接培訓1500多人次,延伸培訓2000多人次,非遺傳(chuan) 承隊伍不斷壯大、整體(ti) 素質穩步提升。


圖為(wei) 玉樹藏族歌舞。馬銘言 攝

  此外,玉樹全州十三所中小學成立了玉樹民歌、玉樹卓舞、玉樹伊舞、武士舞等舞蹈隊,中小學課間操全部由民族舞蹈改編,並積極參加省內(nei) 外校園歌舞比賽及州、縣級各類民俗節慶活動,此外在各級各類學校開設“青繡”“藏棋”“唐卡”“藏文書(shu) 法”“藏醫藥”等各類非遺項目進校園,實現了校內(nei) 傳(chuan) 承和校外宣傳(chuan) 的有機結合。

  目前,玉樹州正積極對標國檢標準持續做好四級非遺名錄完善工作,製定國家級藏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驗收工作方案,全力備戰國家級驗收。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