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老城向“北” 讓城市蝶變煥新
人民網臨(lin) 沂1月18日電 (劉祺)“鑼鼓喧天慶新春,歡聲笑語話發展”。1月17日農(nong) 曆臘月二十六,在山東(dong) 臨(lin) 沂市莒南縣十字路街道大曲流河社區廣場上,舞龍、秧歌、載歌載舞……一場群眾(zhong) 自發組織的迎新春文藝演出顯得格外熱鬧喜慶。
“多虧(kui) 了黨(dang) 和政府的好政策,不但讓我們(men) 搬進了新樓房,還建了這麽(me) 大的一個(ge) 廣場,前麵臨(lin) 河,有花有草,環境太好了,我們(men) 村民搖身一變,成了社區居民,太激動了。”大曲流河社區居民劉世花動情地講述著村莊的變化,話語間透著幸福的喜悅和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
提起大曲流河村的過去,“道路坑窪,晴天塵土飛揚,雨天道路泥濘,甚至許多村民家中‘倒灌水’的情況經常發生。”劉世花說,這是過去一段真實的寫(xie) 照。長久以來,村民的傳(chuan) 統生活起居和勞動生產(chan) 習(xi) 慣,深深影響著村莊的發展。大曲流河村作為(wei) 連接縣城北城區和老城區的臨(lin) 界點,更是成為(wei) 困擾莒南縣新老城區貫通融合發展長達11年的痛點和難題。
2022年,莒南縣提出了推進“老城改造提檔、新城品質賦能”的工作部署,十字路街道作為(wei) 主戰場,率先當好主力軍(jun) ,在全縣首次成功嚐試依法收回宅基地使用權拆遷方式,在原有建成安置樓43座的基礎上,再啟動5座安置樓建設。街道順利完成了北城新區大曲流河片區、人民路及十泉路北片區、蓮花湖片區3大片區466戶的拆遷掃尾任務,遷墳902座,拆除了最高長達15年的遺留尾子,打通了阻塞11年的西一路北延“斷頭路”,有力推進了黑虎山醫院、第二淨水廠、百特新材料等21個(ge) 重點項目落地實施,街道重點項目和城市建設形勢一片大好。
去年6月份,西一路“斷頭路”打通後,對家住老城區的居民紀翔翔來說,上班的路更加暢通便捷了。“我單位在北城新區,過去因 ‘斷頭路’的阻擋,開車上班要繞一個(ge) 大圈,現在從(cong) 家出發開車五六分鍾就到了,真是太方便了。”紀翔翔說。
“路通了,心順了,孩子上學也方便了。”不少居民有感而發,我們(men) 的居住環境變美了,周邊經濟也發展起來了。
“西一路的暢通,通的不僅(jin) 是道路,更是民心。”莒南縣十字路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劉懷紅說,去年,街道按照莒南縣委、縣政府提出推進“老城改造提檔、新城品質賦能”的總體(ti) 要求,進一步提升城市的功能與(yu) 品質,提升廣大市民的出行體(ti) 驗,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加快了北城新區的發展,也架起了聯係群眾(zhong) 的連心橋。
道路通暢,百業(ye) 興(xing) 旺。隨著一條條道路的貫通,不僅(jin) 解決(jue) 了南北城區居民的出行問題,更為(wei) 莒南打造宜居城市、完善配套服務功能、拉大城市框架、實現城市建設與(yu) 居民生活品質雙提升貢獻了力量。
2022年以來,莒南縣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思想,確立了“宜居宜業(ye) 宜遊”的戰略決(jue) 策部署,謀劃了總投資87.6億(yi) 元10大類40個(ge) 城建重點項目和6大重點拆遷掃尾攻堅片區。目前,23項城區道路建設工程全麵啟動,累計已完成路麵硬化26.76萬(wan) 平方米,完成綠化6.82萬(wan) 平方米、路燈220盞。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莒南縣正有條不紊地繪好城市更新的“工筆畫”,城市顏值在奮進者的手中不斷刷新,城市記憶在接續不斷地更新中升華,城市氣質在不斷拔節向上的努力中日漸提升。
“我們(men) 將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生工程、精品工程,以破冰之力迎來滿城春色,向全縣百萬(wan) 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民生答卷。”莒南縣委常委、副縣長劉振超表示。
如今的莒南縣北城新區,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道路通暢無阻,周圍環境麵貌煥然一新,功能配套愈發齊全,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社會(hui) 經濟正在發生悄然的變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