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貢文化產業繪就的“幸福圖景”
龍樹畫苑負責人完德尖措在精心作畫。公保安加 攝
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傳(chuan) 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diu) 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
坐落於(yu) 隆務河流域的吾屯,是熱貢藝術人才最集中、藝術產(chan) 業(ye) 發展規模最大的村落。可以說,“人人作畫、家家從(cong) 藝”的吾屯是同仁這座文化富礦舉(ju) 足輕重的一方熱土。
雨水時節,金色穀地隆冬已去,春色已至。沿著春雪消融後濕潤黑油的馬路來到位於(yu) 吾屯下莊的龍樹畫苑,負責人完德尖措正在伏案整理全國民族團結示範單位推薦材料。
在龍樹畫苑現有76名學員裏,除了生長於(yu) 本土的藏族、土族學員外,還有一批來自山東(dong) 、陝西、河北、內(nei) 蒙古的漢族學員,部分外省籍學員頗受負責人完德尖措的器重。
“我們(men) 畫苑可以說是一個(ge) 民族團結大家庭。”完德尖措說,來自外地的這一批學員有著比較高的學曆,他們(men) 掌握紮實的美術相關(guan) 理論知識,這更加有利於(yu) 讓這門傳(chuan) 自祖輩的技藝走向世界,源遠流長。
走進畫院南麵二樓的傳(chuan) 習(xi) 室,20多名年輕畫師和學員正聚精會(hui) 神地繪製壁畫,整個(ge) 畫室裏靜得出奇。在每一名畫師的手旁,都擺放著各種研磨調配過的礦物顏料,有藍色、有金色、有紅色,也有綠色和粉色,掌握精湛技藝的畫師們(men) 正是用這些五顏六色的礦物顏料,借手中的畫筆,繪製出一幅幅巧奪天工的作品。
在傳(chuan) 習(xi) 室西角,畫師範慶基正屏息運筆,麵前的畫作隻剩下最後幾筆。11年前,範慶基慕名從(cong) 山東(dong) 來到龍樹畫苑學習(xi) 唐卡繪畫技藝,成為(wei) 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畫苑的創辦人之一紮西尖措的徒弟,在長達11年的學習(xi) 中,他已成長為(wei) 畫苑的骨幹畫師。
“這11年來,我在這裏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一條路,能靜下心來學習(xi) 。”範慶基說,新的一年裏,要繼續刻苦鑽研,在熱貢藝術理論完善上下力氣,爭(zheng) 取早日成才,回饋這座曆史文化名城,回饋這門藝術的哺育。
在同仁市,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廣收門徒”,學員零費用學習(xi) 技藝已成為(wei) 人才培養(yang) 和傳(chuan) 承發揚的主要抓手。每年,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省級工藝美術大師以及“熱貢藝術”傳(chuan) 承人定額招收學員,傳(chuan) 授技藝,至今農(nong) 牧區未就業(ye) 大學生、高中畢業(ye) 青年、賦閑的農(nong) 牧民等為(wei) 主的上萬(wan) 人由此掌握了一技之長,實現了夢想。
25歲的貢去乎紮西自小對美術有著異常的熱愛,17歲那年,與(yu) 朋友一拍即合,從(cong) 家鄉(xiang)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來到同仁,成為(wei) 龍樹畫苑的一名學員。如今,8年過去,年輕的他已經掌握了這門複雜工筆畫的絕大部分技藝,隨之,收入也水漲船高,平均每年有近4萬(wan) 元入賬。
源於(yu) 熱貢藝術產(chan) 業(ye) 及其市場的長足發展,作為(wei) 全省唯一一座曆史文化名城的同仁市早已是盛名在外,由此,從(cong) 民居廊簷走進畫苑傳(chuan) 習(xi) 室的熱貢唐卡繪畫技藝逐漸成為(wei) 美術專(zhuan) 業(ye) 學子體(ti) 驗和探索的一方“新大陸”。以龍樹畫苑為(wei) 例,每年迎來的近6萬(wan) 人次遊客中,不乏來自清華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高校的美術專(zhuan) 業(ye) 生,有部分前來體(ti) 驗和調研的高校生由此與(yu) 熱貢藝術結下不解之緣,留在同仁成為(wei) 一名熱貢唐卡學員。
“這幾年來,擁有高學曆的學員越來越多,如果肯下功夫,他們(men) 毫無疑問將成為(wei) 熱貢藝術傳(chuan) 承和發揚的人才。”完德尖措說,熱貢藝術的傳(chuan) 承和發揚關(guan) 乎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良性發展,而藝術創作的理論完善將成為(wei) 推動傳(chuan) 承發揚的重要一環。
作為(wei) 政府第一批設立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車間之一,龍樹畫苑自2013年正式運營以來,先後有528名學員學成出師,如今,他們(men) 有的已成長為(wei) 同仁享有名氣的民間工藝美術師,有的廣收學徒,至今已發展至2000餘(yu) 人。
龍樹畫苑正式運營以來這10年,是熱貢藝術產(chan) 業(ye) 發展最為(wei) 迅猛的一個(ge) 時期。在這10年裏,同仁市從(cong) 事唐卡繪畫工作的人數驟然增加了16000餘(yu) 人,達到如今的23000餘(yu) 人,熱貢唐卡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企業(ye) 從(cong) 無到有,到今天擁有近30家大小唐卡畫院和140家中、小型相關(guan) 企業(ye) 。現有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8人、國家級非遺傳(chuan) 承人10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168人,省級非遺傳(chuan) 承人34人。
“作為(wei) 從(cong) 事熱貢藝術的一份子,我將繼續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為(wei) 這一優(you) 秀文化的傳(chuan) 承和發揚多做貢獻。”眼下,完德尖措正在設計“新中國成立”“文成公主進藏”等“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為(wei) 主題的大型壁畫。他說:“這些年來,在黨(dang) 和政府的扶持指導下,我們(men) 吾屯從(cong) 基礎設施建設到人們(men) 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熱貢藝術的發展也可以說開啟了一個(ge) 新紀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黃南熱貢藝術:筆尖上的非遺文化
有了生產才有保護,生產就需要培養更多人去做這件事,這樣地方文化傳承才有保障,我作為傳承人的責任才能落實,同時也能帶動地方經濟,這也是我建立熱貢畫院的初衷。[詳細] -
探訪青海“熱貢藝人之家”:民間畫師傾力傳承人類“非遺”
6月22日,記者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紮縣坎布拉鎮的俄家台,探訪當地頗具規模的“熱貢藝人之家”。[詳細] -
熱貢文化,綻放在金色穀地的一朵奇葩
邁步新時代,隨著高質量發展的大潮湧起,“熱貢藝術”這一世代相傳的瑰寶已成為同仁走出省門國門、麵向世界的金色名片,其相關產業在不斷改革發展中,成為推進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