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阿壩黃河幹支流域生態防護帶今年將基本建成

發布時間:2023-04-17 10:59:00來源: 四川日報

  4月13日,黃河沿岸的阿壩縣求吉瑪鄉(xiang) 索日瑪村,一群人在忙著挖坑、撒肥、埋苗、填土、澆水……“我們(men) 今天一共栽了20多棵樹苗。”牧民澤讓說。當天,四川省阿壩州在此啟動“黃河添新綠 清水向東(dong) 流”義(yi) 務植樹活動,當地500餘(yu) 名幹群和學生栽樹種草。“去年,我們(men) 完成了黃河幹流37.6公裏和黃河支流19.3公裏的生態防護帶建設任務。”阿壩州林業(ye) 和草原局副局長何曉宇說,今年將完成黃河幹流98公裏和黃河支流500多公裏的建設任務。“今年,我們(men) 要基本建成阿壩黃河幹支流域生態防護帶。”

  在海拔3000多米的黃河邊栽樹種草並不簡單,特別的考究。“按照‘適地、適樹、適草、適種源’原則,我們(men) 結合流域地質條件、地形地貌、土壤環境等條件,綜合分析、充分論證,選的都是州內(nei) 鄉(xiang) 土樹草種,並按一定的混交比例進行栽種。”一旁指導栽樹的阿壩州林草局高級工程師劉揚青告訴記者,主要栽種的是雲(yun) 杉、垂柳、高山柳和披堿草、老芒麥、燕麥。

  為(wei) 最大限度保證成活率、成林率,阿壩州借助專(zhuan) 家力量和技術支持,總結出了“大穴淺栽、有機打底、根舒苗正、壓緊壘圈、澆足培土”20字栽樹要點。記者在現場看到,按照劃定的區域,黨(dang) 政林、雙擁林、團結林、巾幗林……一片接一片,一段接一段加快栽種。經過3個(ge) 多小時的義(yi) 務勞動,當天共栽植苗木6800餘(yu) 株,撒播草種330餘(yu) 公斤,完成植樹56畝(mu) 。這也意味著,作為(wei) 黃河入川的第一站,經過兩(liang) 年持續栽樹種草,全長25公裏的阿壩縣段黃河幹流生態防護帶基本建成。

  作為(wei) 黃河上遊生態屏障和重要水源涵養(yang) 地,黃河幹流流經四川阿壩州174公裏,占黃河總長度的3.18%;阿壩州流域麵積1.7萬(wan) 平方公裏,占黃河流域麵積的2.26%,每年補水量占黃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的7.59%。但長期以來,阿壩州黃河幹支流域岸線侵蝕嚴(yan) 重,草原“兩(liang) 化三害”問題突出,既影響中下遊整體(ti) 生態功能,也影響當地牧民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

  去年4月,阿壩州正式啟動黃河幹支流域生態防護帶建設,成立由阿壩州委書(shu) 記和阿壩州州長任“雙組長”的領導小組,錨定“兩(liang) 年建成、三年管護、五年見效”目標,采取統籌幹支聯動、整體(ti) 推進的策略實施,抓住每年3月至5月的窗口期,重點在黃河幹支流域宜林宜草區域分期分批開展種草植樹,建成建好黃河幹流174公裏、近2.7萬(wan) 畝(mu) 綠色生態屏障,確保黃河一江清水向東(dong) 流。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