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青·聽|代表委員談履職】趙海霞委員:把高水平建設三江源國家公園作為畢生追求和幹事動力

發布時間:2023-01-18 15:57:00來源: 人民網-青海頻道

  2023年青海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今後五年“六個(ge) 更加注重”的重大要求,部署了今年七個(ge) 方麵的重點工作任務,實事求是、思路清晰,從(cong) 全局謀劃工作,把落腳點放在了奮力譜寫(xie)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青海篇章上,明確了高質量發展主攻方向和重點線路圖。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作為(wei) 全省打造生態文明高地的先遣隊、主力軍(jun) 、排頭兵,我們(men) 始終牢記“國之大者”,樹立大生態、大保護、大治理的理念,堅定不移做“中華水塔”守護人,不斷築牢生態安全屏障,推進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按照青海省第十四次黨(dang) 代會(hui) 確定的目標任務,我們(men) 高水平建設三江源國家公園,加強可可西裏世界遺產(chan) 地保護,提供更多優(you) 質生態產(chan) 品,厚植現代化綠色底蘊。在履職方麵,本人主要作了以下努力:

  一是努力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紮根在三江源頭,優(you) 化自然保護地,空間布局更加科學合理。針對三江源國家公園內(nei) 原有6類15個(ge) 保護地人為(wei) 分割、各自為(wei) 政、條塊管理、互不融通的體(ti) 製弊端,堅持保護優(you) 先、自然恢複為(wei) 主,遵循生態保護內(nei) 在規律,尊重三江源生態係統特點,按照山水林田湖草一體(ti) 化管理保護的原則,對三江源國家公園範圍內(nei) 的自然保護區、國際和國家重要濕地、重要飲用水源地保護區、水產(chan) 種質資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chan) 地等各類保護地進行功能重組、優(you) 化組合。將黃河源約古宗列、長江源格拉丹東(dong) 、當曲區域完整納入國家公園範圍,重要野生動物棲息地全部劃入核心保護區,區劃麵積由試點期間的12.31萬(wan) 平方公裏調整至19.07萬(wan) 平方公裏。2021年10月1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hui) 領導人峰會(hui) 上宣布正式設立三江源第一批國家公園。按照自然保護地分區管控要求,將三江源國家公園劃分為(wei) 核心保護區和一般控製區,探索開展適應性管理。

  二是努力將三江源國家公園打造成體(ti) 現大國責任、展示美麗(li) 中國的重要窗口,集中精力編製完成《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ti) 規劃》。國務院批複同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後,我們(men) 按照國家林草局相關(guan) 要求,在2018年經國務院同意由國家發改委印發的試點總體(ti) 規劃中期評估工作基礎上,集中精力編製《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ti) 規劃(2022—2030年)》。該規劃區別於(yu) 原來自然保護區或體(ti) 製試點期間的規劃,我們(men) 堅持國家公園生態保護第一、國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國家公園理念,提煉三江源國家公園具有“中華水塔”、高寒生態係統典型代表、高寒生物種質資源庫的核心價(jia) 值,充分凸顯國家公園保護管理、社區發展、科普宣教、生態旅遊等方麵功能。全麵總結三江源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經驗,充分考慮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建設、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把青藏高原打造成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等重大決(jue) 策部署,高質量編製規劃,提出將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成為(wei) 我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完整履約樣板,打造“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展示窗口和中國國家公園典範。同時,把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區域作為(wei) 一個(ge) 大的生態係統進行規劃,突出對“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統籌自然保護與(yu) 牧區協調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的支撐保障,充分考慮自然生態係統原真性、完整性保護需要和資源分布等因素。編製形成的《總體(ti) 規劃》,廣泛征求意見建議,組織專(zhuan) 家論證和評審,通過重大行政決(jue) 策合法性審核,省政府常務會(hui) 和省委常委會(hui) 審議。去年9月,國家林草局組織專(zhuan) 家評審通過《總體(ti) 規劃》。目前國家林草局正在征求國家相關(guan) 部委意見。根據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關(guan) 於(yu) 開展第一批國家公園總體(ti) 規劃審核評估的函要求,下一步,國家林草局將開展總體(ti) 規劃審核批複工作。

  三是積極推進特許經營工作,刺激生態紅利持續釋放,著力提升生態反哺地區收入能力,促進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青海省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麵積占全省總麵積的38.42%,國家公園特許經營作為(wei) 一項市場機製下的生態保護措施,是實現國家公園功能,全民共享、引導社區參與(yu) ,促進綠色發展的有效途徑。三江源國家公園的特許經營首先應是多元的,且為(wei) 科學保護前提下的特許經營,不是所有事物都可以開展,特許經營最終目的是實現生態增值,群眾(zhong) 增收。我們(men) 在正確處理生態保護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關(guan) 係,拓展生態體(ti) 驗、社區參與(yu) 、牧民增收的國家公園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方麵做了有益嚐試,促進國家公園內(nei) 高端生態體(ti) 驗與(yu) 園外生態旅遊融合發展,設計了24個(ge) 環境教育項目、規劃打造29條生態體(ti) 驗精品路線,穩步推進瀾滄江源園區昂賽自然體(ti) 驗特許經營活動、昂賽大峽穀生態體(ti) 驗和環境教育特許經營活動、黃河源園區瑪多高端自然體(ti) 驗和環境教育等特許經營試點項目,昂賽雪豹觀察特許經營項目在去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受到省政府領導專(zhuan) 門推薦。三江源國家公園成立一年來,我們(men) 積極探索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新形態,健全完善自然資源特許經營製度,推動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試點建設,完成《特許經營管理辦法》評估,優(you) 化特許經營項目目錄,科學合理測算24個(ge) 生態旅遊項目生態訪客容量,積極打造玉珠峰生態體(ti) 驗項目,有序推進生態體(ti) 驗和環境教育等特許經營活動。依托林業(ye) 草原生態保護恢複資金(國家公園補助)、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利用工程持續推進自然教育與(yu) 生態體(ti) 驗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落實10436萬(wan) 元資金,開展瀾滄江源園區、長江源可可西裏區域、黃河源園區自然教育課堂設施建設,助力構建生態旅遊線路。這為(wei) 實現生態保護、生態產(chan) 業(ye) 發展和生態惠民目標協同增效提供了實踐路徑,也對不斷豐(feng) 富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路徑,推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有效轉化具有重要意義(yi) 。同時,我們(men) 將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和特許經營機製等重要內(nei) 容納入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ti) 規劃中,以特許經營項目為(wei) 抓手,鼓勵引導並扶持當地牧民從(cong) 事生態體(ti) 驗、環境教育服務以及生態保護工程勞務、生態監測等工作,提升三江源國家公園自我造血功能,實現可持續保護發展的核心舉(ju) 措。

  作為(wei) 一名政協委員,麵對黨(dang) 和國家以及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重托,更需要我們(men) 幹部自覺將個(ge) 人奮鬥的“小目標”融入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的“大藍圖”,把高水平建設三江源國家公園作為(wei) 畢生追求和幹事動力,讓建設“高地”和“四地”必須和必將成為(wei) 當代幹部承擔的一大曆史重任,篤行不怠推動新時期三江源國家公園向更深層次挺進。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