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丨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青海烏蘭生態答卷

發布時間:2022-12-01 16:07:00來源: 新利平台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內(nei) 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這些重要表述回應人民關(guan) 切,順應發展潮流,引發了廣泛共鳴。這是立足我國進入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新發展階段,對謀劃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出的新要求。


圖為(wei) 高原山麓阡陌交錯的農(nong) 田

  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要立足省情定位,深刻把握生態文明建設這個(ge) 關(guan) 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紮實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共同為(wei) 建設美麗(li) 中國、大美青海、神奇柴達木貢獻屬於(yu)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wu) 蘭(lan) 縣力量。


圖為(wei) 藍天白雲(yun) 雪山掩映下的烏(wu) 蘭(lan) 草原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烏(wu) 蘭(lan) 縣地處青藏高原,生態環境較為(wei) 脆弱,生態係統自我維護和修複能力較差,生態環境保護任務艱巨。一直以來,烏(wu) 蘭(lan) 縣各族幹部群眾(zhong) 把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特別是對青海省“三個(ge) 最大”省情定位、“三個(ge) 安全”政治囑托,“紮紮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發展厚望,“努力把青藏高原打造成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奮進激勵作為(wei) 最生動最持久的實踐,不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行穩致遠。積極探索“兩(liang) 山”理論轉化路徑,成功打造茶卡鎮“兩(liang) 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集中開展農(nong) 牧區環境衛生整治,榮獲國家級衛生縣城榮譽稱號;積極推行“環保管家”、第三方環保監測服務,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現代化模式邁出新步伐;全麵落實河(湖)長、林(草)長責任製,網格化監管體(ti) 係日臻完善;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鹽湖保護開發、旅遊發展規劃全過程,大力推進“大茶卡”景區建設,實現了單一鹽湖工業(ye) 向綠色生態旅遊的華麗(li) 轉變;緊盯兩(liang) 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推進焦化和鹽化支柱型產(chan) 業(ye) 技術改造,資源浪費、環境汙染等問題有效緩解;實施東(dong) 大灘光伏產(chan) 業(ye) 園、卜浪溝風光互補產(chan) 業(ye) 園項目,培育壯大新能源產(chan) 業(ye) 促進經濟社會(hui) 低碳轉型;做精做優(you) 枸杞、藜麥、飼草等高原特色種植業(ye) ,穩步壯大茶卡羊、柴達木肉牛、柴達木雙峰駝等高原特色有機畜牧業(ye) ,農(nong) 牧業(ye) 發展有特色、有優(you) 勢、有規模的態勢初步顯現……經過廣大幹部群眾(zhong) 的共同奮鬥,烏(wu) 蘭(lan) 縣生態文明製度體(ti) 係更加健全,城鄉(xiang) 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態空間麵積不斷擴大,綠色低碳的生態經濟模式初步構建,全縣綠色基底進一步夯實, 這些都為(wei) 烏(wu) 蘭(lan) 縣助力打造生態文明高地積蓄了力量、奠定了基礎。


圖為(wei) 鑲嵌在戈壁深處的明珠——都蘭(lan) 湖國家濕地公園

  生態文明建設永無止境,助力打造生態文明高地使命光榮。烏(wu) 蘭(lan) 縣將結合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努力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學習(xi) 領悟、鑽研詮釋、有效傳(chuan) 播、躬身實踐上走在前列,把保護好生態環境作為(wei) 衷心擁護“兩(liang) 個(ge) 確立”、忠誠踐行“兩(liang) 個(ge) 維護”的試金石,切實擔負起維護生態安全的重大使命和政治責任。錨定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方向,聚焦生態文明高地建設,視山水林田湖草冰沙為(wei) 大自然的饋贈,以敬畏之心善待饋贈,以守護之心開展治理,用生態和旅遊浸潤打造“高原生態旅遊名縣”金名片,繪就山清水秀、林茂田豐(feng) 、湖淨草綠的生態畫卷,讓烏(wu) 蘭(lan) 生態資源的寶庫、生態安全的屏障成為(wei) 全國人民向往的詩和遠方。著力提升草原、森林、濕地、河湖、荒漠等自然生態係統穩定性和生態功能,夯實生態安全基石,正確處理好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guan) 係,聚焦產(chan) 業(ye) “四地”,立足資源稟賦,聚優(you) 借力、挖掘潛力,著力推動形成人與(yu) 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讓寶貴資源永續利用、造福各族群眾(zhong) 。


圖為(wei) 優(you) 質生態環境為(wei) 高原特色有機畜牧產(chan) 業(ye) 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今日烏(wu) 蘭(lan) 縣,堅持生態立縣,逐綠前行,以紮實推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wei) 己任。未來,烏(wu) 蘭(lan) 縣將堅持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wei) 工作動力,推動各項重點工作。以茶卡鎮“兩(liang) 山”實踐創新基地創建成果為(wei) 帶動,以“東(dong) 西協作”為(wei) 橋梁,不斷豐(feng) 富與(yu) 浙江湖州生態文明幹部學院的交流合作,不斷釋放生態文化對綠色發展的促進作用,推動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與(yu) 經濟可持續發展,繼續跟進國家級生態文明示範縣創建工作,打造海西州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樣板和“柴達木戈壁灘綠色之城”建設典範。

  生態環境是關(guan) 係黨(dang) 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guan) 係民生的重大社會(hui) 問題。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馳而不息,久久為(wei) 功,烏(wu) 蘭(lan) 縣定能以良好的生態環境,鋪就“四地”建設靚麗(li) 底色,奮力書(shu) 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的烏(wu) 蘭(lan) 生態答卷。(新利平台 文/馬曉龍 周晶 圖片由馬曉龍提供)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