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青海省共和縣:持續推進青海湖南岸生態治理與旅遊市場整治

發布時間:2023-04-19 09:42:00來源: 新華網

  春到高原,“沉睡”一冬的青海湖漸漸消融,重現碧波萬(wan) 頃、飛鳥翔集的壯美畫卷。隨著旅遊市場恢複、消費信心回暖,不少遊客已經前來一睹高原“藍寶石”青海湖的風采。

  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內(nei) 陸鹹水湖,位於(yu) 青藏高原東(dong) 北部青海省境內(nei) ,橫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海北藏族自治州,是維護青藏高原東(dong) 北部生態安全和我國西部生態平衡的重要水體(ti) 。


這是4月15日拍攝的青海湖一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北靠青海湖、南鄰黃河,素有“青藏咽喉”之稱,生態地位尤為(wei) 重要。今年以來,共和縣堅持把保護好青海湖生態環境作為(wei) “國之大者”,建立工作機製,壓實工作責任,深入調查摸底,持續推進青海湖南岸生態治理與(yu) 旅遊市場整治工作取得新成效。

  整合力量,常態化開展環境整治行動

  湛藍的湖泊、碧綠的草原、金黃的油菜花……每當盛夏,如畫的青海湖,總是令遊客讚歎不已,成為(wei) 眾(zhong) 人向往的“詩與(yu) 遠方”。

  為(wei) “迎接”今年旅遊旺季到來,自年初以來,共和縣積極整合州、縣、鄉(xiang) 、村四級工作力量,堅持“以點帶麵、輻射全域”的原則,充分發揮鄉(xiang) 鎮黨(dang) 員幹部、村“兩(liang) 委”、生態管護員作用,帶動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在沿環湖109國道和青海湖南岸常態化開展4次環境整治行動,共2.24萬(wan) 人次參與(yu) ,清理生活垃圾90餘(yu) 噸,建築殘渣垃圾120餘(yu) 噸。


當地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環境整治行動。(資料圖)新華網發

  “我們(men) 堅持以定崗、定員、定責、定區‘四定’模式,充分激發農(nong) 村基層幹部、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參與(yu) 環境整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著力突出群眾(zhong) 內(nei) 驅力,將垃圾清理、環衛保潔等納入村規民約,營造共建共享的社會(hui) 氛圍,確保讓天更藍、水更清、草更綠。”共和縣副縣長元旦才讓說。

  同時,共和縣積極落實《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共和縣城鄉(xiang) 生活垃圾治理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青海湖南岸及黃河流域共和區域垃圾清理百日行動方案》等工作方案,建立健全推動環境整治工作落實長效機製,組織多部門開展聯合督查,不定期對各鄉(xiang) 鎮進行暗訪巡查,統籌協調解決(jue) 城鄉(xiang) 突出的環境衛生問題。

  聯動協作,構建“共管共治”新格局

  青海湖為(wei) 當地發展帶來豐(feng) 富生態旅遊資源的同時,也為(wei) 環湖區域行政執法帶來了考驗。過去,由於(yu) 部門間權責不清晰、力量分散造成的監管缺位、交叉執法、重複執法等困局,導致行政執法效率不高,有時連“誰來管”都界定不清。

  為(wei) 打破部門各司其職的固有機製,重塑“一體(ti) 化”行政執法體(ti) 係,集中力量對環湖旅遊市場秩序全麵整治,3月20日,共和縣綜合行政執法局掛牌成立,將原有的勞動保障、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林業(ye) 草原、城市管理等7部門部分人員整合,共轉隸人員70名,安排解決(jue) 辦公設備購置費用100萬(wan) 元,執法經費50萬(wan) 元。


圖為(wei) 共和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新華網發(仁青多傑 攝)

  同時,共和縣3月製定印發《共和縣環湖南岸旅遊市場提檔升級分片包幹工作方案》,13名縣級領導聯點5個(ge) 鄉(xiang) 鎮、21名鄉(xiang) 鎮領導聯點村社、74名村社黨(dang) 員幹部聯點190個(ge) 責任戶,並成立四個(ge) 片區工作專(zhuan) 班,通過現場駐點辦公督辦、加強值班值守,加大執法檢查和巡查監管力度,推動環湖南岸旅遊市場提檔升級工作有序開展。

  摸底排查,全麵建立電子台賬

  為(wei) 進一步壓實責任、細化安排、強力部署,確保環湖南岸片區旅遊整治工作有序推進,3月6日,共和縣成立環湖南岸旅遊整治工作專(zhuan) 班,形成規範經營、基礎設施改善、青海湖景區運營體(ti) 製機製、培訓教育4個(ge) 工作組,對倒淌河鎮、江西溝鎮、黑馬河鎮、石乃亥鎮、塘格木鎮轄內(nei) 賓館、餐飲、道路、停車場、旅遊廁所等開展全麵摸底排查。


在專(zhuan) 班工作現場,耿珊珊正在電腦前認真填寫(xie) 核查數據。新華網 卡婭梅朵 攝

  作為(wei) 環湖南岸旅遊整治工作專(zhuan) 班的一員,耿珊珊負責所有數據的歸納與(yu) 整理。據統計,截至目前,專(zhuan) 班共排查民宿、賓館、餐飲店、農(nong) 牧家樂(le) 595家;青海湖環湖南岸旅遊專(zhuan) 項整治道路40條,線路總長584.394公裏;停車場21處,總麵積42萬(wan) 平方米;旅遊公廁32座;網圍欄破損共計9.88萬(wan) 米。

  針對以上排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共和縣堅持“邊排查邊整治”原則,推進整治工作高效推進。加強對沿線農(nong) 牧家樂(le) 、民宿、賓館及餐飲經營戶規範化管理,按照“統一標識、統一編號、統一標準”進行的要求,設計賓館、民宿、鄉(xiang) 村旅遊接待點門頭、編號、導示牌二維碼等引導係統的樣稿,並完成初步預算。在環湖公路沿線增設41處道路交通信號控製係統、視頻卡口抓拍係統、違停抓拍係統,分段設立55個(ge) 巡邏崗。以現有21處停車場為(wei) 核心,配套建設6個(ge) 觀景平台、11座環保公廁,爭(zheng) 取擴增12處臨(lin) 時停車場共480個(ge) 車位。強化環湖沿線廁所管理,擬投資32萬(wan) 元對環湖內(nei) 測現有4座旅遊公廁進行提升改造。

  共和縣副縣長元旦才讓表示,下一步,共和縣將持續細化分解任務,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堅持改革創新,破解跨行政區生態資源一體(ti) 化開發、市場主體(ti) 培育等發展難題,培育生態旅遊景區、景點和產(chan) 業(ye) 鏈,推動環青海湖旅遊品牌化、品質化發展,為(wei) 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青海湖示範區奠定紮實基礎。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